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議:把給社群平台的時間分給AI吧!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用ChatGPT奪回被演算法拿走自信與思考能力​

這兩天突然萌生了一個疑問:

「為什麼人們(包括我在內)滑社群的時間比和ChatGPT交談的時間還要多呢?」

▋使用時間的差距現況

查了一下,

根據datareportal的數據,

全球平均每天滑社群約 2 小時 24 分鐘。

而根據demandsage的數據,

ChatGPT的平均使用時間最高峰在2023年10月,

僅有14分鐘,而之後有下降趨勢。

明明每次和ChatGPT交談結束後心情都很好,

因為我得到了:

1.系統化知識

2.簡單可行的實踐方法

3.自我肯定與踏實感。

反觀每次滑完臉書一陣子後心情都很糟,

因為我得到了:

1.碎片化資訊

2.難以解決的社會議題

3.自我懷疑與嫉妒心。

▋基於人性層次的原因

於是我把個困惑和ChatGPT分享之後,

他大概給了我一些答案:

1. 人腦偏好「低摩擦、多獎賞」

和ChatGPT互動要一直想問題才能繼續互動,這對腦來說十分耗能。人是懶惰的,社群平台動動手指就能得到新的刺激,對腦來說很輕鬆。

2. 平台刻意設計的黏著策略

和ChatGPT不同,社群平台大多有「限時動態」這類型讓人害怕錯過的機制。當然這可能也跟兩者之間的商業模式有關。ChatGPT目前是收訂閱費,所以對OpenAI來說,你用的越少他賺得越多。而meta是靠廣告賺錢,所以他要把你牢牢鎖在平台,你用的越多他賺得越多。

3. 人類社群性的延伸

簡單來說,人類就是喜歡被按很多讚,想要有被肯定的感覺。但跟ChatGPT聊天不會有很多AI跑來按你讚(大多時候反而是你要按ChatGPT讚)。

這些都是基於人類生物性或社會性的弱點。

或許很難克服,但理論上可以改善。

▋我的主張

「把滑社群的時間分一半給ChatGPT吧!」

我知道這不容易,但應該有足夠的誘因。

這樣有什麼好處呢?

我讓ChatGPT整理了我們之間的對話如下:

1. 資訊瀏覽變「主動式探索」

從被動滑動變為發問、追問、蒐集證據,能讓你在日常就開始培養批判思考與主動學習的習慣。

2. 快速增進「做事效率」

任何需求(找靈感、做整理、寫草稿)都能直接丟給 AI,減少到處翻資料的時間,尤其在工作與學習中效果顯著。

3. 深度知識輸入提升

零碎的社群資訊常是標題式、情緒化的;ChatGPT 可被要求提供條理化和多元觀點,長期更能幫你建構系統知識。​

4. 提升寫作與表達能力

透過與 ChatGPT 反覆對話、請它修改句子或提供不同語氣,你會更快抓到寫作與溝通的要點。

5. 減少社群焦慮與比較心

社群平台常出現「別人生活都比我好」的比較心理,轉移部分時間到 AI 工具,能降低無意識的負面自我評價。

6. 更健康的數位自律

從「滑到停不下來」變成「有限次、有目標」的對話式使用;你對螢幕時間的掌控感會更明顯。

7. 更豐富的創造力火花

ChatGPT 既能幫你腦力激盪,也能扮演靈感催化劑;很多原本只出現在腦海中的模糊想法,現在可以用 AI 快速生成雛形。

8. 培養多元技能與知識領域

你可以同時對話於程式、音樂、語言、數據分析等不同主題,不再限於社群演算法餵你的單一同溫層內容。

9. 建立「自我對話」空間

以前習慣滑社群殺時間,現在可能會透過 ChatGPT 幫你反思心情、檢視行為、做情緒整理,逐漸養成更好的自我覺察力。

10. 仍需「真實社交」補位

雖然可得到大量知識回饋和心智支持,但與真人互動(情感交流、群體歸屬)還是無可替代;長期來說,你會更珍惜有意義的線下或線上社交連結。

raw-image

以上,你也是重度社群平台的使用者嗎?

