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缺的不是機會,是能讓運氣靠近的狀態
道德經的一段話:
水不會硬碰撞任何事物,它會尋找低處、順著勢流動,最後還能滋養萬物。
懂得順勢而為、進入對的場域與節奏,是最接近「好運」的狀態。
1.
你能接住多大的好運?
- 財富不是公益團體,而是來的時候你能不能裝得下?
- 很多人終其一生在追好運,卻沒發現自己根本沒容器。
- 內在脆弱、情緒浮動、容易焦慮,就像用破碗去裝金子。
道德經說: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也,生而弗有也,為而弗恃也,功成而不居也。」
真正有影響力的人,不靠話術與宣傳,而是讓人自然而然的信任。
2.
你等得了多久的好運?
好運從來不是一下就跑來送給你的
就像種子一樣,發芽之前得守護土壤,等到適合的氣候來臨
很多人輸在「還沒等到到運氣就被淘汰了」,不是機會沒來,而是他讓自己承擔超過負荷的風險
人生遊戲不是跑最快的人贏,而是有自律、能穩住節奏的人走得最遠
「命運從不眷顧焦躁的人,只會獎勵那些沉得住氣的靈魂。」
「若不先成為可以承接財富的人,財富就只是災難的前奏。」
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把一張「你中獎了」的紙貼在報紙的角落,讓受試者閱讀。
結果發現:
自認倒楣的人只顧著「完成任務」,根本沒看到提示。
而自認幸運的人,反而比較容易留意那些小細節與提示。
「幸運的人」不是因為命好,而是他們總在留意可能出現的"好"機會。
我們常見的四種運氣類型:
1.隨機型運氣:像是中樂透,純靠機率>>命運的骰子,誰都可能擲中一次,但不能靠它過一輩子,有些幸運,是老天爺的試探,而不是你的本事
----------------
2.行動型運氣:往對的方向努力和積極,就越有機會「撞到運氣」。
運氣總是偏愛那些動起來的人。>>不動作的人,運氣也不會找上他
------------------
3.識別型運氣:一樣的機會擺在大家面前,有經驗、有眼光的人看得出來。
很多人看到機會就在眼前,只是那些人從沒認得它
------------------
4.人格型運氣:因為自己的人格特質、價值觀、可靠程度,別人願意主動找上門合作。
人格是吸引機會最強的磁鐵,命運也偏愛值得信任的人
等運氣、撐運氣、看運氣、成為運氣>>這四種層次,就是一個人常見的運勢曲線。

「幸運不會忽然發生,而是你準備好時,你剛好成為它選擇的對象。」
電影:當幸福來敲門
相信很多人看過這部電影
這一部電影所說的重點,就是你要有等到運氣的狀態
「每天總有奇蹟發生」
「當你認為最困難的時候,其實就是你最接近成功的時候」
那些做不到的人,他們就只會對你說,你也同樣做不到
有了目標,就要全力以赴,如果你有夢想,就要守護它
幸福裡面沒有為什麼,只有我自己!!
「命運不欠你機會,但它會等待你成為能接住機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