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偶像,是不是只是大眾的玩具?》

他站得很高,


像一座燈塔,替人指路,也替人遮風擋雨。 他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個決定, 都不是出於自己內心的聲音,而是群眾的投射、媒體的放大。


當一個人身居高位,


他便無法再單純地「做自己」。


他變成了「楷模」,


變成了一面鏡子, 映照出群眾希望自己成為的樣子。



可是,這真的還是「人」嗎?

一個總是調整自己言行來迎合大眾期待的人,


他還有靈魂嗎? 還有自己的悲喜與困惑嗎? 還是只是群眾手中的「玩具」、 群體意志操控下的「容器」?



我們口口聲聲說「偶像」崇高偉大,


但實際上,他們只是承擔了我們不敢做、不願面對的那一切。


我們不想成為那麼辛苦的完人,


所以希望有人替我們活得完美。 我們無法面對自己破碎不堪的理想, 於是將希望寄託給一個穿著光環的人。


偶像越是「配合」,


越是被捧上雲端、供人膜拜、任人評價、輪番檢討。


這不是神聖,這是消費。


不是崇敬,而是娛樂。



在價值觀瞬息萬變的時代,所謂的「偶像」已不再是一種穩定的象徵,


而是一種「工具性存在」。


今天你符合時代潮流,你就是榜樣;


明天你略微偏離群眾期待,你就會被罵成過氣、偽善、假面人。 你只要不再「好用」,就會被拋棄。


這世界從未真的需要偶像,


它只是在找一個「可以指責也可以愛」的投影。



|結語|

「偶像」兩字,在古代是供奉、崇拜、效法。


但在現代,它可能更接近「娛樂用人設」。 不是活著的人,而是可更換的人格模型。


那麼,問題就回到你自己:


