從編程大師到外賣騎士:AI時代下的職業逆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AI與失業:從Shawn K的故事看未來職場的挑戰與機遇

在一個看似平凡的早晨,Shawn K——一位擁有20年經驗、電腦科學學位且年薪達15萬美元的軟件工程師,發現自己處於一個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被裁員後,他投出了800份工作申請,卻僅獲得了10次面試機會,最終不得不依靠送外賣和出售舊物來維持生計。這個故事並非孤例,而是揭示了AI技術迅速發展對就業市場產生的巨大影響。
raw-image

Shawn K的故事:AI革命下的求職挑戰

Shawn的故事不僅是一個個體的悲劇,它反映了整個科技行業正在經歷的一場深刻變革。根據Layoffs.fyi的統計數據,2024年超過15萬名科技工作者失業,而2025年迄今已超過5萬人。Anthropic總裁Dario Amodei預測,到今年9月,AI將撰寫90%的程式碼;而在12個月內,「AI可能編寫基本上所有程式碼」。這些數據背後隱藏著一個事實:AI正在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並且這種變化比許多人預期的要快得多

對於像Shawn這樣的專業人士來說,這意味著他們曾經賴以為生的技能突然變得過時。儘管他擁有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但面對AI驅動的自動化工具,他的競爭力大打折扣。「我感覺完全被忽視,好像在真人參與招聘前就已被過濾掉。」Shawn的話道出了許多傳統技術工作者的心聲。

AI帶來的雙刃劍

然而,AI的影響並非全然是負面的。正如Shawn所說,如果AI確實能夠比他做得更好,他不會感到難過。「若AI能用一名開發人員完成十名開發人員的工作,那麼公司應該選擇讓這一人創造更大的價值,而不是簡單地裁減團隊。」這段話揭示了一個重要的觀點:AI的真正潛力不在於取代人類,而在於增強人類的能力。

實際上,AI可以幫助企業提高效率,釋放員工去從事更具創意和戰略性的任務。例如,在醫療領域,AI可以用來分析大量的病歷資料,幫助醫生更快地做出診斷;在製造業中,智能機器人可以執行重複性高且危險的工作,保護工人安全。這樣一來,人們可以專注於那些需要情感智慧、創新思維和社會互動的工作,這些都是當前AI尚無法完全掌握的領域。

社會應對策略:從教育到政策

面對這一趨勢,社會需要採取積極措施來緩解其帶來的衝擊。首先,教育系統必須進行改革,培養學生具備適應未來工作的能力。這不僅包括技術技能,還需注重跨學科知識、批判性思考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政府和企業應該合作制定政策,支持職業轉型計劃,幫助失業者重新進入勞動市場。

此外,建立一個更加靈活的勞動市場也至關重要。隨著工作模式的變化,傳統的全職工作可能會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自由職業者和兼職工作。為了應對這種變化,社會保障制度也需要相應調整,確保每個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滿足。

迎接AI時代的新篇章

雖然Shawn的故事充滿了挑戰,但它也提醒我們,AI革命既是危機也是機遇。對於那些願意接受新事物並持續學習的人來說,未來仍然充滿希望。正如Shawn所言,「這場社會經濟災難浪潮」才剛開始,但通過共同努力,我們完全可以塑造出一個更加公平、包容且繁榮的世界。

因此,無論你是技術專家還是普通民眾,現在正是時候開始思考如何與AI共存,並利用其力量來改善我們的生活。畢竟,真正的挑戰不在於技術本身,而在於我們如何應對它所帶來的變革。讓我們攜手邁向這個充滿無限可能性的新時代吧!

報導內容 @unwirehk

raw-image

AI漫遊者思考區

AI時代不僅重塑了職場生態,也讓我們重新思考個人技能的價值。面對自動化的浪潮,持續學習與轉型已成為必經之路。你準備好了嗎?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你打算如何提升自己以應對未知的挑戰?

