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回來了!
和大家說說我消失的三個月發生了什麼事。
2024 年初,我完成了台大心理所碩士班的學業,從畢業後轉正的投資公司離職,開始了所謂的 GAP Quarter — 給自己三個月的時間,脫去學歷、公司與職業的標籤,以「我」的樣子生活。
在這段 GAP 的時間中,我在希望起床的時間起床,照著自由意志的規劃生活、學習。生活一樣的迷惘、一樣自由也一樣有焦躁。
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壞消息是看完這篇文章大機率你不會直接獲得迷惘的解答而茅塞頓開;好消息則是對於事件抱持客觀、不過份的期待,也是我這段時間重要的收獲之一。
現在在你面前的這篇文章是我透過一年的探索與三個月時間的反思和沉澱所獲得的成長,其中也包含了我與五位我十分敬佩的人交流後得到的結論。
這篇文讓我用自敘的方式,說說我過去停更的這段日子,或是更早更早的人生裡,我如何成為現在的我,並將以什麼樣的狀態追逐下一個階段的生活。
剛好是去年的 7 月前夕,我開始思考下一階段人生的規劃並感到迷惘時,Sophie 給了我一句話:「穿越心中的風暴,飛向心中的狂喜,會找到的。」
過去的一年中,我一直在風暴中飛行,一有機會遇到我敬佩的人,我總是直接或是拐著個彎的向他們請教我的在尋找未來的方向,而我得到的回覆也終於從:「你不知道要做什麼就快先去找個工作做了吧」變成「你有一個很明確的方向了,去做吧,記得過程不容易的時候,也要撐下去。」
近乎一年之後,我想我找到了心中的狂喜。
令我意外的是,它 (狂喜,或是 Passion) 一直都在心中,只是我曾以為的狂喜是「眼神裡堅定無比的光」,但更多時候,我發現狂喜比原先預期的都更為平淡:不是緊緊握住的手,而是儘管你將失去令你安心的日子、快樂的物質享受,儘管失去的成本鮮明,過程中有不耐煩,有崩潰,也有淡淡的開心,但終究,手還是靜靜握著。
在某次和指導教授請教人生方向時,老師問我:「你是不是有點選擇困難?」
我想了很久,回答:「我覺得要看選擇困難的定義是什麼?我的選擇歷程是我會考量各個不同的面向,而以總體而言各面向的加總結果的來做決定。因此我難以選擇的情境多是因為評估後,各選項的總分相差不遠,並不是腦袋空白,什麼都可以。雖然兩者在行為結果上都是相似地難以做決定,但我覺得我並沒有選擇困難。」
同學連忙幫補充:「是,我覺得他就是選擇困難」;顯然,在他人的眼中,當下我連要選擇出「我是不是一個選擇困難的人」的是非題,我都選擇困難了。
雖然很有可能我是不是選擇困難的人在這段話的結論上都不重要,但某些程度上,這段經驗反映出了我傾向將所有事物「一視同仁」的價值觀:我總是覺得世界上所存在的每一個面向都很重要,語言和人的注意力成為了解讀世界一個主觀的漏斗,主觀的選擇我們將給予什麼事件更多關注,也在使用語言的時候,再一次的透過語言強調對於事件背後的假設。
我現在仍然這麼相信著:語言和雙眼所見終究無法反應出事件本質運作的樣貌。因此,做出決策的過程中,單考量「事件的重要性」或是「事件或是假設的真實性」並不會是唯一 (或是唯二?) 的考量。
以目標為找到「狂喜」,站在人生分岔路口的我們而言,除了考量事件本身意義之外,也需考量事件間交互作用在長期的人生線上,先後順序的安排,如何最大化長期的綜效。也就是說,我們需對於每一個選擇具備一定的了解,墊基在這些既有知識上推論:什麼事情的先出現會助益於後面事件的發展,使長期而言,整體產生更大的綜效。
所以經過這一年來的探索,與 GAP 的刻意沉澱,我真的就不迷惘了嗎?
