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中醫理論的肺臟
在西方醫學中,肺臟是呼吸系統中的一個重要器官,人體從外界吸入空氣後,會在肺臟進行氣體交換,空氣中的氧透過肺臟進入血液,再運輸到身體各部份使用。另外,人體中的二氧化碳也會透過肺排出體外。
在中醫理論中,肺主氣,負責管理呼吸活動,並主宰一身之氣,有著宣發和肅降的作用。宣發功能為將濁氣發散並排出體外,亦有將津液及水穀之氣散布全身,最後到達皮毛。肅降功能為吸入空氣(清氣),並將脾傳輸的津液和水穀之氣向下發散,亦指肅清呼吸道的異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潔淨及健康。
肺臟功能不好者,可能會出現倦怠、講話有氣無力的、面色白、畏風、口乾舌燥、盜汗、乾咳少痰、大便乾燥等症狀。肺臟功能不好者,如果經中醫的調理後,往往會出現如胸緊、呼吸急促、咳嗽等症狀,這也是修練金之呼吸法後,可能出現的身體反應。
第二節 仰姿金之呼吸法
先完成準備動作(參考第二章),並找一個合適的地方平躺(步驟與仰姿水之呼吸法一樣,詳情可參考第三章),先使用上丹田呼吸法的方法吸氣,不過與之不同的是,不用吸氣至上丹田,而是盡量把肺臟吸滿氣,然後喉嚨加壓並快速吐氣,發出「哈」的的聲音,吐氣時橫膈膜同時快速下壓。一直重複以上步驟,直至肺臟無法容納更多的氣,隨後靜待片刻,等體內可能出現的各種生理變化停止(如咳嗽、頭暈、發冷等),便可以收功。
第三節 坐姿金之呼吸法
先完成準備動作(參考第二章),並找一個合適的地方坐下(步驟與坐姿水之呼吸法一樣,詳情可參考第三章),先使用上丹田呼吸法的方法吸氣,腰腹後縮且頭部前傾,胸腔前頂並盡可能的擴胸,接著喉嚨加壓並快速吐氣,發出「哈」的的聲音,吐氣時橫膈膜同時快速下壓,並回到預備姿勢。一直重複以上步驟,直至肺臟無法容納更多的氣,隨後靜待片刻,等體內可能出現的各種生理變化停止,便可以收功。
第四節 站姿金之呼吸法
先完成準備動作(參考第一、二章),並找一個合適的地方站好,雙腳站距與肩同寬,身體挺直,眼睛看向前方,雙手握固並置於兩側腰間,使用上丹田呼吸法吸氣,同時雙肘往軀幹內夾並雙腿微蹲,當肺臟呼滿氣時,快速吐氣並發出「哈」的的聲音,同時雙手保持握固並內旋下壓,雙腿繃直並提踵,再次使用上丹田呼吸法吸氣,同時雙手外旋收回腰間並雙腿微蹲,一直重複以上步驟,直至肺臟無法容納更多的氣,隨後靜待片刻,等體內可能出現的各種生理變化停止,便可以收功。
由於本式對身體條件的要求較高,可以按照以下三個方向調整:如果雙臂因傷無法快速下壓,可改至雙手放腰間則可(雙手保持握固);如果因傷雙手無法推固,雙手改成推掌則可;如果因腿傷而無法彎曲或掂腳尖,找一個舒服的站姿並站穩側可。
第五節 小結
金之呼吸法本質上與上丹田呼吸法類似,但不同的是,上丹田講求氣行督脈,而金之呼吸法更像是把肺臟當成氣泵,透過氣流快速的進出,藉此強化肺臟功能。然而,如果上丹田呼吸法修練有成的話,仰式金之呼吸法對肺臟的刺激可能會不足,但此式的主要重點,實為熟悉金之呼吸法的呼吸方式,因此應按表操課,把本式練至小成,為後面進階時打好基礎。
而坐姿不同於仰姿金之呼吸法,仰姿由於背部是平貼地面,所以在吸氣時,由於身體沒辦法移動,導致肺臟的擴張受到限制,但坐姿卻沒有這個問題,所以坐姿可以引更多的真氣入體,對肺臟的刺激也更強。
至於站姿金之呼吸法,其實是以站姿上丹田呼吸法為基礎,刪去手臂上舉,並加強了雙手下壓,令全身如同氣泵一樣,氣快速的運轉全身,所以此式也講求以氣帶動身體的動作,所以隨著招式的熟練,並能引更多的真氣入體時,動作的幅度也會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