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系護理紀錄】護理系畢業一定要進臨床嗎?提早離開是勇敢還是逃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原先計劃畢業後留台北,在臨床待2年,想著有了經歷後會海闊天空,卻提早在7.5個月喊停。我,真的想清楚了嗎?

離職後也沒什麼打算,其實可以回家,但發現還是偶爾飄移不定、猶豫不決,尤其遇到一些職缺跟薪水,感覺還有未了的事、未盡的心願。
所以心中放不下的,是台北的空間?人際?生活圈?發展的可能性?
還是那個從15歲北上念書一直在這裡成長的自己?

💭以為自己還會多留一會兒,結果人生比預期的節奏更快地進入下一個轉場點。

這些選擇,按計劃是在明年才會正式出現。種種不確定性,讓人懷疑自己是不是選錯了?
我是個大大的J型人格,有記憶以來,所以事情都是on schedule在推進:北上念書、升學、考上第一志願、就業,極少出現航道外的路線。

現在,人生提早開了一個分岔點,要我選一條更貼近真實的方向。我比預期的更快感受到臨床不適合。

💭「努力」的真正魔力,其實是讓人發現「原來我的極限在這裡!」

憶起在臨床第7個月的日子,就是被壓住了。肩膀又重又痛、胸又悶又緊。談完離職後,大中午的,在大太陽底下哭,氣溫31度確實也沒辦法讓眼淚蒸發。

我知道,人生中、工作上、生活裡有很多的難關,而且關關難關關過,回頭看也就是那樣;但,假如人可以選擇,故事就不一樣了。
摸著良心回想,絕對盡力了。我年紀很輕,也沒經歷過幾次挫折跟大風大浪,沒有經驗依循,只好把這種感受自由定義為人生各種痛苦的經驗。

想用充滿稜角的年經衝撞這一切,當然被磨的很痛。
現在知道:喔喔,不要緊張,只是在體驗出社會啦~

💭不是還沒準備好離開台北,
而是沒想到會這麼早就準備好離開它。

回到台北這個城市,催化了我觀點、想法的成長,一切都是從這裡開始的。
青春還在進行中,但這一章節,即將翻篇了。

生命現在對我說:「欸,這道門現在就開了,雖然鑰匙還半成品,但要不要先進去看看?」感覺有點倉促 、有點不確定自己夠不夠好,也擔心萬一我現在走了,以後是不是會後悔沒再準備久一點。
但決定性的瞬間,似乎就在於:

怎麼看待「還沒完備就要決定」這種矛盾,要如何接受未完成的自己也值得走進選擇裡,未來怎麼帶著從容,慢慢補齊這把鑰匙的其他部分......

💭難道是走錯棚的護理人生!?

畢業後先去臨床磨練的觀念,在學校時期已經根深蒂固。甚至在我離開後,有些同輩、長輩的眼中,我已經是不完整的了;覺得山不轉、路不轉,那就是人轉啊,你轉不動你要多加油耶~

當世代價值及想法有落差,為了減輕活著的痛苦,想過得輕盈、自在,也只能改變自己,從觀點佔上風,精神勝利法。我們如何定義自己,如何主動找回人生的選擇感與設計感?
「選擇」就像風險管理,在一切尚未塵埃落定、包袱最小的時機作出改變,所要付出的成本是最低的。

曾經,我也認為人生選擇就像「賽局理論(Game theory )」,踏出的每一步、每個決定,都已經可以透視看出所有結果的可能性;也就是,為了達到最好的結果,我們就可以回推遇到岔路要選擇什麼——然而,人生不是這樣的耶!

