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為什麼在赤壁敗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raw-image

通論是「輕敵」。

過去屢屢以少勝多,善用伏兵,遇計必疑的曹操,走到長江北岸簡直就是失智了。演義幫曹操降智,看起來都不算黑了他。

首先說明一下,三國演義中,曹操主要中了五計。

一是蔣幹反間,二是孔明借箭,三為黃蓋苦肉,四有闞澤為說,最後是龐統的連環船,終於一發不可收拾。

這裡頭,只有黃蓋詐降是的史實,所以才要前加一段「苦肉」,後加一段「曹操識破」,但最後又被闞澤說服。來製造面對歷史之壁的劇情起伏。

不管新三國還是火鳳燎原都常常可以看到這種手法的。

至於其他?改編的幅度就比較大。

蔣幹確實按照曹操的命令,本來要去說服周瑜,但為周瑜所懾。改編的是周瑜藉機弄死蔡瑁張允。

孔明借箭,普遍認為是合肥之戰孫權探曹營的故事所改。至於連環船,倒是黃蓋的發現,真有此事,只是不知計出誰人。

黃蓋曰:「今寇衆我寡,難與持久。然觀操軍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

從這邊我們就先講完:曹操怎麼輸的?

其實大哥沒有輸。

根據周瑜傳的說法,曹操軍中有疫病(三國志皆持此論),所以長江一戰,曹操軍很快就退回北岸駐紮,不能打嘛。

靠杯咧,這麼多年來我終於看懂了:可能根本不是什麼傳染病。而是有許多北方士兵不知道為什麼,開始覺得頭暈,噁心,想吐,站不穩,拿不住兵器划不了槳扯不了帆……

這個病,恐怕叫做「暈船」。

北方人也會搭船的,曹操也在玄武池練過水軍的。問題在於長江的等級不一樣。這就不詳述了。事實上,三國演義的龐統,就是這麼說的,就是為此獻上連環船計的。

時操軍因不服水土,俱生嘔吐之疾,多有死者。

統曰:「大江之中,潮生潮落,風浪不息,北兵不慣乘舟,受此顛播,便生疾病。若以大船小船各皆配搭,或三十為一排,或五十為一排,首尾用鐵環連鎖,上鋪闊板,休言人可渡,馬亦可走矣。乘此而行,任他風浪潮水上下,復何懼哉?」

二創講得好好的,三創四創在那邊傳染病,所以看原典是很重要的啊。

說回來,為什麼講大哥沒有輸?

接下來大哥連環船了,黃蓋就燒船了。不要說曹操自軍吹的八十萬水步軍,我們看周瑜估計:「彼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且軍已久疲,所得表衆,亦極七八萬耳,尚懷狐疑。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衆,衆數雖多,甚未足畏。

算小的,十五萬暈船的北方軍要控制新降的七萬荊州軍來打仗。

第一問,這二十三萬人都在船上嗎?用腳趾頭想也知道不是。所以黃蓋來幹嗎?就是燒船,物理上的燒船,戰略目標就是燒掉船隻,這麼簡單。周瑜黃蓋做的事情,本質上跟張飛斷長坂橋沒有太大差別。

還是那句:長江的等級不一樣。只要把那些船燒掉,就是我東吳軍要來便來,你曹操軍卻過不來。一旦明白了這個運輸量的問題,就不難理解,曹操撤退時為什麼下令把剩下的船也燒了。不燒就是留著給周瑜當交通船而已。

抱歉忘了,其實南朝人裴松之也表示,當時吹(東)南風真的是異數。

以上,物理層面的赤壁之敗不難懂。但打仗如果只靠物理,真的是投鞭斷流就過去了怕你咧。

接下來終於要聊聊曹操。

曹操起於兗州,先侵袁術,後伐陶謙。幾經坎坷吞併南陽、汝南、徐州等地,繼而與袁紹發起決戰。提要這樣就夠,重點是,赤壁是充滿謎團的一戰。陳某應該是有注意到的。

基本上,孫策下江東走的是歷陽,用的,不是水軍。

也就是曹操若志在江東,實應自合肥出兵更有利。但他一開始就在北方操練水軍。欸,戰船是不可能從北方拖下去的,那時候也沒有運河。

但存在即是合理:曹操不走合肥,便是因為當時他人,他的大軍,都在荊州。意思是一開始,最少在建安十三年初,曹操心中的計劃便是實際的發展:下荊州,降劉璋,征孫吳。

這是什麼等級的自我膨脹?他幾個月前才真正完成河北幽州與烏丸的平定耶。七年吞四州之後,你會自大到覺得一年內就能再吞三州?

