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hropic 剛剛發佈了一份內部指南《How Anthropic teams use Claude Code》,關於他們如何使用Claude來幫助工作,對於任何認真將AI融入工作流程的人來說,這可能是最實用的資源之一。
裡面內容在其他AI平台也適用-像是 OpenAI 的 GPT-4.5、Mistral。
建議可以針對適合自己領域或有興趣的那塊去研究.以下是原始的 PDF 中,針對其中比較有興趣的章節做翻譯(有空再把其他部分補上):
成長行銷的 Claude Code
成長行銷團隊專注於建構跨付費搜尋、社群廣告、行動應用商店、電子郵件行銷及 SEO 的績效行銷管道。作為非技術團隊,他們利用 Claude Code 自動化重複性行銷任務,並打造過去需大量工程資源才能完成的能動式工作流程。
主要使用案例
- 自動化 Google Ads 廣告創意生成
團隊建立了一個能動式工作流程,處理包含數百條現有廣告素材的 CSV 檔,識別表現不佳的項目進行迭代,並在符合嚴格字數限制(標題 30 字元、描述 90 字元)下,快速生成全新廣告版本。透過一對一子代理(標題代理、描述代理)協作,幾分鐘內即可產出數百條廣告文案,遠比以往多活動少而耗時的手動操作高效許多。 - Figma 插件實現大規模創意生產
他們開發了一款 Figma 插件,能夠自動識別畫面中的版位框架,並以程式化方式在關鍵社群廣告素材中替換標題和描述,一次批量生成多達 100 條變體。此流程將原本需要數小時的複製貼上工作,縮減至每批不到半秒,從而實現 10 倍創意產出的驚人效能。 - Meta Ads MCP 伺服器整合以進行行銷成效分析
他們打造了一個與 Meta Ads API 串接的 MCP 伺服器,能在 Claude 桌面應用中直接查詢廣告成效、花費與效益指標,無須在不同平台間切換,大幅縮短性能分析所需的關鍵時間,提升整體投資報酬率。 - 結合記憶系統的高級提示工程
團隊實作了一套簡易的記憶系統,會記錄每輪廣告變體測試的假設與實驗結果,並在產生新變體時自動將先前測試數據作為上下文參考,建立持續自我優化的測試框架,使得原本無法手動追蹤的系統化實驗成為可能。
團隊效益
- 大幅節省重複性工作時間
廣告文案撰寫從 2 小時縮短至 15 分鐘,釋放時間投入策略性工作。 - 創意產出提升 10 倍
透過自動化生成與 Figma 插件整合,團隊能在各管道測試大量不同的廣告版本。 - 如同更大規模的團隊運作
團隊可以自行完成傳統上需專職工程資源協助的任務。 - 聚焦策略層面
可以把更多心力放在整體行銷策略與能動式自動化機制建構,而非手動執行細節。
成長行銷團隊的最佳秘訣
- 辨識可透過 API 自動化的重複任務
尋找那些與廣告平台、設計工具、分析工具等具 API 介面的流程,因為它們是自動化的最佳切入點,也是 Claude Code 最能發揮價值的場景。 - 將複雜工作流程拆分為專屬子代理
不要試圖在一個提示或工作流程中處理所有事項;為不同任務(如標題撰寫、文案描述)建立獨立代理,既方便偵錯,也可提升在處理複雜需求時的輸出品質。 - 在撰寫程式前,深入腦力激盪並規劃提示
先利用 Claude.ai 釐清整體流程,再請 Claude.ai 生出完整的提示與程式結構供 Claude Code 參考;並採取逐步執行而非一次到位,以免 Claude 因任務複雜而不知所措。


產品設計的 Claude Code
主要使用案例
- 前端視覺微調與狀態管理變更
以往要做字體、顏色、間距等視覺調整,設計師需反覆撰寫大量設計文件並與工程師多次溝通;現在他們直接在 Claude Code 裡實作這些變更。工程師甚至驚訝地發現,設計師能「做出一般不會由他們負責的大規模狀態管理改動」,準確地實現心中所想的品質。 - GitHub Actions 自動化建單
結合 Claude Code 的 GitHub 整合功能,設計師只要提交描述需求的 issue 或 ticket,Claude 就會自動生成對應的程式解法,無需手動開啟 Claude Code,讓積壓的微調與修正工作如行雲流水般完成。 - 快速互動式原型製作
將 Figma 或手繪的 mockup 圖貼入 Claude Code,便可立即生成可互動的功能性原型,工程師看了就能立刻理解並繼續開發,省去傳統從靜態設計到運行程式的大量說明與翻譯成本。 - 邊界情境挖掘與系統架構理解
團隊利用 Claude Code 繪製錯誤狀態圖、邏輯流程圖及各種系統運作狀態,讓設計師在開發前就能識別可能的邊界情況,從根本上提升初期設計的完整性與質量。 - 複雜文案變更與法務合規
例如要在全程式庫移除「research preview」提示,他們請 Claude 搜索所有相關程式碼、檢視上下文、即時與法務協調,並一次性完成更新——兩次 30 分鐘的視訊會議就搞定了,以前這種協作要花上一週的時間。
團隊效益 & 秘訣
團隊效益
- 轉變核心工作流程
Claude Code 已成為主要設計工具,配合 Figma,80% 工作時間都離不開它。 - 執行速度提升 2–3 倍
以前需要反覆磋商的視覺與狀態改動,現在直接在 Claude Code 中完成。 - 從數週縮短到數小時的週期
像 GA 上線宣傳文案這類複雜協作案,從一週協調縮短為兩次 30 分鐘會議即可。 - 兩種截然不同的用戶體驗
開發者獲得「增強工作流程」(augmented workflow),非技術用戶則體驗「哇靠我也能當開發者」的新能力。 - 提升設計—工程協作
設計師事先就理解系統限制與可能性,溝通更順暢、問題解決更迅速。
產品設計團隊的最佳秘訣
- 請工程師協助完成初始設定
讓工程同事幫忙設置程式庫、權限與環境 —— 非開發者第一次上手較為困難,但一旦配置到位,每天的工作將被徹底改造。 - 使用自訂記憶檔案引導 Claude 的行為
在記憶檔(Claude.md)中加入:「我是設計師、程式經驗有限,需要詳細說明與小步驟變更」等指令,能顯著提升 Claude 的回應品質,降低使用門檻。 - 利用貼圖截圖進行原型製作
用 Command+V 將設計截圖直接貼入 Claude Code——它擅長「讀圖生碼」,能迅速將靜態 mockup 轉成互動式原型,讓工程師立刻接手開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