更適切的,應該用「生涯設計(Life Design)」,或「開展式人生設計」。

一直都知道人生沒有白走的路,但每當面對選擇還是很糾結(好像負責的人一定會在選擇上反覆琢磨、仔細堆敲)。也許我現在需要學的,是去接受選擇帶來的風景,而且會發現可能風景很好,但窗戶打開有點屎味,或是開窗看到下面是防火巷,但對面住的鄰居很帥。
走哪條路、學到什麼,就長出什麼樣的自己。

要問的就變成「想怎麼過」,而不是「該怎麼過」。

如果人~還可以選擇想克服什麼樣的難題、想扛什麼樣的擔,然後甘之如飴,那樣的甘也是甘;想去的方向不一樣,也許很多假設就不成立,沒過的考試自動不用補考了。
所以,人生的門就是這樣忽然打開了,與其問「準備好了沒?」 不如問:「願不願意用還沒準備好的自己,進去看看?」

嗯,當然是衝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inwei’s notes|所感所思
2會員
6內容數
感受流動,練習存在 ⸝⸝🌿𓂃 𓈒𓏸 23歲的一些心雜音。 畢業了又離職了,人生難得介於定義之間的片刻,記錄一下。 認識我:https://minweichiou.carrd.co/
2025/05/20
兩千年後出生的我,一九年間的故事像是傳說。國小時曾真心地好奇,「兩岸」指的是哪兩岸,為什麼像佛地魔的名字,大家的回答有點隱晦又說不清楚?明明說著相似的話,有著一樣的文化習俗,為什麼新聞時常報導兩岸關係緊張?那篇幅不多的「兩岸」,為什麼在今日的新聞中還時常被提及,歷史,不應該已經過去了嗎?
Thumbnail
2025/05/20
兩千年後出生的我,一九年間的故事像是傳說。國小時曾真心地好奇,「兩岸」指的是哪兩岸,為什麼像佛地魔的名字,大家的回答有點隱晦又說不清楚?明明說著相似的話,有著一樣的文化習俗,為什麼新聞時常報導兩岸關係緊張?那篇幅不多的「兩岸」,為什麼在今日的新聞中還時常被提及,歷史,不應該已經過去了嗎?
Thumbnail
2025/05/20
護理師是醫療體系的根,缺護理師吵了幾百年了一樣缺,覺得無感的人,在未來家人有需要的那天,睡在急診的時候才會感受到嗎?(沒床不是物理上的沒床,是沒人顧!)信念缺乏價值觀混淆不清的時候,自己想站在什麼位置?隨風飄一飄,靈魂洗一洗,期待世界與內心都和平的那天,也只能耐心地盼了。
Thumbnail
2025/05/20
護理師是醫療體系的根,缺護理師吵了幾百年了一樣缺,覺得無感的人,在未來家人有需要的那天,睡在急診的時候才會感受到嗎?(沒床不是物理上的沒床,是沒人顧!)信念缺乏價值觀混淆不清的時候,自己想站在什麼位置?隨風飄一飄,靈魂洗一洗,期待世界與內心都和平的那天,也只能耐心地盼了。
Thumbnail
2024/08/28
我是二技應屆畢業,在2024年6-7月密集唸書,8月通過RN,本篇主要想給正在念二技、想自己報考的人參考~ 📌背景:五專(2022畢)+二技(2024畢)
Thumbnail
2024/08/28
我是二技應屆畢業,在2024年6-7月密集唸書,8月通過RN,本篇主要想給正在念二技、想自己報考的人參考~ 📌背景:五專(2022畢)+二技(2024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從畢業後成為急診護理師到轉任研究助理,再到北漂的過程。其中描述了迷茫的職涯抉擇,以及逐步進入臨床試驗領域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從畢業後成為急診護理師到轉任研究助理,再到北漂的過程。其中描述了迷茫的職涯抉擇,以及逐步進入臨床試驗領域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決定轉職前,我猶豫了很長一段時間。 那時的我如同被兩端拉扯著:我到底要堅持做這5年來的工作,還是,向未知的方向邁出去,你懂我的意思吧?但後來的我,做了這樣的一件事⋯⋯ - 最近在instagram發了離職相關貼文後,不少讀者後來跟我聊到他們的職涯問題,「有離職的想法,但沒有方向。」
Thumbnail
