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為賦新辭強說愁的年紀。在這個青春後期的人生階段,朋友佔生活很大的部分,如果能發展忠誠堅固的友伴關係,就能順利度過這個發展階段。
隨著賀爾蒙的作用,對於性別交往開始產生興趣也在這個時期,如何兼顧友情與愛情之間的平衡是學生常常諮詢的問題。
我對於朋友與情人的想法是朋友越多越好,朋友每次見面都很開心;情人眼裡見不得一粒沙子,情人相對比較有佔有性。在高中階段我是比較建議保持群友關係,因為相對自由又自在,加上未來每個人的變化都還很大,保持好感與愉快的友誼關係走得比較遠,如果真的有緣,總是會走在一起。另外,班對也是比較不建議,因為當成為情人,佔有慾讓眼裡容不下一粒沙子的情況下,與班上同學的互動彷彿身邊一直有一雙眼睛在監視著,總是無法放開大笑,更尷尬的是,如果交往,班級分組大家都自動把兩人分成一組,失去和其他同學合作學習的機會;如果分手,大家仍舊同班,低頭不見抬頭見,動則得咎,不管怎樣都有話說,也是很累人的。友情和愛情真的很難兼顧,維繫一段感情本來就很花時間,這也是個人比較建議高中較適合群友期的原因。先說時間的分配上,一般會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是每個人的時間都只有24小時,扣除上課和唸書,確實很難兼顧朋友和情人,因為給情人時間多一點,就可能被朋友扣上重色輕友的帽子,而朋友間的聚會可能一次邀約不成,再邀約一次失敗,就絕不會有第三次邀約,最後結果可能是「○○一定沒有時間,他/她要陪女/男朋友啦!」,有同學就問了:這個問題難道上大學就不存在了嗎?還很奇怪,也許是因為大家都長大了,大家都邁入學習建立親密關係的生命階段,大家一起面對這個共同問題,同理心更濃了,更會體諒和包容,甚至還常常彼此討論交換經驗。你的大學室友常常是你談感情的軍師,當然也有可能是豬對友啦!不過這都是學習與成長的過程,在當下可能很懊惱,當年紀漸長,有一天一切都終將成為故事。
回歸正題,友情與愛情的平衡,真正的好朋友是會默默陪伴,體貼的存在而不是佔有性的要求唯一的存在。健康的好情人,也是能尊重彼此,給予彼此空間,真正的愛情不在時時刻刻而在珍惜相處的每一刻。如果我們能遇到這樣好的朋友或情人一定要好好把握,更重要的是,老師希望大家努力成為值得大家把握的這樣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