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中的追問:意義從何而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在痛苦中尋找意義

「活出意義來」這本書的價值在於教我們如何在生活的苦難中找到立足點,而不是給一個簡單的幸福配方。

書本的英文原名 Man's Search for Meaning,是個在最黑暗的處境中摸索,一個“尋找意義”(search for meaning)的過程。作者Victor E. Frank在集中營的經歷不是單純的「克服困難」,而是承認痛苦的真實性,然後在其中挖掘出活下去的理由。

他認為,人類生存的核心動力是尋找和實現生命的意義,即使在極端的痛苦中,這種意義也能成為支撐我們活下去的力量。他的觀點源自於心理學,尤其是他創立的「意義治療」(logotherapy),強調意義是人類精神的根本需求。而「活出意義來」的中譯名雖然試圖傳達Frankl 積極向上的核心思想,但可能過於簡化,甚至帶點心靈雞湯勵志書的俗套感,沒能充分反映書中那種在極端痛苦中掙扎、尋找生存理由的深刻力量。

當痛苦無法超度,那就超越吧!

Victor E. Frankl在書中分享了他在納粹集中營的經歷,並提出了他對人生意義的深刻見解。他在集中營中目睹了人性最黑暗的一面,也經歷了難以想像的苦難——飢餓、寒冷、失去親人以及隨時可能被處死的恐懼。他觀察到,有些人即使身處絕境,仍然能找到活下去的理由,而有些人則放棄了。他認為,痛苦本身並無意義,但人可以透過面對痛苦的態度來賦予它意義。對 Frankl 來說,痛苦的意義並不在於痛苦本身,而在於如何超越它。他寫道:「如果生命中有意義,那麼痛苦也必然有意義。」("If there is a meaning in life at all, then there must be a meaning in suffering.")

在集中營中,他發現那些能夠忍受痛苦的人,往往是因為他們心中有一個超越當下苦難的目標或信念。這個目標可能是對未來的希望(例如與家人團聚)、對某個價值的堅持(例如人性尊嚴),甚至是對自己內心堅韌的證明。Frankl 自己的痛苦意義,可能來自於他對人類精神力量的信念,以及他希望活下來,將這些體悟傳遞給世界的使命感。

超越痛苦的密碼:圖像化痛苦!

『當我們能夠將混亂的情緒轉化為清晰的理解時,痛苦的影響會減輕。』史賓諾沙在倫理學中提出這樣的觀點。他認為:情緒的痛苦往往來自於我們對它的模糊認知,而一旦我們能理性地剖析並理解它,這種痛苦的情緒就會失去控制我們的力量。Frankl 將這一哲學思想融入他的集中營經驗,並在實踐中找到支撐自己的方法。

書中Frankl確實實踐了斯賓諾莎的理念:他並不是試圖否認或逃避痛苦,而是努力將它「塑成一副明確清晰的圖像」。當他感到絕望時,他不允許這種情緒模糊地吞噬自己,例如:

內心對話與想像未來

Frankl 經常在心中與他的妻子「對話」。雖然他不知道她是否還活著,但他會想像她的面容、聲音,並感受到愛的存在。這種內心的聯繫讓他將痛苦的情緒轉化為對愛的清晰認知,而不是單純的孤獨與失落。他寫道,這種想像讓他感受到「愛是人類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

他也想像自己未來站在講台上,向學生講述集中營的經驗。這不僅給了他一個具體的目標,也讓他把當下的痛苦塑造成一個更大的圖景——他必須活下去,才能實現這個願景。

觀察與反思人性

Frankl 在集中營中以心理學家的視角觀察自己和他人。他試圖理解為什麼有些人能在絕境中堅持,而有些人放棄。他注意到,那些找到意義的人(例如為了家人、信仰或某種價值)往往更能忍受痛苦。這讓他將自己的痛苦轉化為對人性韌性的理性探究,而不是僅僅沉溺於絕望。

