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mer AI 使用後的簡易心得

ChatGPT 問世後,AI 各領域引起了關注,在靈感、知識、素材方面我也都有使用,非常方便。
但如今我試用了 Framer AI 之後,我的心裡有這種念頭出現:
「我真的需要一個生成式 AI 工具來產生整份網頁設計稿嗎?」
這個議題很廣,而且目前各廠商都只是在試驗各種可能,但我用完之後是非常明確產生了這個疑惑。考量到的點有:
- 如何維護?
先假設 AI 產出了一個符合我心中 100% 的 UI ,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只是要修改某個頁面內容,但又不想要破壞整體性,該如何下 prompt?變成我的心思都在想怎麼 prompt,不是專注在設計修正。 - 複雜頁面給的 prompt 會不會太複雜?
比方說我給了以下一段文字:
「請使用極簡風格、溫暖色調製作網頁,網頁內容必須有頁首、主要內容、頁尾區塊,頁首要有 logo 、選單,選單內的選項要有網站導覽、常見問答、登入,頁尾要深色背景、有logo、隱私權政策連結、copyright 資訊。主要內容分為…」
我打到這裡手就痠了,要產出一個我真正想要的內容,必須很深入的描述整個頁面結構,可能要寫出一篇作文了。這跟用 AI 生成照片的過程,CP 值差太多了,然後部分頁面是我要的、部分頁面不是,又回到如何維護問題。 - 電腦效能,設計資源落差將擴大!
跑繪圖電腦本身就要有一點等級,再加上 AI ,效能當然要夠強,才能節省時間,然後每次提到這個我們都會想到「啊~以後的電腦運算能力會多強多強…以後就很快很輕鬆」,包含我自己也會這樣,但我們也常忽略軟體面也會更新,所以根本沒有所謂的「很快很輕鬆」這回事。
另外,我們也常忽略的通用設計議題,當一個地區或某些人用的設備可能稍微老舊,就可能沒辦法用到新的技術,資源取用就產生落差。 - 生成出來的包含 RWD ,有必要一開始就生成這些?
內容都還沒確定下來就在想 RWD 真的是太早了。
快速心得是這樣子,所以來下個結論
局部特殊鑽研的 AI 功能對於網頁設計來說可能才是好事,較具有靈活性,負擔也比較不會那麼重。
例如,我先使用專門研究設計系統的 AI ,產出一份我要的設計系統,包含規範、文件和元件庫,然後請 AI 記住以後都要遵循這個最高原則實行。
當我設計 Hero 區塊時,生成 Hero 區塊的幾個排版讓我選擇,其中細項修正例如照片去除物體、影片加聲音、插圖換姿勢、目標物視角修正等還可以用 AI 調整。
使用目前已經很流行的 ChatGPT,幫忙文案 SEO 最佳化。
將某個區域選取,請 AI 幫我根據設計系統重新修正,包含排版、文案、按鈕位置等。
這些都確定後,再用專門產出 RWD 的 AI,選擇參照哪個設計系統,幫我產出網頁 RWD 用、原生行動裝置使用的各項尺寸 UI 稿、原生行動裝置需要用的圖檔等。所以我只需要維護內容最主要、最多的畫面就好,其他用生成的。
而以上的這些功能,以 Figma 來說,都只是 plugin 而已,無用無損失,局部 AI 也降低電腦使用的負擔,也激發很多人開發更好用的 Plugin,即便之後 Plugin 沒有維護了,也很容易取得新的替代品,就算沒有替代品,也就是回歸到原本的狀態而已。而又因為我們使用了 AI 產出設計系統,除非 Figma 重大更新,例如命名規則功能產生變化,不然外掛不能用都是小事罷了。
也就是說,對於我而言,工具的靈活性才會是重點,因為設計師的腦不斷的在發想,隨時就需要快速修正與驗證。當然 Framer 也可能只是先推出這個 MVP ,再進行後續優化,到時當然樂見其成。
現在來正式回答一下問題:
「我真的需要一個生成式 AI 工具來產生整份網頁設計稿嗎?」
「我不需要,請讓我專注在需要解決的問題,而不是寫 prompt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