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孩子很懂事 其實他正在學會壓抑自己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我兒子超省的

從不亂花錢

我很安心


你以為他會理財

卻沒發現他連開口說想要的勇氣都沒有

他不是成熟

是提前學會看大人臉色生存

他不是節儉

是在壓抑自己對生活的期待


如果你用「辛苦賺錢」當家庭主旋律

孩子學的不是理財

而是「我不該添麻煩」

這不是好孩子的跡象

是提早放棄選擇權的信號


想讓孩子用健康的態度面對金錢

請從反過來做起:

1️⃣允許孩子開口想要

不代表要買

但你得讓他知道他有選擇的權利

2️⃣刻意給他自由用的小額預算

讓他知道金錢不是只有壓力

也有自主

3️⃣偶爾談談爸媽也曾亂花錢的經驗

讓金錢話題不再緊繃


孩子不是小大人

他需要的是「可以試錯的空間」

而不是「不敢錯的童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有塵人的沙龍
1會員
56內容數
成功了又怎樣?心還是卡住。 📍年收百萬爸媽的內觀筆記 📿 塵心俱樂部 by 有塵人 ⬇️ 一起練習擦亮努力後的自己
有塵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27
他不是在練習理財 是在學會壓抑想要的自己 不是因為他有財商 而是因為他怕再也沒朋友 那天 他花光全部存款 只為跟同學玩一次新遊戲
Thumbnail
2025/05/27
他不是在練習理財 是在學會壓抑想要的自己 不是因為他有財商 而是因為他怕再也沒朋友 那天 他花光全部存款 只為跟同學玩一次新遊戲
Thumbnail
2025/05/26
你怕辜負他 他卻學會了不動腦 我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點 所以能給就給 這句話聽起來很暖 但背後藏著一種不動手的養成方式 從小事都幫他決定 到他現在連文具壞了都說:「你幫我換就好。」 你以為他是撒嬌 其實他根本沒學過什麼叫「自己處理」 你給的是方便 他學的是依賴 你幫他省時間
Thumbnail
2025/05/26
你怕辜負他 他卻學會了不動腦 我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點 所以能給就給 這句話聽起來很暖 但背後藏著一種不動手的養成方式 從小事都幫他決定 到他現在連文具壞了都說:「你幫我換就好。」 你以為他是撒嬌 其實他根本沒學過什麼叫「自己處理」 你給的是方便 他學的是依賴 你幫他省時間
Thumbnail
2025/05/21
不是脆弱 是他把成績當成活下去的門票 你以為他偷懶、不勇敢、不堅強
Thumbnail
2025/05/21
不是脆弱 是他把成績當成活下去的門票 你以為他偷懶、不勇敢、不堅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孩子這幾天回來分享給我他的作品. 當下看到時. 說實在得,我挺震驚得. 由畫看出孩子心思細膩到這樣的地步. 不由得需要好好跟孩子談談了. 詢問他最近的心事. 後來講蠻多的吧 他說其實很多事他看得出來, 只是不想要講,不想要讓我擔心. 大人在做什麼其實小孩子都知道, 看得出
Thumbnail
孩子這幾天回來分享給我他的作品. 當下看到時. 說實在得,我挺震驚得. 由畫看出孩子心思細膩到這樣的地步. 不由得需要好好跟孩子談談了. 詢問他最近的心事. 後來講蠻多的吧 他說其實很多事他看得出來, 只是不想要講,不想要讓我擔心. 大人在做什麼其實小孩子都知道, 看得出
Thumbnail
父母應該鼓勵孩子的努力,而非過度讚美孩子的聰明。過度讚美只會發生在上下關係中,而不是平等的關係。家長應該成為孩子的夥伴,幫助他們面對自己的人生課題,並肯定他們的價值。
Thumbnail
父母應該鼓勵孩子的努力,而非過度讚美孩子的聰明。過度讚美只會發生在上下關係中,而不是平等的關係。家長應該成為孩子的夥伴,幫助他們面對自己的人生課題,並肯定他們的價值。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敘述了作者在國小時是資優生,但在國中卻遇到自信崩潰的經歷,以及如今作為父親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轍的心路歷程。文章呈現了對教育方式的反思以及陪伴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敘述了作者在國小時是資優生,但在國中卻遇到自信崩潰的經歷,以及如今作為父親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轍的心路歷程。文章呈現了對教育方式的反思以及陪伴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
Thumbnail
我們就是情感豐富的人,這可以是我們的優勢。只要我們學會不讓情緒成為絆住我們的阻礙,在感同身受之餘學會更多應對策略,就不需要用盔甲來武裝自己的心了。
Thumbnail
我們就是情感豐富的人,這可以是我們的優勢。只要我們學會不讓情緒成為絆住我們的阻礙,在感同身受之餘學會更多應對策略,就不需要用盔甲來武裝自己的心了。
Thumbnail
在家裡明明就很「搞威」,而且說不定還很吵,怎麼在外面就「沈默是金」,而且越鼓勵還越退縮?其實可以用社交焦慮的觀點來理解孩子唷
Thumbnail
在家裡明明就很「搞威」,而且說不定還很吵,怎麼在外面就「沈默是金」,而且越鼓勵還越退縮?其實可以用社交焦慮的觀點來理解孩子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