他曾提到,即使在最殘酷的環境中,他仍然試圖找到人性的光輝,比如囚犯之間的小善舉(分享最後一片麵包)或守衛偶爾展現的溫情。這種觀察幫助他將痛苦的情緒轉化為對生命複雜性的理解。

選擇態度,保持內在自由

Frankl 強調,即使集中營剝奪了他的一切外在自由,他仍能選擇如何面對苦難。他提到一個具體時刻:當他和其他囚犯在寒冷的清晨被趕去勞動時,他決定專注於內心的某個美好記憶,而不是外界的折磨。這種主動的態度選擇,讓他把痛苦從單純的折磨轉化為一種精神鍛煉。

他曾說:「他們可以拿走我的身體,但無法拿走我的精神自由。」這種清晰的認知,讓他不再被痛苦的情緒完全支配。

尋找微小的意義

在集中營的日常中,他試圖從小事中尋找意義。例如,他描述過一次夕陽的美景,當時他和同伴被困在勞動中,但那短暫的自然之美讓他感受到生命的價值。這種瞬間讓他將痛苦的情緒轉化為對存在本身的感激。

人所擁有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被剝奪,唯獨人性最後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環境中選擇以及態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剝奪(p.88)這種理性的剖析,讓他從被動的受害者轉化為主動的意義創造者。

Frankl 的做法和思考確實與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的名言「懂得為何而活的人,幾乎任何痛苦都可以忍受」("He who has a why to live can bear almost any how")有著深刻的共鳴。Frankl 在「活出意義來」中甚至直接引用了這句話,並將其作為他思想的重要支柱之一。他在集中營的經驗可以說是對尼采這一觀點的活生生詮釋,而他的意義治療(logotherapy)理論也深受這一哲學的啟發。

不只是撐下去,而是心平氣和地繼續前行!

尼采認為,人只要有一個強烈的理由或目的(即「為何」),就能忍受生命中的任何「如何」(how),也就是任何形式的痛苦或困境。Frankl在集中營的經歷,簡直就是尼采帶有哲學上抽象性語句的完美詮釋。

意義不是被動接受的東西,而是需要個人去定義和追求的。這是Frankl的信念。他主張:生命的意義不是外在環境給予的,而是由個體主動尋找或創造的。所以,Frankl 在集中營中並未等待外部救援,而是透過內心的反思和選擇,找到屬於自己的「為何」。

透過與妻子的內心對話、觀察人性、以及選擇態度,Frankl實踐「為何而活」。這些行為讓他把痛苦從單純的折磨轉化為一種有意義的挑戰。即使在最絕望的時刻,Frankl也能想像自己未來的角色(例如成為一名講者或作家),這種對未來的意義投射直接回應了尼采的理念:只要有「為何」,當下的「如何」就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障礙。

我們現在雖然沒有集中營那樣的極端遭遇,但生活中依然充滿各種困難——可能是職場的壓力、人際關係的破裂、健康的挑戰,或者內心的迷茫。Frankl 的思想確實能應用在這些情境中,讓我們不只是「熬過去」,而是找到一個「為何」來支撐自己,並讓心態更平靜。比如說,當我們遇到一個無法改變的困境(像是慢性疾病或經濟壓力),与其一直抱怨「為什麼是我」,不如問「我在這之中能做什麼?這教會了我什麼?」這種轉換不一定消除痛苦,但能讓我們的心態從被動受害轉為主動面對,甚至帶著某種安然。

Frankl 的方法確實不只關乎生存,而是關乎如何在痛苦中保持內心的尊嚴和平靜。他在集中營中選擇專注於內心的自由,而不是外界的折磨,這種態度讓他不被痛苦擊垮。對我們來說,這意味著即使面對困境,我們也能透過尋找意義,減少內心的掙扎與抗拒,找到一種與苦難共存的和解感。

