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與成年子女的合宜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老年父母對於子女,別認為對他們有養育之恩,就展開情緒勒索或道德綁架!子女小時候的可愛展現,不是已經還清了嗎?

現代的牛馬光是為了生活,他們能夠自主獨立?就已經是阿彌陀佛了!笑~

我所認識的人約5%做到對父母晚年的孝順,孝順本來在現實當中就是稀有性的社會現象。

宗教視角: 「子女來討債抱怨是肯定的,孝順是鳳毛麟角」。從宗教的高度的論點增添解釋。這非否定信仰,僅是對人性的深刻理解。

人性的自私: 這是人類生存的根本!這強調面對家庭必須正視人性的底層驅動,而非僅憑個人期許。

基因本能: 基因首要任務就是確保物種的繁衍根本。對個體晚年生活的照護「設定」並不明顯,這解釋生物本能無法保證孝順。

社會演化: 經濟發達的地區是不婚也不生!而沒財產的父母,子女更唯恐避之不及,這也是現代社會變遷的事實。經濟發展帶來個人主義以及呈現社會保障的不足,都使得子女與父母相欠只是困擾的課題。

經濟投報率: 子女既得養育成材而獨立的面對社會,還要回饋無產的父母,這是違反經濟價值。揭示了現實層面的權衡利弊心態。當情感連結不夠堅固時,物質上的「誘因」就成了維繫關係的潛在因素。

理智與智慧的抉擇:父母既然已盡到養育責任,除非能感受到双方能真正「雙向奔赴」的親子關係,子女也別執著父母的財產運用。

父母與子女應建立在各自的自我負責。不要將晚年幸福寄託於子女身上;子女也無需算計父母財產拐騙承諾孝親。各自享受生活、追求各自的成長,各自面對未來的潛在變數就好。

這並非否定親子之情,而是鼓勵用更成熟的家庭關係模式:子女獨立奮鬥,父母則享受晚年生活,各自精彩。

這才是對彼此的幸福至關重要,也能在無形中促使各自在生活與經濟各自獨立的打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黑黑的沙龍
0會員
6內容數
我是黑黑,是牛馬家庭的世襲牛馬! 經過歲月的洗禮與自我思維的洗練,形成目前有點可分享的想法,僅供有緣者一點參考。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父母不應以子女是否主動關心自己來衡量自己的成功與失敗。在面對成年子女的問題時,父母應保持適當距離,給予愛和支持。隨著科技的進步,後親職時期的挑戰是和成年子女保持適當距離,並重新為自己的人生做規劃。
Thumbnail
父母不應以子女是否主動關心自己來衡量自己的成功與失敗。在面對成年子女的問題時,父母應保持適當距離,給予愛和支持。隨著科技的進步,後親職時期的挑戰是和成年子女保持適當距離,並重新為自己的人生做規劃。
Thumbnail
家裡的長輩如果有行善的觀念和習慣,很容易影響下一代模仿,耳濡目染下,善的種籽理所當然埋進子輩的心田,就好像吃飯睡覺一樣自然。在我周遭有許多家庭,經濟富足、生活無虞,但是煩惱也沒有比較少,一下子擔心老大工作太操勞,一下子嫌棄媳婦貪婪、好吃懶做,一下子又擔心孫子學業跟不上,天天操煩到睡不著吃不好需要靠安
Thumbnail
家裡的長輩如果有行善的觀念和習慣,很容易影響下一代模仿,耳濡目染下,善的種籽理所當然埋進子輩的心田,就好像吃飯睡覺一樣自然。在我周遭有許多家庭,經濟富足、生活無虞,但是煩惱也沒有比較少,一下子擔心老大工作太操勞,一下子嫌棄媳婦貪婪、好吃懶做,一下子又擔心孫子學業跟不上,天天操煩到睡不著吃不好需要靠安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孝順父母是最大的福田,這句話已經應徵不少,只不過為什麼只有極少數的人做到呢?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孝順父母是最大的福田,這句話已經應徵不少,只不過為什麼只有極少數的人做到呢?
Thumbnail
孝順為齊家之本,也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我們必須孝順父母,因為是父母把我們辛苦撫養大的。因此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子女也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就一定要培養或讓他們能先孝順父母。但子女長大後,有了自己家庭,是否還會孝順父母?亦即未來是否會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就是許多父母會好奇的問題。
Thumbnail
孝順為齊家之本,也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我們必須孝順父母,因為是父母把我們辛苦撫養大的。因此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子女也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就一定要培養或讓他們能先孝順父母。但子女長大後,有了自己家庭,是否還會孝順父母?亦即未來是否會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就是許多父母會好奇的問題。
Thumbnail
心理、情緒是時代的新課題,過往的歷史中並沒有紀錄有關如何照顧「老小孩」的資料,無法可依循。倒使得大齡眾有自身更大的心理問題要面對。
Thumbnail
心理、情緒是時代的新課題,過往的歷史中並沒有紀錄有關如何照顧「老小孩」的資料,無法可依循。倒使得大齡眾有自身更大的心理問題要面對。
Thumbnail
家人二字並沒有帶給父母莫大的權利,在把人傷的體無完膚之後,還要求小孩無怨無悔的愛著自己。
Thumbnail
家人二字並沒有帶給父母莫大的權利,在把人傷的體無完膚之後,還要求小孩無怨無悔的愛著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