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血藥物肝素 (heparin) 是預防血栓栓塞的重要利器之一。然而,你知道這款藥物有一個嚴重的副作用,反而可能導致更危險的血栓形成嗎?
肝素誘發性血小板低下症 (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HIT) 是肝素最廣為人知的嚴重不良反應,更可能危及生命。發生 HIT 的病人,通常在開始使用肝素後的 5 至 10 天內,血小板數量會急遽下降,甚至可能降至初始值的一半以下。
HIT 如何發生?
HIT 的反應機制始於血小板因子 PF4。PF4 是血小板釋出的一種蛋白,在正常凝血過程中負責扮演活化並促進血小板聚集的角色。由於 PF4 與肝素有著極佳的親和力,當病人使用肝素時,PF4 便會與肝素結合形成複合體。若人體的免疫系統將這個肝素-PF4 複合體誤認為是外來物質,並產生專門對付此複合體的抗體時,一個惡性循環便會啟動:
- 抗體攻擊複合體:這些抗體會攻擊肝素-PF4 複合體。
- 血小板被激活:抗體與複合體的結合會活化血小板,促使它們釋放出更多 PF4。
- 複合體大量形成:更多的 PF4 又會與肝素結合,形成更多肝素-PF4 複合體。
- 免疫反應加劇:大量的肝素-PF4 複合體使免疫反應更加劇烈,導致大量血小板在此過程中被消耗,或遭到免疫細胞清除,進而造成血小板數量銳減。
- 栓塞風險升高:同時,這些大量聚集的肝素-PF4 複合體會誘導血小板過度活化,進而形成新的血栓,大幅提升栓塞的風險。
發生 HIT 時應如何處置?
一旦確診 HIT,立即停用肝素並尋找替代的抗凝血藥物是唯一的解決方案。此外,由於人體免疫系統會「記住」它曾經辨識過的外來物,為避免再次發生 HIT,病人日後的療程中也必須避免再次使用肝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