下一篇文章將會介紹一下DeepSeek、Grok3及GPT4.5是科技還是時代競爭的工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I 漫遊者 @aidrifter1218
0會員
2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來自香港的「AI漫遊者」。這個筆名,代表著我在科技與現實交織的世界裡自由探索的腳步。選擇記錄這段旅程,是想把在香港AI行業中見到的新奇想法、遇到的人物故事,以及偶爾冒出的技術靈感,一一留下痕跡。這裡不只是科技筆記,更是一場腦袋與世界對話的冒險。歡迎一起走走,看看AI背後那些有趣的人和事。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Photo by Corinne Kutz on Unsplash 阿新在香港某公司是一位電腦工作員,他的工作薪酬是一般,但他的生活開支非常大,而且香港生活指數及物價較高,為了應付各方面負擔及希望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他決定多做一份兼職。   阿新知道自己在IT方面的技能較強,便開始在網上接
Thumbnail
Photo by Corinne Kutz on Unsplash 阿新在香港某公司是一位電腦工作員,他的工作薪酬是一般,但他的生活開支非常大,而且香港生活指數及物價較高,為了應付各方面負擔及希望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他決定多做一份兼職。   阿新知道自己在IT方面的技能較強,便開始在網上接
Thumbnail
在職場中,有一種現象特別常見:員工離職後,老闆總愛說「現在的年輕人沒有耐心」、「他們只會追求高薪」、「就是缺乏上進心」。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今天就讓我們透過小明的故事,來看看到底是誰沒有上進心:是員工,還是公司?
Thumbnail
在職場中,有一種現象特別常見:員工離職後,老闆總愛說「現在的年輕人沒有耐心」、「他們只會追求高薪」、「就是缺乏上進心」。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今天就讓我們透過小明的故事,來看看到底是誰沒有上進心:是員工,還是公司?
Thumbnail
社畜簽了合約的日子 這幾天真的是在倒時差的感覺…以前工作十分鐘就到公司。現在早起兩個小時就是給了交通……
Thumbnail
社畜簽了合約的日子 這幾天真的是在倒時差的感覺…以前工作十分鐘就到公司。現在早起兩個小時就是給了交通……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在新加坡管理顧問公司的全職工作經驗,以及從居家辦公到遠端工作的轉變。作者透過混合辦公模式比較在辦公室與家中工作的利弊,並對大公司裁員以及AI崛起的趨勢做出反思。最後,作者表達了對AI創業的渴望,希望超越自我,探索數位遊牧生活的可能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在新加坡管理顧問公司的全職工作經驗,以及從居家辦公到遠端工作的轉變。作者透過混合辦公模式比較在辦公室與家中工作的利弊,並對大公司裁員以及AI崛起的趨勢做出反思。最後,作者表達了對AI創業的渴望,希望超越自我,探索數位遊牧生活的可能性。
Thumbnail
作者分享了不自量力的挫敗經驗,因為缺乏專業知識而造成了巨大的虧損,陷入了財務危機。在承受家庭生活和工作壓力的同時,堅持努力並渡過危機。儘管在財務危機、考試、工作、家庭一團混亂的同時,還繼續規劃未來藍圖,所有準備都是直到那一天的到來。
Thumbnail
作者分享了不自量力的挫敗經驗,因為缺乏專業知識而造成了巨大的虧損,陷入了財務危機。在承受家庭生活和工作壓力的同時,堅持努力並渡過危機。儘管在財務危機、考試、工作、家庭一團混亂的同時,還繼續規劃未來藍圖,所有準備都是直到那一天的到來。
Thumbnail
在一個忙碌的大城市裡,有一位年輕的軟件工程師,名叫王晨。他每天的生活充滿了編程、加班和無盡的會議。他感覺自己陷入了一成不變的循環,心中渴望挑戰自我。 某天,他的好朋友李琳約他在一家咖啡館見面。李琳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總是充滿活力和創意。
Thumbnail
在一個忙碌的大城市裡,有一位年輕的軟件工程師,名叫王晨。他每天的生活充滿了編程、加班和無盡的會議。他感覺自己陷入了一成不變的循環,心中渴望挑戰自我。 某天,他的好朋友李琳約他在一家咖啡館見面。李琳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總是充滿活力和創意。
Thumbnail
在一間中小型科技公司裡,小李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軟體工程師。他剛進公司的時候,滿懷熱情和幹勁,每天都在努力創新,期望能為公司帶來更多價值。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逐漸感到自己的熱情在消退,工作變得機械化,創意也逐漸枯竭。
Thumbnail
在一間中小型科技公司裡,小李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軟體工程師。他剛進公司的時候,滿懷熱情和幹勁,每天都在努力創新,期望能為公司帶來更多價值。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逐漸感到自己的熱情在消退,工作變得機械化,創意也逐漸枯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