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到穆斯林英雄,大概誰的名頭也比不上偉大的伊斯蘭騎士,薩拉丁。
不過,在近代以前,薩拉丁在伊斯蘭世界未必是最赫赫有名的角色。他的勢力也不是憑空而來的。有人先為薩拉丁鋪平了光榮的道路。他們是伊瑪德丁.贊吉以及努爾丁,征服敘利亞的穆斯林強人。
伊瑪德丁.贊吉是塞爾柱帝國底下的總督,統治兩河流域上游的重鎮,摩蘇爾(Mosul),以及北敘利亞的大城,阿勒坡(Aleppo)。
說是「總督」(Atabeg),實際上此時總督與獨立的政治領袖幾乎無異。贊吉同理。他率軍南征北戰,大幅擴張摩蘇爾的領土。成為敘利亞最強大的勢力。
而影響歷史最深遠的一場戰爭,就是在1144年,贊吉攻破了十字軍國家,艾德薩伯國。艾德薩的滅亡為贊吉贏得了吉哈德戰士的地位。同時,也成為了第二次十字軍的濫觴。
贊吉驍勇善戰、深得士卒敬畏。但他同時又殘暴不仁,以鐵腕政策留名於世。這位大戰士最後被奴隸刺殺,以相當不名譽的方式終結其一生,與他的暴虐未必沒有關聯。
贊吉死後,他的勢力被他的兩個兒子分割繼承。然而,這並不是這個地區霸權的終結。
事實是,贊吉的次子,「努爾丁」,是比他父親更厲害的狠角色。
努爾丁有贊吉的優點,但卻沒有贊吉的缺陷。相反地,他不只跟乃父一樣深通戰場之道,而且還相當明白「形象工程」的重要性。
努爾丁大肆贊助各項文藝、宗教活動,這使努爾丁在宗教界和往後的史學記載中,形象極佳。彷彿除了先知時代的領袖以外,再也沒有國王比努爾丁更偉大。
努爾丁不只重新統一贊吉的勢力、狠狠挫敗了第二次十字軍、控制了絕大部分的穆斯林敘利亞,甚至在生涯後期,他派人侵入埃及,一舉奪得了法堤瑪王朝的控制權。在1160年代的伊斯蘭世界中,恐怕再也沒有一個國度比努爾丁的贊吉王朝更加強大的。

而也就是在努爾丁征服埃及的軍事行動中,未來的薩拉丁嶄露了頭角。
努爾丁派去奪取埃及的將軍是個庫德人,叫謝爾庫赫。謝爾庫赫還帶著他的一個姪子一起遠征。他的名字是優素福.伊本.埃宥比,也就是歐洲人後來所稱的「薩拉丁」。
謝爾庫赫在真正奪取埃及不久後,就一命歸天。埃及的命運就來到了薩拉丁的手上。
因而,薩拉丁的發跡,其實是靠著贊吉王朝的庇蔭而來的。
而在薩拉丁初次執掌埃及大權的時刻,大家都以為這只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角色,誰也不會把他跟年老的努爾丁相提並論。
然而就是這個三十幾歲的庫德人,後來很快成長為超越努爾丁的雄主,並在往後重新奪取了耶路撒冷。
&
圖片一:十九世紀描繪的薩拉丁
圖片二:贊吉王朝的疆土,深橘色是老贊吉時代的土地,淺橘色則是努爾丁的擴張
圖片來源:
Wiki Commons, "Saladin the Victorious.jpg"
Wiki Commons, "Zengid territory.png"
資料來源:
Carole Hillenbrand, 《The Crusades: Islamic Perspectives》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18, first edition in 1999 )
P. M. Holt, 《The Crusader States and Their Neighbors》(Routledge,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