事實上是我仍在迷惘的狀態中。但,對於迷惘的態度卻不再害怕。
在生活中,已經習慣了迷惘的存在。當迷惘成為習慣,成為日常,就像每天出門穿鞋,或是手機上會不時出現的訊息通知:誰會覺得它是個問題或是個需要解答的事呢?[註1]
認知到迷惘是源於社會期待和自我追求的差距,迷惘是使你對於夢想和初心保持覺察和調整的提醒。遵循社會常規,可以使你成為巨大社會運作機器中的一個零件,和其他人一起穩定現有社會體系的運作和產能,但也許不一定有助於創意與創新。
不論是社會中的零件還是追求創新的存在,對於社會而言都是有價值的,並沒有好壞;就像每一個選擇都有獲得和取捨。最重要的還是你聆聽內心的聲音:
在社會制度中「得到另人稱羨的生活,成為人生贏家」吸引人?還是「賭上安穩成敗追尋事物本質和應用價值」令人嚮往?[註2]
不曉得,這個問題,沒有人的經驗能夠給你參考,只有你有資格為自己回答。
過程中,一定會有迷失,畢竟人是那樣擅長自我催眠、又容易認知失調的生物;然而,一旦你確定你是哪一種人,我相信你在距離找到內心的狂喜,又更近了一步。
[註1] 話雖如此,我十分能理解有時候收到訊息也是令人害怕的事。所以我的手機基本上都在勿擾模式中
[註2] 致敬 YouTuber Joeman 的 Joe 是要對決開頭格言格式 😆
堅持夢想,我可能沒有選擇。
之於我,很多敬重的前輩曾給我建議:「努力工作、投資五到十年,等你有很多錢了,就有能力可以做你想做的事了」。
我曾經試著在這樣的生活裡找尋意義,但我發現我無法想像自己在賺錢的十年中,如何能夠在質疑工作的意義時,一邊「狂喜」的活著。
於是我從「理性評估」和「感性直覺」上試著回答:
How much do I need to give up on my dream?
(1) 我這一輩子進入腦機界面前緣的可能性從 50% 降到 5%
(2) 可能等到我 10 年之後希望追求前緣知識時,我已經有了家庭,而原生家庭 (父母健康) 也可能部份限制我的自由
(3) 中間與學術脫鉤的時間,我也很難持續維持學術產能、知識儲備。
(4) 對於 35 歲的我,仍然具有足夠的精力、動力創造改變;或是可能習慣於conform 於體制?
基於對上述風險的考量,我最後得出的結論是:
要我放棄夢想的條件為:
如果沒有人能給我一個月 15 萬,讓我可以一直以每個月開銷在 5 萬之內,每個月存 10 萬。且過程中,每年透過不論是加薪或是投資的 30% 年化報酬率持續 10 年的生活,到我 35 歲,財富自由,讓我還不至於老到無力可以開始追求各種夢想。
所以結論是
還是洗洗睡吧,夢裡什麼都有 ^^ (誤)
結論是:我現有的能力沒辦法給我足夠我放棄「心理學/腦科學」所帶給我的意義感與啟發的待遇,理性上我其實別無選擇。
最終,我發現無論是感性上還是理性上,我以為我站在工作賺錢和追求夢想的人生交叉口,事實上,才沒有那種事:除了追求夢想上,我其實別無選擇。[註3]
接下來的時間,我只能賭ㄧ賭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我能夠創造的最大革命會是什麼?並利用這段革命的歷程,也就是我生命中的意義,獲得快樂。
除了「這段革命的歷程,就是我生命中的意義」的信念和「決心賭一賭」的心態之外,我也清楚的知道,並接受我無法寫出一個全知的人生劇本
所以當其他人問我 「畢業後有什麼打算」、「有 offer 為什麼不去」我現在能很安心的說:「我想再多探索一些事,我還想再看看」、「我想再多挑戰一些,看我會在什麼樣的時間點,被突然出現的使命感擊中,然後也許成功,也或許失敗的,創造我認同的革命。」
我知道,在追求「狂喜」的路上也可能會艱苦萬分[註4]
,也能以結果來看更是徒勞,但如果不做,會留下的遺憾更使我恐懼。而迷惘在我堅持夢想的路上,都將成為不時提醒我與初心並列 (align) 的「初心小警察」。
[註3] 前提是你有夢想,如果沒有,那基本上 you will have nothing to give up about, which is great. and it doesn’t mean you won’t be able to have one later in your life.