我認為問題不在自大,而是曹操,或者他身邊的謀士,或者他所收集的情報,呈現出了「諸葛亮看見的景象」。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

「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卹,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對,諸葛亮一個山野村夫看見曹丞相的遠景,那才叫不可思議。而兩者最大的差別,在於諸葛亮說「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與為援而『不可圖』也」

但曹操這邊的智囊團的答案卻是,江東可圖。

那我想我要的目標已經出來了:這是一個跟諸葛亮有類似情報來源、思想高度,而且身在曹營心在吳的人,做出的「假規劃」。

以我個人目前所知的資訊,就會指向「張紘」。

按照陳壽的筆法跟裴松之找到的注,張紘都應該在孫策剛死,孫權繼位後返回江東了。但同樣我們也能看見,張紘跟陳琳孔融等人,依然書信不絕。那都顯示出,張紘的文章跟書法,是當代一流等級,甚至可能在建安七子之上。

而孔融給張紘的最後一封信,或許就透露出了我們需要的情報。

「聞大軍西征,足下留鎮。不有居者,誰守社稷?深固折衝,亦大勳也。無乃李廣之氣,倉髮益怒,樂一當單于,以盡餘憤乎?南北並定,世將無事,孫叔投戈,絳、灌俎豆,亦在今日,但用離析,無緣會面,為愁歎耳。道直途清,相見豈復難哉?」

孫權西征,必伐黃祖。關鍵在孔融寫了「南北並定,世將無事,孫叔投戈,絳灌俎豆,亦在今日」。孔融這個典故真是有夠難……哪天看能不能詳解,不過就算這樣看也推得出來,孔融已經知道「孫吳要投降」的事情。

後面還說到以後相見就不困難了。

漂亮,師爺給你翻譯一下,這又連回張昭張紘的赤壁了。

也就是周瑜黃蓋有一套詐降,江東二張也有一套詐降。張紘給了曹操九實一虛的情報,幫曹操擬定了「南征速攻大業」。所以曹操才如此躁進。相當關鍵的「苦肉計」演出,則是張昭在那邊贊成投降,讓曹操完全把注意力只放在周瑜身上。

你說曹操手下的謀士沒人識破嗎?賈詡就勸曹操不要打江東。

荀彧可能反而故意要幫江東。

「太祖將伐劉表,問彧策安出,彧曰:『今華夏已平,南土知困矣。可顯出宛、葉而間行輕進,以掩其不意。』太祖遂行。」

事情真的是這樣嗎?鬼才知道,就是一個想法罷了。

接著說第二。赤壁之前,先懂江夏。赤壁之戰前,東吳跟荊州主要的「水軍」戰區是江夏郡。裡面有兩個關鍵地名,江夏城位於江北,北依山勢。夏口則在江夏的西南方約一百公里處。

嗯,其實啊,關於赤壁之戰發生在何處,也是有不同說法。

純以三國志文獻論,老實說發生在江夏跟夏口附近的可能性最大(武昌說),不過考古並不支持這個看法。

文獻的角度很好理解,畢竟孫策還活著的時候,荊吳戰爭主要發生在此處。雖然孫權周瑜成功殺死黃祖,但劉琦來接手……而赤壁開打前,劉備也在這一帶。曹操幹啥從幾百里外的赤壁渡江?

