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天,是為了誰的薪水起床的?」這麼問好直白,但就是現實啊!
來到人世,好像沒多久,我們就被金錢擄獲了。
小時候,會向爸媽討點零用錢,買零食、貼紙、水晶寶寶;稍微大一點,壓歲錢開始藏進自己的抽屜,那一刻起,我們明白了什麼叫「私有財產」。再長大一點,幫忙跑腿、洗碗、打掃,被稱讚是「有責任感的孩子」,同時也學會了:「勞力可以換取金錢」。
選科系、選學校,我們知道——興趣不能當飯吃。
工作選擇、職涯規劃,人人說要理想,但能裝進口袋的才是真的。
我們追著錢跑,跑得又急又喘,有時候忘了:當初是誰叫我們上場?為什麼這麼怕輸?
「錢不是萬能」這句話大家都聽過,卻也都知道——
健康雖不能用錢買,但錢可以換得更高級的保健服務、營養顧問、專屬醫師;
時間不能複製,但錢能幫你節省:叫Uber、不排隊、有人代勞;
連興趣愛好也都商品化:畫畫有藝術課、做甜點有教室、冥想有靜修營……
我也曾這樣過。
年輕時,為了多賺點外快,我展開了早期版的斜槓人生。白天上班、晚上翻譯,有機會還會接電視劇本。錢的確是賺到了——但我也很快把那些錢,花在昂貴的保養品與美容療程上,想要遮蓋我因疲憊而顯現的憔悴與蒼老。
那不是純粹的虛榮,而是一種心底的補償:花錢來買回自己好像正在流失的青春與體面。
這樣的我們,是不是一直活在一種想像裡?
我們說金錢無所不能,但如果真誠去看,它其實也有很多插不上手的地方。
它買得到娛樂,卻買不到沉靜的心。
買得到體驗,卻買不到真誠的關係。
買得到保健食品,卻買不到真正的好眠。
買得到知識,但不保證智慧。
是我們,讓它變得那麼「萬能」;是我們,在自己的焦慮裡,給了它過高的位階。
金錢厲害——但它也沒那麼厲害。
它能買到很多東西,但有些最珍貴的,其實從來沒在它的轄區之內。
我曾經問過金錢大帝:「你是不是覺得,人類很可憐,明明創造了你,卻成了你的奴隸?」
他沒笑,只是幽幽地說:「其實很多豐富快樂的地方,我根本插不上手啊。」
他舉例給我聽:
🍃 坐在山頂看夕陽
📖 安靜地讀一本心裡很有感的書
👶 跟孩子一起放聲大笑
🌼 在陽台照料自己養的小花
📝 清晨寫下一段內心的文字
「這些,全都免費。」他說,「而且我碰不了。」
我笑了,卻也沉默了。
我們太常忘記:很多幸福快樂滿足,真的不需要花一毛錢。
香奈兒女士說過一句話,我一直記得——
「世上最好的東西,是免費的;但它們也是最昂貴的。」
自由、尊嚴、愛、陪伴、內心的安定、創造的喜悅……哪一樣是能刷卡分期付款的呢?
有時真覺得金錢太囂張,
或許不是它太強勢,而是我們太畏懼。
我把太多期望與投射,全交給它去承擔。
但其實,有許多真正想要的感受,它根本給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