#活出意義來 #尼采 #史賓諾沙 #超越痛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妃妃之想
2會員
14內容數
嗨,我是妃妃,半生遊走新聞界、電視圈與國際企業,見過大千世界的鎂光燈,卻在內心的小劇場找到最動人的劇本。在「妃妃之想」,我用快樂的書寫捕捉生活的微光,隨心靈小旅行潛入夢境與星空,透過澄心聚焦喚醒身心的智慧。文字是我的畫筆,療癒是我的魔法,歡迎來我的三間小屋,與我一起嬉笑、探索,點亮內在宇宙的星辰!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反思了對人生的看法,強調面對情緒和事件的重要性,並分享了從依賴他人肯定到重新定義自我的過程。通過這個旅程,作者學會開放自己,尋找支持系統,最終希望能夠在探索中獲得內心的平靜。這是一段關於成長與自我發現的心路歷程,鼓勵讀者勇敢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反思了對人生的看法,強調面對情緒和事件的重要性,並分享了從依賴他人肯定到重新定義自我的過程。通過這個旅程,作者學會開放自己,尋找支持系統,最終希望能夠在探索中獲得內心的平靜。這是一段關於成長與自我發現的心路歷程,鼓勵讀者勇敢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是誰?在哪裡?主導了我們的生命? 有些時候在面對生活中一些壓力時好像總會覺得力不從心,感受到了很多負面情緒,有些時候則是覺得自己根本無法掌握生活中的一切,內心滿是無力與無奈,也許會開始產生懷疑,覺得自己快被生活的一切給壓垮了,也許會想著:「我的人生也就這樣了嗎?」「這真的就是真實了嗎?」
Thumbnail
是誰?在哪裡?主導了我們的生命? 有些時候在面對生活中一些壓力時好像總會覺得力不從心,感受到了很多負面情緒,有些時候則是覺得自己根本無法掌握生活中的一切,內心滿是無力與無奈,也許會開始產生懷疑,覺得自己快被生活的一切給壓垮了,也許會想著:「我的人生也就這樣了嗎?」「這真的就是真實了嗎?」
Thumbnail
你為了什麼而願意活著? 明明人生有這麼多苦難,為什麼還是有這麼多人願意排除困難,就只是為了活著呢? 這篇文章探討人們究竟是為了什麼原因,願意克服生活中的困難,選擇活著。透過作者的個人體悟和觀察,提出了一些可能的原因,並呼籲讀者一起思考自己的少數理由。
Thumbnail
你為了什麼而願意活著? 明明人生有這麼多苦難,為什麼還是有這麼多人願意排除困難,就只是為了活著呢? 這篇文章探討人們究竟是為了什麼原因,願意克服生活中的困難,選擇活著。透過作者的個人體悟和觀察,提出了一些可能的原因,並呼籲讀者一起思考自己的少數理由。
Thumbnail
未曾身處地獄,如何識得天堂。 未竟人事的掙扎: 追尋人生意義 人生是否有意義這個哲學難題,總似詛咒般纏繞著那些企圖打破常規、追求進步的人。有時看似有意義,有時又似乎毫無意義。 漸漸地,我意識到答案本身並不重要,更應該關注的是想追求答案的自己。 什麼時候、什麼原因導致我開始思考人生有沒有意義?
Thumbnail
未曾身處地獄,如何識得天堂。 未竟人事的掙扎: 追尋人生意義 人生是否有意義這個哲學難題,總似詛咒般纏繞著那些企圖打破常規、追求進步的人。有時看似有意義,有時又似乎毫無意義。 漸漸地,我意識到答案本身並不重要,更應該關注的是想追求答案的自己。 什麼時候、什麼原因導致我開始思考人生有沒有意義?
Thumbnail
這本書帶領我們思考人生的意義,以及如何成為了不起的人。書中的智慧提醒我們要珍惜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感恩、付出和創造,並找到自己想要的人生。文章分享了從書中得到的人生智慧,並引述了書中的關鍵觀念和故事,讓讀者對書籍內容有更深層次的瞭解。
Thumbnail