因為建安十三年,孫權軍已經打過江了。

孫策的時候,就曾經上表朝廷,表示他已大破黃祖劉表聯軍。這邊主要是把黃祖逐出夏口,然後孫策就折返,跟著上表要入京(許昌)。陳壽認為孫策就是要偷襲許昌。

原本周瑜留在那邊收拾殘局,結果孫策死訊傳來,周瑜也只好撤退。

「進尋陽,破劉勳,討江夏,還定豫章、廬陵,留鎮巴丘。」

巴丘則是一個連裴松之都要下來筆戰的地名,說穿了就是「孫策周瑜當時到底打到哪裡」,有著模糊地帶。

不過沒那麼要緊,下回再說,畢竟幾年後孫權又來一次,打到江夏城下,沒能破城。赤壁開戰前一年,孫權軍則正式佔領了江夏以南的六縣,自己編成一郡。

除了這邊的水軍主戰場,更南一點,劉表的姪兒劉磐,從長沙那邊打進江東(無法分辨是陸路還是水路),其實切到鄱陽湖西岸,還滿東吳核心的位置了。

黃忠一度也是劉磐的合作夥伴。

大致可以判斷,這邊荊州軍隊不多,主要是煽動地方叛亂抵制孫吳統治。直到太史慈來進駐才相對平安許多。

如果不是曹操南下,依據赤壁之戰來看,建安十三年內,孫權討平江夏,順漢水直取襄陽的機率,很大。

沒錯,江夏之夏口所以重要,就是因為它控制了長江漢水的匯合口。延伸我們就可以進一步注意到:孫吳的「荊州戰略」起了很大的改變。

漢水水系應該沒有不能走,後來陸遜都還在使用。所以我們要回頭再看看:劉表的荊州攻略。劉表壓根沒有占領「全荊州」。

蒯越當時的戰略只是:「兵集衆附,南據江陵,北守襄陽,荊州八郡可傳檄而定。

從襄陽到江陵,基本上就是所謂的「南郡」。南郡就是個大肉包。勝在長江漢水包圍,只要能守住登陸要地,荊州其他各郡都上不了它。

但真要控制水道?江夏郡才是主角。

也就是雖然蒯越這麼嘴,但劉表跟江夏黃氏聯手,應該才是「荊州牧劉表」得以雄霸一方多年的原因。至於諸葛亮是不是江夏黃氏的一手暗棋?我想是有幾分可能的。諸葛亮出山,黃祖戰死,劉琦入江夏……這樣的發展,其實就很有江夏黃氏跟南郡蔡氏準備要撕破臉的感覺。

但比起南郡的態勢,你就會發現江夏超破爛的。

曹操南下時,江夏有一支文聘歸曹,有一組降孫權,一組倚靠劉琦……黃氏很可能只剩這邊,諸葛亮劉備都另有盤算。

那這邊就可以先明白一點:孫權為什麼要跟屁點大的劉備聯手。

除了劉備背後有劉琦,不跟劉備聯手,孫吳的水軍就開不進去。而劉備軍掌控的主要是往長江的部分,要走漢水,還得看文聘的臉色。

假設為真,那就可以進一步推「決戰為何在長江赤壁」:因為劉表的水軍大船主要都在江陵,不在襄陽。

曹操必須去江陵乘船,才能快速讓他的幾十萬大軍下江東。

求什麼快速呢?穩紮穩打不好嗎?

三十萬北方人大軍,每天睡醒就是吃飯,蝗蟲也不過如此。曹操三個月開拔渡江,恐怕是北方運補跟荊州人能忍受的極限。這樣的軍勢,可一不可再,可近不可遠,可快不可久。袁紹孫權也都是在自己家門口聚十萬兵跟曹操打架,帶幾十萬打大遠征,漢武帝的後勤都承受不起何況漢獻帝。

如果不能馬上打贏,最好就是解散掉,正常的防守跟消耗:賈詡的建議是這個意思,確實勝機也很高,就是不知道要拖多久。

曹操也許有身體不好的隱憂不想拖,而裴松之會認為有大軍就要搏到盡,那也跟他們東晉北伐的情況有關。

光認真不有趣,其實考慮到後勤運補,曹操的「赤壁之敗」還可以有更多種解釋。

比方說:燒死荊州兵。

近十萬的荊州兵,曹操不可能一直用北方兵管制著。即使要調整成均勢長期抗戰,也得是曹操的將,曹操的兵,在鎮守南郡:對吧?不是空嘴,赤壁之後曹操正是這麼幹的。要是維持著北方兵三荊州兵一的比例,搞不好關羽不是上來絕北道,直接南郡整碗就端走了。

走這個思路,曹操的手段那是比項羽漂亮得多。

不過退一萬步說,就算這真的是曹操的計劃,大概也得是跟周瑜交鋒後,發現渡長江完全不可能,而臨時起意的。

所以曹操才把船綁起來……有沒有一種綁手解甲的感覺?