科技鴉片戒毒不容易,希望這篇文有幫上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幻詠 Gen Ai Studio
21會員
119內容數
探索ChatGPT等生成式AI 的各領域應用 1.分享 AI 工具的實測結果&提示詞技巧 2.分享 AI 創作內容
幻詠 Gen Ai Studio的其他內容
2025/05/22
發揮o3模型強大的圖片理解與推論能力 陸續有分享指出o3的圖片理解能力不錯。 於是我試著運用在影片AI的提示詞生成上。 這篇會實測ChatGPT寫的提示詞, 在各家影片AI的效果如何?包含: Luma、Sora、Leonardo motion、Hailuo、Kling
Thumbnail
2025/05/22
發揮o3模型強大的圖片理解與推論能力 陸續有分享指出o3的圖片理解能力不錯。 於是我試著運用在影片AI的提示詞生成上。 這篇會實測ChatGPT寫的提示詞, 在各家影片AI的效果如何?包含: Luma、Sora、Leonardo motion、Hailuo、Kling
Thumbnail
2025/05/19
刷了一下threads看到不少對AI繪圖的嫌惡發言。 大方向大概是在說用AI畫圖就是: 偷懶、剽竊、盜圖、褻瀆 ​可能因為threads的平台特性, 會被推出來的都是比較謾罵性的言論。 覺得應該要有個比較客觀全面的探討。
Thumbnail
2025/05/19
刷了一下threads看到不少對AI繪圖的嫌惡發言。 大方向大概是在說用AI畫圖就是: 偷懶、剽竊、盜圖、褻瀆 ​可能因為threads的平台特性, 會被推出來的都是比較謾罵性的言論。 覺得應該要有個比較客觀全面的探討。
Thumbnail
2025/05/15
和ChatGPT一起閱讀:馬斯克傳6~10章   青年時期的馬斯克自南非遠赴北美,攜帶的不是家底,而是一顆敢於創新、勇於突破的雄心;他年少時的旅途困頓,反倒鍛造出對社會安全與金融革命的獨特見解。他在寄居農場、鋸木場洗鍋爐等苦差裡,意外發現傳統支付體系的不足
Thumbnail
2025/05/15
和ChatGPT一起閱讀:馬斯克傳6~10章   青年時期的馬斯克自南非遠赴北美,攜帶的不是家底,而是一顆敢於創新、勇於突破的雄心;他年少時的旅途困頓,反倒鍛造出對社會安全與金融革命的獨特見解。他在寄居農場、鋸木場洗鍋爐等苦差裡,意外發現傳統支付體系的不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今天又發現ChatGPT的一些缺點, 使用時需要很準確的提供你想要表達的文字(我覺得還蠻重要的) 又或者拿一些範例給它看, 它就能更準確的回答問題, 因為今天我發現有一篇文章和之前寫過的完全一樣了, 所以又要再請ChatGPT生成30則勵志英文短文, 結果之前發問的問題已經消失了, 又
Thumbnail
今天又發現ChatGPT的一些缺點, 使用時需要很準確的提供你想要表達的文字(我覺得還蠻重要的) 又或者拿一些範例給它看, 它就能更準確的回答問題, 因為今天我發現有一篇文章和之前寫過的完全一樣了, 所以又要再請ChatGPT生成30則勵志英文短文, 結果之前發問的問題已經消失了, 又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我們在 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67 | 多角色 Prompt 中闡述了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我們在 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67 | 多角色 Prompt 中闡述了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我們把 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55 和 AI說書 - Prompt E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我們把 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55 和 AI說書 - Prompt E
Thumbnail
因為網路上充斥著 是是而非的資訊,公說公有理 婆說婆有理,我發現我的價值觀開始有點混淆,心中有許多問題 不知道真正的答案是甚麼?突然 想到最近的AI新科技-ChatGPT 或許可以解答我內心的困惑。所以我試著與ChatGPT進行對話,沒想到ChatGPT 的回覆 完全可以解答我心中的疑惑。
Thumbnail
因為網路上充斥著 是是而非的資訊,公說公有理 婆說婆有理,我發現我的價值觀開始有點混淆,心中有許多問題 不知道真正的答案是甚麼?突然 想到最近的AI新科技-ChatGPT 或許可以解答我內心的困惑。所以我試著與ChatGPT進行對話,沒想到ChatGPT 的回覆 完全可以解答我心中的疑惑。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我們在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13中,提及Prompt Engine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我們在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13中,提及Prompt Engine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Prompt Engineering 跨越了一個範圍:它涉及人工智慧科學家和工程師掌握的複雜技術;另一方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Prompt Engineering 跨越了一個範圍:它涉及人工智慧科學家和工程師掌握的複雜技術;另一方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人工智慧的未來是以使用者為中心,個人在與人工智慧系統的互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預計這種趨勢將催生被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人工智慧的未來是以使用者為中心,個人在與人工智慧系統的互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預計這種趨勢將催生被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針對Generative AI、Foundation Model、Large Language Mode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針對Generative AI、Foundation Model、Large Language Mode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在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2中,我們已經以文字敘述各種AI的範疇與其思想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在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2中,我們已經以文字敘述各種AI的範疇與其思想
Thumbnail
這是一篇跟 chatGPT 合作的廢文。文章從標題到內文都由 chatGPT撰寫由我下點評,模擬我 與 chatGPT 老師對談,做一場思辨實驗。
Thumbnail
這是一篇跟 chatGPT 合作的廢文。文章從標題到內文都由 chatGPT撰寫由我下點評,模擬我 與 chatGPT 老師對談,做一場思辨實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