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怕辜負他 他卻學會了不動腦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你怕辜負他

他卻學會了不動腦

我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點

所以能給就給

這句話聽起來很暖

但背後藏著一種不動手的養成方式


從小事都幫他決定

到他現在連文具壞了都說:「你幫我換就好。」

你以為他是撒嬌

其實他根本沒學過什麼叫「自己處理」


你給的是方便

他學的是依賴

你幫他省時間

他卻忘了怎麼思考

補償看起來像是愛


但本質可能是:

「我怕愧疚

所以用花錢代替教養」


利用逆向思考三步驟

把依賴變回能力:

1️⃣問他「你怎麼想做?」而不是直接出手幫忙

2️⃣讓孩子處理自己小事 出錯再一起復盤

3️⃣安排「無干預日」:讓孩子當一天自己的主人。


「不給」不代表「不愛」

讓他自己來是給他面對世界的力量

別讓愛變成拖延獨立的藉口

有界線的陪伴

才是真正的成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有塵人的沙龍
1會員
56內容數
成功了又怎樣?心還是卡住。 📍年收百萬爸媽的內觀筆記 📿 塵心俱樂部 by 有塵人 ⬇️ 一起練習擦亮努力後的自己
有塵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21
不是脆弱 是他把成績當成活下去的門票 你以為他偷懶、不勇敢、不堅強
Thumbnail
2025/05/21
不是脆弱 是他把成績當成活下去的門票 你以為他偷懶、不勇敢、不堅強
Thumbnail
2025/05/20
你是不是也常問自己: 其實你不是教不好 是教太快了 你急著「解決問題」 只是因為你太累 太怕再爆炸一次
Thumbnail
2025/05/20
你是不是也常問自己: 其實你不是教不好 是教太快了 你急著「解決問題」 只是因為你太累 太怕再爆炸一次
Thumbnail
2025/05/19
當一個孩子太依賴別人的認可 通常是內在價值感不夠
Thumbnail
2025/05/19
當一個孩子太依賴別人的認可 通常是內在價值感不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有些時候,孩子就是教不會。 無論你用什麼方式, 就是...教不會、教不會、教不會! 那不是身為父母的您們的問題 用盡方法,努力過了,還是不管用怎麼辦 只要相信 「孩子會長大的」 就夠了。 然後跟隊友說聲「辛苦了!」 足以 #高小露的阿薩母教養 #高佳均
Thumbnail
有些時候,孩子就是教不會。 無論你用什麼方式, 就是...教不會、教不會、教不會! 那不是身為父母的您們的問題 用盡方法,努力過了,還是不管用怎麼辦 只要相信 「孩子會長大的」 就夠了。 然後跟隊友說聲「辛苦了!」 足以 #高小露的阿薩母教養 #高佳均
Thumbnail
在現今社會,許多家長在孩子犯錯後,為了怕孩子被貼標籤,往往選擇護短,甚至對受害人/檢舉人找碴。殊不知,犯錯是讓孩子學會負責的機會,若父母保護過當,會讓孩子形成用護短和找碴來面對錯誤的腦迴路。 這樣的態度不僅會對孩子不利,當孩子將這樣的教養方式複製到下一代,就會形成代際循環。
Thumbnail
在現今社會,許多家長在孩子犯錯後,為了怕孩子被貼標籤,往往選擇護短,甚至對受害人/檢舉人找碴。殊不知,犯錯是讓孩子學會負責的機會,若父母保護過當,會讓孩子形成用護短和找碴來面對錯誤的腦迴路。 這樣的態度不僅會對孩子不利,當孩子將這樣的教養方式複製到下一代,就會形成代際循環。
Thumbnail
如果你只能教會你的孩子一件事⋯⋯讓他學會去愛。
Thumbnail
如果你只能教會你的孩子一件事⋯⋯讓他學會去愛。
Thumbnail
孩子常常動手不動口,要怎麼辦?
Thumbnail
孩子常常動手不動口,要怎麼辦?
Thumbnail
(剛剛看到,有人轉PO洪蘭寫的「沒有輸在起跑點這事兒」,趕快丟出我的壓文) . 身為父母尤其是新手爸媽,到了孩子開始上學,整個情緒是亢奮的,一直想要孩子規劃什麼課程,幫孩子做些什麼事情。但是,時間拉長之後,回首親子教養這條來時路,自己盤點一些「家長要做與不做的事情」。先說說「不要做的事情」。
Thumbnail
(剛剛看到,有人轉PO洪蘭寫的「沒有輸在起跑點這事兒」,趕快丟出我的壓文) . 身為父母尤其是新手爸媽,到了孩子開始上學,整個情緒是亢奮的,一直想要孩子規劃什麼課程,幫孩子做些什麼事情。但是,時間拉長之後,回首親子教養這條來時路,自己盤點一些「家長要做與不做的事情」。先說說「不要做的事情」。
Thumbnail
孩子上了小二以後複習功課、練琴,不喜歡媽咪在旁邊,總是指定爸爸。我很納悶,是兒子崇拜爸爸?兒子已經脫離跟媽咪撒嬌的階段?亦是男人間建立了秘密對話?可是兒子才八歲耶! 要稱作男人應該還早吧!
Thumbnail
孩子上了小二以後複習功課、練琴,不喜歡媽咪在旁邊,總是指定爸爸。我很納悶,是兒子崇拜爸爸?兒子已經脫離跟媽咪撒嬌的階段?亦是男人間建立了秘密對話?可是兒子才八歲耶! 要稱作男人應該還早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