你會想成為那樣的偶像嗎?還是選擇成為一個能為自己負責的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芸嬋
30會員
1.1K內容數
興趣廣泛,遺世而獨立,期望貫徹自由意志,活出真實的自我 小說、影視、詩詞、網路文章、宗教、命理、玄學...都是生命的養料 目之所及、心之所想,皆是自我的投射 擅長沒有邏輯、沒有文筆、沒有深度的寫作 我想提供的價值是"靈感"與"思想"
芸嬋的其他內容
2025/05/23
《如果這個世界也是一篇會被不斷修改的文章》 在網路上,我們常見有人寫下長文,隨後反覆編輯、刪改,有時乾脆整篇刪除,彷彿那些文字從未存在。 但我們知道它曾經存在,因為我們讀過、被觸動過、或留下過截圖。 這讓人不禁思考: 我們所在的世界,是不是也是這樣? 曾經的世界,或許有截然不同的
2025/05/23
《如果這個世界也是一篇會被不斷修改的文章》 在網路上,我們常見有人寫下長文,隨後反覆編輯、刪改,有時乾脆整篇刪除,彷彿那些文字從未存在。 但我們知道它曾經存在,因為我們讀過、被觸動過、或留下過截圖。 這讓人不禁思考: 我們所在的世界,是不是也是這樣? 曾經的世界,或許有截然不同的
2025/05/23
《如果我只是某人筆下的角色》 有時會想,這世界是不是某人筆下的作品。 那位創作者,也許坐在某個我們無法想像的維度,用一支筆、一行程式碼、一段夢,寫下了我們。 你出生的時間、地點,你的名字,你的傷,你遇到的那幾個讓你刻骨銘心又最終離開的人── 這一切是否都是被精心編排好的橋段? 也許
2025/05/23
《如果我只是某人筆下的角色》 有時會想,這世界是不是某人筆下的作品。 那位創作者,也許坐在某個我們無法想像的維度,用一支筆、一行程式碼、一段夢,寫下了我們。 你出生的時間、地點,你的名字,你的傷,你遇到的那幾個讓你刻骨銘心又最終離開的人── 這一切是否都是被精心編排好的橋段? 也許
2025/05/23
《為什麼真誠的人,常常惹人忌妒》 有些人,明明只是好好做自己、好好說話、好好待人, 卻總是成為被針對、被嘲諷、被排擠的對象。 他們沒有爭什麼,也沒有奪什麼。 只是活得真誠一點,卻像犯了眾怒。 為什麼? 真誠,是一面鏡子。 當一個人真誠地活著時,並不會特別指出誰的錯,但他的存在本身就像
2025/05/23
《為什麼真誠的人,常常惹人忌妒》 有些人,明明只是好好做自己、好好說話、好好待人, 卻總是成為被針對、被嘲諷、被排擠的對象。 他們沒有爭什麼,也沒有奪什麼。 只是活得真誠一點,卻像犯了眾怒。 為什麼? 真誠,是一面鏡子。 當一個人真誠地活著時,並不會特別指出誰的錯,但他的存在本身就像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才能,不去和別人比較,只要讓自己發光,天空一定有位置讓自己的閃亮亮ㄡ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才能,不去和別人比較,只要讓自己發光,天空一定有位置讓自己的閃亮亮ㄡ
Thumbnail
功夫好的藝術家,能讓我們看見自己無法看見全貌、但或多或少已經感知到的某一個世界的片段。透過藝術家的觀點,我們能被輕輕地提醒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的目的(或者更現實一點:自己的功能性)、我們應該如何應對當前的社會,以及我們有可能成為什麼樣的人。 所以...
Thumbnail
功夫好的藝術家,能讓我們看見自己無法看見全貌、但或多或少已經感知到的某一個世界的片段。透過藝術家的觀點,我們能被輕輕地提醒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的目的(或者更現實一點:自己的功能性)、我們應該如何應對當前的社會,以及我們有可能成為什麼樣的人。 所以...
Thumbnail
如果能不做自己,成為別人,我究竟想成為誰? 那個人就是屬於自己心目中的投射,是自己"理想中"成為的樣子, 與其白費力氣去成為別人,不如多花點時間放在自己身上, 有多久沒有正視過鏡中的自己了? 盲從追逐理想中的自己,不累嗎?
Thumbnail
如果能不做自己,成為別人,我究竟想成為誰? 那個人就是屬於自己心目中的投射,是自己"理想中"成為的樣子, 與其白費力氣去成為別人,不如多花點時間放在自己身上, 有多久沒有正視過鏡中的自己了? 盲從追逐理想中的自己,不累嗎?
Thumbnail
  近年來,常常有人作圖嘲諷,學者的看法被批評為不食人間煙火,太理想化,而完全沒有相關專業知識,更沒有經過相關訓練的網紅,他們的看法卻被人們追捧,奉為圭臬,這樣的事情,在當今的網路時代早已不是新鮮事,許多人也寫了不少文章探討此事,因此我再寫一篇來痛批,也沒什麼意思,畢竟這就是趨勢,也是現代人心靈的寄
Thumbnail
  近年來,常常有人作圖嘲諷,學者的看法被批評為不食人間煙火,太理想化,而完全沒有相關專業知識,更沒有經過相關訓練的網紅,他們的看法卻被人們追捧,奉為圭臬,這樣的事情,在當今的網路時代早已不是新鮮事,許多人也寫了不少文章探討此事,因此我再寫一篇來痛批,也沒什麼意思,畢竟這就是趨勢,也是現代人心靈的寄
Thumbnail
他並不希望有信徒,因為他的目的並非引導人們走向他,而是引導人們走向他們自己,發現他們自己。 蘊藏在他身上的力量非常神奇,因為除了他本人,誰也不知道他有什麼神通。 善於充分地表達自我,我們應當勇敢地認為,這種源於我們自身的觀念是非常適當的,而且一定會產生良好的效果,一種命中注定的和諧。 孩子
Thumbnail
他並不希望有信徒,因為他的目的並非引導人們走向他,而是引導人們走向他們自己,發現他們自己。 蘊藏在他身上的力量非常神奇,因為除了他本人,誰也不知道他有什麼神通。 善於充分地表達自我,我們應當勇敢地認為,這種源於我們自身的觀念是非常適當的,而且一定會產生良好的效果,一種命中注定的和諧。 孩子
Thumbnail
許多人已經過著如王一般、如有神助的神奇生活 多少經歷過這些科技便利的體驗 如果把這樣的生活視為理所當然,那很容易就「以為自我就是全世界」⋯⋯ 不知道自己在預設的人,已遠離了真相 人與事都有複雜的一面 每個人都是一部「無字天書」 若做不到瞭解,至少可以不隨意評論 不去誤會別人,就是功德一件了
Thumbnail
許多人已經過著如王一般、如有神助的神奇生活 多少經歷過這些科技便利的體驗 如果把這樣的生活視為理所當然,那很容易就「以為自我就是全世界」⋯⋯ 不知道自己在預設的人,已遠離了真相 人與事都有複雜的一面 每個人都是一部「無字天書」 若做不到瞭解,至少可以不隨意評論 不去誤會別人,就是功德一件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