曹操是不是嘴巴上不認同賈詡,但發現戰不能勝之後就緊急改變計劃?既守住了荊州,本體的實力也沒有太大損失,完成這樣一個「赤壁戰略性撤退」?

我哪知道,又是另一個想法罷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阿前-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16
不管在哪裡都少不了閱讀障礙者的留言……
Aery Burberry-avatar-img
2025/06/14
這討論也沒有實質性呀,這是小說套路、沒有戰略參考價值。其中【一是蔣幹反間,二是孔明借箭,三為黃蓋苦肉,四有闞澤為說,最後是龐統的連環船】 這些都是是不存在的,主因就是曹軍南下對環境危害未查而大軍得了水窪吸血蟲病、修船上木棧道連結是後勤策略,主要敗因也是周瑜的機動調度;與曹方病軍隔離策略導致。
蕭有乾-avatar-img
2025/06/14
歷史上的蔣干,是一個能力不錯,又正直的人,草船借箭也是虛構的,黃蓋有用反間計,但沒有用苦肉計,演義中,很多與正史不符,三國志較貼近歷史,演義則很多是虛構的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295會員
954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6/10
孫堅出來混,還真的是人狠,義氣,兄弟多。十幾歲就殺人不眨眼的,在三國裡面大多就是個武將,講白了,這種人的身體快過腦袋。光是想到關羽夏侯惇,就知道也非凡夫。 事實上孫堅差不多也是那個級別,要說君主既無名也無實,就是兒子長臉給他追了個封。
Thumbnail
2025/06/10
孫堅出來混,還真的是人狠,義氣,兄弟多。十幾歲就殺人不眨眼的,在三國裡面大多就是個武將,講白了,這種人的身體快過腦袋。光是想到關羽夏侯惇,就知道也非凡夫。 事實上孫堅差不多也是那個級別,要說君主既無名也無實,就是兒子長臉給他追了個封。
Thumbnail
2025/06/08
孫堅的正室的正式名稱應該是「吳太夫人」。 正史上,吳太夫人在孫尚香出嫁之前就死了,所以演義捏造了一個吳太夫人的妹妹「吳國太」,給孫堅吃個姊妹丼,來主持那場戲。現在大多會混為一談,應該是因為新三國直接合為一體。
Thumbnail
2025/06/08
孫堅的正室的正式名稱應該是「吳太夫人」。 正史上,吳太夫人在孫尚香出嫁之前就死了,所以演義捏造了一個吳太夫人的妹妹「吳國太」,給孫堅吃個姊妹丼,來主持那場戲。現在大多會混為一談,應該是因為新三國直接合為一體。
Thumbnail
2025/06/06
正史上的蔡瑁跟三國演義中的蔡瑁,差不了太多:支持劉琮,搶奪劉琦的繼承人之位。問題是曹操來襲,蔡瑁卻完全不主張抵抗,反而選擇投降。新三國詮釋蔡瑁本想做荊州之主,那是說不通的。
Thumbnail
2025/06/06
正史上的蔡瑁跟三國演義中的蔡瑁,差不了太多:支持劉琮,搶奪劉琦的繼承人之位。問題是曹操來襲,蔡瑁卻完全不主張抵抗,反而選擇投降。新三國詮釋蔡瑁本想做荊州之主,那是說不通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曹操的刻畫,以及曹操和荀彧之間的對手戲,我認為是本劇最大的亮點,很有創意。擺脫傳統戲曲和演義中的尊劉貶曹的刻板形象,著重曹操英雄、霸氣形象的描畫和孤寂。
Thumbnail