這本書帶領我們思考人生的意義,以及如何成為了不起的人。書中的智慧提醒我們要珍惜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感恩、付出和創造,並找到自己想要的人生。文章分享了從書中得到的人生智慧,並引述了書中的關鍵觀念和故事,讓讀者對書籍內容有更深層次的瞭解。
Thumbnail
在諮商室中,「找不到活著的意義」、「不知道自己要為什麼而活」是來談者常有的低聲告白。「無意義感」是自古以來常見的心理困擾,嚴重者使人失去存活的意願,這反映著人類普遍渴望生活具有目標、價值、意義及理想。亂世浮生中,更多人開始探問,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Thumbnail
在諮商室中,「找不到活著的意義」、「不知道自己要為什麼而活」是來談者常有的低聲告白。「無意義感」是自古以來常見的心理困擾,嚴重者使人失去存活的意願,這反映著人類普遍渴望生活具有目標、價值、意義及理想。亂世浮生中,更多人開始探問,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Thumbnail
「自由絕不是一條安全的路。如果你害怕承擔,就不能抱怨缺少自由;如果你選擇了自由,就要有面對壓力的決心。」⁡⁡ 在閱讀這本書時,是我人生中最黑暗的時刻,甚至是懷疑存活的意義,一個人在家不停的找事情做,為的就是麻痺自己的思想,而那時接觸到這本書,閱讀的時候常常有被溫柔點醒的感覺,心情不好的時候
Thumbnail
「自由絕不是一條安全的路。如果你害怕承擔,就不能抱怨缺少自由;如果你選擇了自由,就要有面對壓力的決心。」⁡⁡ 在閱讀這本書時,是我人生中最黑暗的時刻,甚至是懷疑存活的意義,一個人在家不停的找事情做,為的就是麻痺自己的思想,而那時接觸到這本書,閱讀的時候常常有被溫柔點醒的感覺,心情不好的時候
Thumbnail
如果,你正因為找不到人生志業而焦急不安,那你或許能從這篇文章獲得一點撫慰; 如果,你正在找尋方向的途中,看到幾個「好像不錯啦」的選項,又有點遲疑,那你更該看看這篇文章再想想。
Thumbnail
如果,你正因為找不到人生志業而焦急不安,那你或許能從這篇文章獲得一點撫慰; 如果,你正在找尋方向的途中,看到幾個「好像不錯啦」的選項,又有點遲疑,那你更該看看這篇文章再想想。
Thumbnail
這本書已陪伴我多年了,但還是不時從書架中拿出來讀一讀,那是一個叮嚀,也是一個祝福。在生命最晦澀的時候,它就像一盞精神生活明燈,引領我越過無數的障礙,逐漸認清生命的本質,及坦然面對真實的生活。
Thumbnail
這本書已陪伴我多年了,但還是不時從書架中拿出來讀一讀,那是一個叮嚀,也是一個祝福。在生命最晦澀的時候,它就像一盞精神生活明燈,引領我越過無數的障礙,逐漸認清生命的本質,及坦然面對真實的生活。
Thumbnail
挑戰和困難 人生充滿了各種挑戰和困難,這些阻礙有時會讓我們感到力不從心、疲倦不堪。然而,當我們將焦點轉移到事情的好處時,我們就能夠找到內在的動力和力量,克服逆境,迎接更美好的未來。 因困難而沮喪 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人們常常因為出現困難而感到沮喪。工作的壓力、生活的不確定性、個人的挑戰等等,
Thumbnail
挑戰和困難 人生充滿了各種挑戰和困難,這些阻礙有時會讓我們感到力不從心、疲倦不堪。然而,當我們將焦點轉移到事情的好處時,我們就能夠找到內在的動力和力量,克服逆境,迎接更美好的未來。 因困難而沮喪 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人們常常因為出現困難而感到沮喪。工作的壓力、生活的不確定性、個人的挑戰等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