[註4] 艱苦萬分的程度是文字難以比擬,或是我現有的能力難以想像的,畢竟這個艱苦可能來自生理健康和休息需求的剝奪,也可能來自於社會、重要他人乃至於自我的懷疑,或許也來自於未來難以回答和肯定的不確定性。這些艱苦一定艱苦,才使得許多人在經歷多年最後仍選擇放棄,選擇遺憾。但如果這些痛苦是現在的你,或是未來在追逐夢想中的我的感受,我想和你分享排球少年裡面的一幕:
希望不論有多艱苦,你仍能夠回想起曾經的你,對於你現在的成長,是那樣的期待和充滿渴望的。
決策的過程中,還有一個需要注意的地方是:時間是線性的,但經驗不是。因人生和經驗不是線性,儘管再怎麼思考、反思,再怎麼鑽牛角尖的希望找出每個決策的最佳解,終無法避免人生還是會走了一些彎路,但正因為我們無法以終為始,全知的為這一生設計一個完美的解方,所以我們的迷惘會不時的出現,並提醒我們好好面對自己內心的聲音,檢驗自己是不是仍在自我追尋的路上。而人生的目的,也不是在人生的終點我們是否完成了一開始制定的目標,而是一路上過程中所累積的經驗與感質。人生的過程,才是目的。
如同文章一開始就提到的:令我意外的是,你在尋找的「狂喜」一直都在心中,比我原先預期的都更為平淡,卻也更堅韌,卻也不一定是最後對於人生意義的解答,充其量只是一個階段性目標。
許多時候,無法聽見內心的聲音,是因為自己對於世界存在著過高的錯誤期待。總是習慣於在 Google 、chatGPT 搜尋欄中輸入問題,立即得到答案,因此對於沒有立即得到的答案總是太急躁。認為,耐心,是幾天、幾個月或是幾年的累積就足以回答。
Sadly, that’s not how passion works;Lucily, that’s not how passion works.
正因為 Passion (狂喜) 不是經過幾天、幾個月或是幾年的時間就會清晰,所以你需要付出的時間、成本、經歷,也許超乎原先的預期。所以思考到一半就放棄、妥協,帶著遺憾活著的人,日常生活中並不少見。
然而也正因為 Passion (狂喜) 不是經過幾天、幾個月或是幾年的時間就會清晰,選擇並不複雜,你只能在一段時間內回顧,找到下一個階段的使命感,stay upwind。現在發現的 Passion 幾個月、幾年之後總會有所變動,但回頭往去,大方向總是一致而不變的。
從小到大,曾經有一些決定時我們不假思索;或是在面對風險的時候,我們願意承擔風險而努力抗爭。這些行為背後都有一個堅定的價值做為動機,也很有可能是這一個階段,或是銜接下一個階段的使命感。
重點在於覺察與持續。
如何在內心飄移時,斷開社群上的「卷文化」。不斷實驗,養成自然且規律生活的習慣。
而怎麼樣的生活是自然且規律的呢?
量其資稟,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使其精神力量有餘,則無厭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 - 節錄自《王陽明全集 知行錄之二 傳習錄中》
找到快樂的步調,若你的極限是學習 200 個字,那就學 100 字就休息。不用逼自己一定要學到 200 字 (自己的極限)。不要過度逼迫自己不自然的堅持 [註5]
。在自己感到充實快樂的前提得到滿足、心力有餘時,才可以維持長期對於事物的喜愛[註6]
,也才能夠真正的持續、穩定而深遠的累積,也才夠讓跬步一步一步,走成千里。
[註5] 不自然的堅持,我已經幫大家(?) 實驗過了。設定課表逼迫自己保有夜間社交但需9點睡5點起的照表操課生活,是很容易持續幾天就因為難以執行而放棄的「不自然堅持」的好例子。
[註6] 在心理學的展望理論中提到人在面對「獲得」時,相較於「失去」邊際效益會快速遞減。也就是說,人在一直獲得的情境中,很快的變會從一開始獲得的快樂中轉為平淡,然而在面對失去時,僅管已經失去很多,卻仍感到不適。這也是為什麼生活裡,往往得到的愈多,愈難感到知足,也被稱為「幸福」的邊際效應。我認為邊際效應存在的前提是將事情連續而非獨立的看待。若每一次獲得,都只關注當下的獲得,不回憶過去已經獲得的,也不預期未來可能獲得或是失去的,較不容易受到想像的恐懼又或是想像的疲乏影響。
所以經過一年的時間與 GAP 之後,我仍然帶著迷惘地,也許找到了下一個階段的使命感。
而我也相信,這一個一個階段性的使命感,在未來某個時間點回頭望時,都將成為人生的意義,成為生命的平淡又無比堅定的狂喜。
我也不知道帶著這樣信仰的我或你,最終可以走向哪裡?
不知道,但就像旅行一樣,我們拭目以待吧。
【照慣例的小 murm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