曹操的刻畫,以及曹操和荀彧之間的對手戲,我認為是本劇最大的亮點,很有創意。擺脫傳統戲曲和演義中的尊劉貶曹的刻板形象,著重曹操英雄、霸氣形象的描畫和孤寂。
Thumbnail
曹操與馬超為什麼會打「潼關之戰」?歸咎其因,雙方都是活在自己的想像中,即便心中有疑,卻不想核對,最終造成雙方的爭戰。
Thumbnail
曹操與馬超為什麼會打「潼關之戰」?歸咎其因,雙方都是活在自己的想像中,即便心中有疑,卻不想核對,最終造成雙方的爭戰。
Thumbnail
不要看曹操那樣,晉朝可是傳說他也是很想學道術的一個人。不過他找來的道士,大多悶聲發大財,只有曹植能跟他們說上一些話……這樣講曹操的形象都要壞光了,總之,其實曹操要駕馭這些道士,也是要任命個小頭領。 今天要說的,是小頭領老師,一位練氣大師的故事。
Thumbnail
不要看曹操那樣,晉朝可是傳說他也是很想學道術的一個人。不過他找來的道士,大多悶聲發大財,只有曹植能跟他們說上一些話……這樣講曹操的形象都要壞光了,總之,其實曹操要駕馭這些道士,也是要任命個小頭領。 今天要說的,是小頭領老師,一位練氣大師的故事。
Thumbnail
邴原跟曹操不算合得來,但曹操仍決定重用他,作為曹丕的監督人。 只因邴原所奉的信條,對於「父子之爭」來說,十分重要……
Thumbnail
邴原跟曹操不算合得來,但曹操仍決定重用他,作為曹丕的監督人。 只因邴原所奉的信條,對於「父子之爭」來說,十分重要……
Thumbnail
曹操飛翼鋼彈是「藍翼公司」的年輕執行長,同時也是統治魏區的領導者。他的才智過人、沉著冷靜,面對逐漸枯竭的三重能量抱有危機意識,有著獨特的價值觀。其原型來自《新機動戰記鋼彈W》XXXG-00W0 飛翼鋼彈零式EW。
Thumbnail
曹操飛翼鋼彈是「藍翼公司」的年輕執行長,同時也是統治魏區的領導者。他的才智過人、沉著冷靜,面對逐漸枯竭的三重能量抱有危機意識,有著獨特的價值觀。其原型來自《新機動戰記鋼彈W》XXXG-00W0 飛翼鋼彈零式EW。
Thumbnail
人在要走大運之前,是有徵兆的,比如說曹操。 人在要倒大霉之前,也是有示警的,比如說董卓。 191年,是曹操人生爆發的前一年。 這一年曹操一直在給袁紹擦屁股,在他本初哥和東北猛男硬鋼的時候賢惠的在背後剿匪,主要是跟黑山賊幹仗。 簡要介紹一下黑山賊,這伙土匪是冀州黑山等地的農民起義軍,他們主要的
Thumbnail
人在要走大運之前,是有徵兆的,比如說曹操。 人在要倒大霉之前,也是有示警的,比如說董卓。 191年,是曹操人生爆發的前一年。 這一年曹操一直在給袁紹擦屁股,在他本初哥和東北猛男硬鋼的時候賢惠的在背後剿匪,主要是跟黑山賊幹仗。 簡要介紹一下黑山賊,這伙土匪是冀州黑山等地的農民起義軍,他們主要的
Thumbnail
等曹操自揚州募兵再回中原的時候,各路氣勢洶洶的討董聯軍已經解散,聯軍內部矛盾重重。 冀州牧韓馥怕袁紹危及自己,動不動就減少對河內的糧食供給;兗州作為反董的票王則自己集團先鬧出了人命。 兗州刺史劉岱跟東郡太守橋瑁從第一天就不對付,後來劉岱聯合了張邈和濟陰太守吳資直接殺了橋瑁,命手下王肱兼任了東郡太
Thumbnail
等曹操自揚州募兵再回中原的時候,各路氣勢洶洶的討董聯軍已經解散,聯軍內部矛盾重重。 冀州牧韓馥怕袁紹危及自己,動不動就減少對河內的糧食供給;兗州作為反董的票王則自己集團先鬧出了人命。 兗州刺史劉岱跟東郡太守橋瑁從第一天就不對付,後來劉岱聯合了張邈和濟陰太守吳資直接殺了橋瑁,命手下王肱兼任了東郡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