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內容為原創作品,嚴禁抄襲,亦不接受媒體報導,更不允許以任何形式轉載、截圖或分享至其他平台,如需引用,請先取得原作者正式授權。尊重創作,是對內容最基本的尊重。感謝理解,也感謝每一位願意守護這份文字價值的朋友。🙏✨
文|林思齊(本篇收錄於「極光」現內含超150+感情專文,有吸引力養成、分手療傷、性覺察、感情詐騙、迴避型人格、女權探討、高端反殺術、我想和你談的十場戀愛,文章連結點我),本篇續:出軌之後,還能回家嗎?性覺察系列專文,建議合併閱讀。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訂閱收藏分享留言,都是對我最好的鼓勵,感激大家,我會繼續負重前行。
重要提醒:文中有匿名社團加入連結,文末有投票。
我一直認為,身體的誠實,有時候比心更讓人措手不及。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明明只是約炮,還是會愛上對方? 我不想給標準答案,只想講幾個我看見的真相:
- 第一,人的渴望從來不是單一的。 你以為自己只是想要高潮,其實你想要的是在某個夜晚,有人摸著你、喘氣的頻率和你同步,讓你不覺得孤單。
- 第二,現代的約炮文化,其實是用來對抗情感焦慮的。 與其去進入一段曖昧不明的戀愛,不如先找個彼此舒服、契合、但不干涉對方生活的人,滿足一部分的親密需求。
只是,這樣的關係,能撐多久?會不會哪天某句「晚安」傳出去的時候,就不小心動了心?
我曾經問過身邊幾位朋友,他們和固定砲友維持了幾年,從不暈船,也不越界。他們的共同特質是:理性、自律,對關係有極高的界線感。
但我也看過更多人,在同一張床上哭了又笑,說著「沒事啦」卻每天刷著對方的限動。
所以我覺得,所謂的「固炮文化」,它本身就是一場心理測驗。你是否夠了解自己?你是否知道自己的脆弱界線?你是否能夠在慾望之上,還保有一點選擇的自由?
這篇文章不是要幫任何人背書,我也無意鼓吹任何關係型態。 我只是想記錄下,在這個慾望與理性交纏的時代, 我們如何試圖讓身體靠近,卻不讓情緒溢出邊界。
所以,我決定寫下「你問我答」。 把我看到的故事、聽到的聲音,以及我自己的一些覺察,通通整理在這裡。不給解方,是邀請你一起思考:
我們能不能不當戀人,只當人。
前一陣子,孫生被爆出性騷擾時(我寫過一篇文章探討親子教養問題,特別感謝關鍵評論網轉載從孫生事件,看我們該為孩子守住的底線),提出「多人運動」的請求,我收到一些女性讀者私訊我——她們問的是更真實的困惑:「我明知道只是約,但怎麼還是忍不住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