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內容為原創作品,嚴禁抄襲,亦不接受媒體報導,更不允許以任何形式轉載、截圖或分享至其他平台,如需引用,請先取得原作者正式授權。尊重創作,是對內容最基本的尊重。感謝理解,也感謝每一位願意守護這份文字價值的朋友。🙏✨
文|林思齊(本篇收錄於「極光」現內含超150+感情專文,有吸引力養成、分手療傷、性覺察、感情詐騙、迴避型人格、女權探討、高端反殺術、我想和你談的十場戀愛,文章連結點我)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訂閱收藏分享留言,都是對我最好的鼓勵,感激大家,我會繼續負重前行。
性愛很合,但我沒愛他——我是不是在自欺欺人?
當身體契合,心卻疏離
這篇文章的誕生,源自上一篇《如何擁有固定砲友又不暈船》的讀者投票。在眾多選項中,這個主題獲得了最高票——這說明了什麼?
說明不少人都曾面對這樣的困境:在床上配合得天衣無縫,卻在生活裡彼此陌生。
這是一種「感官親密下的情感真空」。你沒愛他,但只要和他做愛,整個世界都安靜了。你以為那是放鬆,其實可能是一種深層的暈船症狀。
我想和你談的,不是對錯,也不是教你如何抽身或走心。我想談的是:為什麼我們會這麼在意「這個人讓我舒服」,甚至在明知不愛對方的前提下,還是捨不得離開?
這背後藏著兩個核心心理因素:
- 選擇性偏誤:把「現在的舒服」誤認為「無可替代的親密」
- 對未來的不確定感:害怕下一個人,不會再有這麼契合的身體默契
所以你選擇留在這段關係裡。不是因為愛,而是因為害怕以後再也找不到這樣的感覺。當我們說「我沒愛他」,那到底是誠實,還是逃避?
性很好,但生活很空白,那個讓她眼眶泛淚的夜晚
我看過一篇投稿,內容是這樣的:
她說和那個男生做愛,總是像演奏一場熟悉的交響樂——不用多說話,身體就知道該怎麼回應。他吻她的方式、抓她的髮、頂進來的節奏,全都像是量身打造。
「我們在床上,真的太合了。那種合,是那種你會在高潮之後,眼眶泛淚、手指微顫,但還是想再來一次的那種。」
可是,床下呢?
他沒有特別體貼,也不太會說話,出去吃飯總是她結帳,講話有點遲鈍,生活上沒什麼上進心。但她說服自己:
- 「他在感情上至少專一,沒有亂來,也算有責任感。」
- 「他只是沒錢,不代表是壞人。至少他願意花時間、用身體取悅我,這也算是一種『努力』。」
- 「至少他在床上很盡力,這點我願意給他分數。」
身體的誠實,情緒的謊話
看完我只覺得,那不過就是在身體的誠實裡,包裹了一層情緒的謊話。
我們很多人都這樣——在現實裡找不到讓你滿意的愛情,就去強調自己在性裡的「被滿足」。但事實是:性生活令人滿意,從來不能代表這段關係值得經營。它只是一種舒適的麻醉劑。
你以為你得到的是陪伴,其實你只是得到了規律的多巴胺。性可以是關係裡的重要基礎,但它不是全部。就像金錢不能買來幸福,性也無法彌補日常裡的無趣、失望與落差。
很多時候,那些在床上笑得最開心的人,其實下了床,都在哭著說服自己:「我沒有愛他也沒關係,因為我至少夠快樂。」
但那真的是快樂嗎?還是你不想承認——你只是找不到更好的人,所以留在這段肉體默契裡,用性當止痛藥?
為什麼性合拍,反而更容易暈?一個浴室裡的崩潰
讀者投稿中有這樣一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