決定轉職前,我猶豫了很長一段時間。 那時的我如同被兩端拉扯著:我到底要堅持做這5年來的工作,還是,向未知的方向邁出去,你懂我的意思吧?但後來的我,做了這樣的一件事⋯⋯ - 最近在instagram發了離職相關貼文後,不少讀者後來跟我聊到他們的職涯問題,「有離職的想法,但沒有方向。」
Thumbnail
——因為有了「深刻體悟」,就算痛苦我也要繼續跑下去。 我要向有一天算一天的生活說「不」、我要聆聽本心,不再麻痺自己的感官。 我拒絕當社會上的一個無腦螺絲釘、也拒絕走上傳統社會價值觀要我走的路。
Thumbnail
——因為有了「深刻體悟」,就算痛苦我也要繼續跑下去。 我要向有一天算一天的生活說「不」、我要聆聽本心,不再麻痺自己的感官。 我拒絕當社會上的一個無腦螺絲釘、也拒絕走上傳統社會價值觀要我走的路。
Thumbnail
怎麼說呢?人生經歷了3階段工作來說,潛伏期,事業心必須在檯面下,因為能力不足。 成長期,開始被重視了,當時經過許多不看好,看不起之類的,以為是好的,實際上暗潮洶湧,總之目前應該有點挺過了。 下一個階段,去我去我想去的地方,學我想學的事情,人生不要遺憾,剩下2/3不能浪費啊! 對自己喊話,相信看
Thumbnail
怎麼說呢?人生經歷了3階段工作來說,潛伏期,事業心必須在檯面下,因為能力不足。 成長期,開始被重視了,當時經過許多不看好,看不起之類的,以為是好的,實際上暗潮洶湧,總之目前應該有點挺過了。 下一個階段,去我去我想去的地方,學我想學的事情,人生不要遺憾,剩下2/3不能浪費啊! 對自己喊話,相信看
Thumbnail
2024 初,我完成了台大心理所碩士班的學業,從畢業後轉正的投資公司離職,開始了所謂的 GAP Quarter - 給自己三個月的時間,脫去學歷、公司與職業的標籤,以「我」的樣子生活。這篇文章是我透過一年的探索與三個月時間的反思和沉澱所獲得的成長,其中也包含了我與五位我十分敬佩的人交流後得到的結論。
Thumbnail
2024 初,我完成了台大心理所碩士班的學業,從畢業後轉正的投資公司離職,開始了所謂的 GAP Quarter - 給自己三個月的時間,脫去學歷、公司與職業的標籤,以「我」的樣子生活。這篇文章是我透過一年的探索與三個月時間的反思和沉澱所獲得的成長,其中也包含了我與五位我十分敬佩的人交流後得到的結論。
Thumbnail
妳確定要離職? 是啊! 接下來已經有規劃了嗎? 沒有!就是生活一直重複性的循環,感到累了。想停歇,讓自己放空一段時間。 嗯......。妳一直都是很有想法的人,而且常能觀察入微,直指重點。想必,內心已有明確的方向。 孩子大了,老公退休了。接下來應該是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享受生命。 我看妳
Thumbnail
妳確定要離職? 是啊! 接下來已經有規劃了嗎? 沒有!就是生活一直重複性的循環,感到累了。想停歇,讓自己放空一段時間。 嗯......。妳一直都是很有想法的人,而且常能觀察入微,直指重點。想必,內心已有明確的方向。 孩子大了,老公退休了。接下來應該是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享受生命。 我看妳
Thumbnail
當我開始自由揮霍時間之時,我反而陷入了恐懼......
Thumbnail
當我開始自由揮霍時間之時,我反而陷入了恐懼......
Thumbnail
我希望自己能少一些迷惘、少一些妥協、少一些我不喜歡的人事物 回到我可能在這段時間體悟、增加、期待能在未來生活中有所不同的選擇 在離職前,無論是自己或是被網路媒體投放各種應該往自己想要的走去的各式資訊,從中比較像是借用那些想法,希望能夠移植到自己身上。當然自己在此時此刻,所握著幾乎都是淡淡的理論、淡淡
Thumbnail
我希望自己能少一些迷惘、少一些妥協、少一些我不喜歡的人事物 回到我可能在這段時間體悟、增加、期待能在未來生活中有所不同的選擇 在離職前,無論是自己或是被網路媒體投放各種應該往自己想要的走去的各式資訊,從中比較像是借用那些想法,希望能夠移植到自己身上。當然自己在此時此刻,所握著幾乎都是淡淡的理論、淡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