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科誕生跟它有點關係?為何最後沒投產就直接廢棄?隱身新竹市區的二戰遺跡——新竹六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0 分鐘
raw-image

黃仁勳、台積電、AI、川普、關稅—最近跟半導體有關的新聞,真的多到爆炸,不得不說竹科的存在,不只讓台灣站上世界舞台,更讓新竹成為半導體聚落的代名詞。不過在這些鎂光燈的背後,現在隱身於市區、這座看起來毫不起眼的老煙囪,其實跟新竹成為科技聚落,有著一定的關聯,雖然稱不上是主因,但整個計畫延續下來的優勢,一環接一環,讓科學園區決定在新竹設立,多了不少籌碼。


raw-image

而且更有趣的是,雖然附近就只剩下這棟建築,但當年整個計畫的規模,預計會開發到100萬坪,範圍根本超乎想像的大。而這個就是日本時代保留至今的二戰軍事遺跡—新竹六燃。究竟為什麼會在新竹,打造這麼大範圍的軍事設施?跟竹科的誕生有什麼關係?又對現在新竹的都市發展,帶來哪些影響呢?

👉本集YouTube傳送門:https://youtu.be/z0uRCiV67Qk

新竹六燃是啥?在哪裡?

新竹六燃其實只是簡稱,它的全名叫做「海軍第六燃料廠新竹支廠」,是日本時代興建的軍事設施,主要任務是生產異辛烷。不過因為整個過程還滿複雜的,加上得安排廠區人員跟眷屬的住宿,所以整個新竹六燃的計畫範圍相當大。尤其一開始預定要購入高達100萬坪的土地,換算下來超過300公頃,但後來因為計畫起跑的時候,已經進入戰爭末期,並沒有完全實現,最後的實際建廠面積只有來到87萬多坪,但老實說面積也是相當大啦,所以新竹六燃,也被稱作是台灣現存規模最大的戰爭工業聚落。

raw-image


至於它的實際確切範圍,因為時代變遷的關係,現在已經很難看到清楚分界。不過概略來說,北邊跟東邊大約是以溝渠為界,西邊則是水源街,南邊則涵蓋現在清大一部分校區與工研院宿舍,其中廠區大約有23萬坪,生活區則來到64萬多。嗯…這樣的規模大小,幾乎跟當年新竹市區有得比,可見新竹六燃是個多麼被重視的計畫,而也正是因為有這麼廣大的腹地,為之後竹科發展埋下基礎。

raw-image


不過既然它這麼被重視,一定有非蓋不可的理由,究竟在新竹興建這座軍事工廠的原因是甚麼?其實跟當時的時空背景,以及新竹擁有的天然資源,有非常大的關係。


為何要蓋新竹六燃

當時的時空背景是這樣子的—1941年中,在二戰太平洋戰區尚未開啟前,日本正在制定第五次海軍軍備充實計畫,打算建造超過百艘艦艇跟三千架飛機,但要讓這些機器動起來,「燃料夠不夠」就成為關鍵問題,尤其美國後續對日本實施石油禁運,讓這個問題變得非常棘手。當然日本海軍也是有做好準備,其中一項就是在台灣建立第六燃料廠,畢竟台灣位在日本跟東南亞油田產區的中間位置,地理位置優越,可以節省把原油送回日本的運送成本。所以在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引爆太平洋戰爭後,隔一年台灣的第六燃料廠,就立刻進入徵地跟建設階段。

raw-image


不過第六燃料廠,不是只有蓋在新竹一個地方,而是分成三個基地。首先主廠是設在高雄後勁、靠近半屏山的高雄廠,因為地理位置距離東南亞最近,成為煉製原油的主要廠區,主要生產艦艇用重油、航空汽油等等,也是第六燃料廠最早完成的廠區。題外話,後來日本離開台灣後,高雄廠轉變成中油煉油廠,一直到2015年才關閉,變成現在正在興建中的科技園區。而另一座是位在台中清水的新高廠,廠區一樣靠近海岸邊,設有能停靠10艘萬噸級貨輪的卸貨碼頭,用來接收從中南半島運來的無煙煤、石灰石跟椰子油,製造異辛烷跟航空潤滑油。

raw-image


最後就是今天的主角新竹廠,位置是在新竹市區東方的「赤土崎」丘陵地區,而這個選址就很有意思了,尤其它不像跟其他兩個廠區靠近海,反而比較偏內陸,而且沒有煉油設備,感覺跟燃料廠這名稱沒甚麼關聯。那會選在赤土崎這個地方,首先是因為新竹廠不負責石油精煉,而是生產「異辛烷」,作為戰鬥機燃料添加劑。這個用大家都會遇到的情況舉例會比較好懂,我們平常在加的95或98汽油,那個數字代表的就是辛烷值,通常數字越高,代表抗爆震能力越好,而異辛烷的辛烷值甚至來到100,對於戰鬥機引擎效率具有關鍵性影響。尤其新竹市區西側有一座新竹飛行場,是日本相當重要的軍事基地,在太平洋戰爭時期,有非常多飛機都是依靠新竹飛行場起降,而在新竹六燃距離飛行場不遠的情況下,運送異辛烷也相對容易許多。

raw-image


除了位置的優勢,新竹本地的天然資源,也是在這裡設廠的關鍵。像是在1930年代,就發現竹東的員崠子蘊藏天然瓦斯,而且距離赤土崎不遠,用管線就能送達,再加上同一時期在桃園、苗栗等等地方,也發現不少石油與天然氣,所以總督府就在1936年,於新竹設立了天然瓦斯研究所,負責研究這些資源如怎麼開採、還能做哪些應用,是當時相當重要的工業研究單位之一,同時在研究所跟新竹六燃位置這麼近的情況下,新竹六燃也能得到即時的技術支援。

raw-image


除了天然瓦斯,另外還有新竹寶山地區,在當時擁有大面積的甘蔗田,而這兩個地方產出的天然氣跟蔗糖,可以分別用合成法跟發酵法,製造出異辛烷的重要原料——丁醇,欸怎麼突然有點在上化學課的感覺。

不過第三個原因就跟化學沒關係了,跟土地比較有關,畢竟要蓋300多公頃的廠區,一定會先徵收沒什麼人居住的區域,而且當時新竹市區跟飛行場,都在偏靠海那一側,反而東邊丘陵地區相對沒甚麼人居住。所以總結來說,在考量原料取得、技術支援、土地好徵收以及離新竹飛行場很近之下,第六燃料廠新竹支廠就確定在這裡扎根了。


廠區分布

新竹六燃大約是在1943年正式動工,而從1945年美軍拍攝的航空影像,可以看到當時工廠的大致興建進度。像是廠區內的道路,已經蓋的差不多,尤其現在的光復路,是當時新竹六燃往返市區的主要幹道。而且這條路還有一個重要功能,就是把六燃劃出明確分界,像是北邊西側區域,是以廠房為主的生產區,道路以南加上北邊東側區域,則是軍官跟員工的宿舍區,中間三角形區塊則是新竹六燃的總部辦公廳。另外進出廠區的大門,大概是在現在的建新路、建功路與光復路交叉口,而剛剛提到的天然瓦斯研究所,則是在新竹六燃的西南方,兩邊距離真的超級近。

raw-image


當然,新竹六燃最重要的還是它的生產區,尤其這邊遺留下來的幾棟建築,是現在新竹很重要的古蹟,得仔細的看一下。整個生產區大概可以分成九大區域,主要是因為它的生產流程很複雜,需要把某種原料處理之後,把得到的東東跟其他東東混合,然後再經過處理,最終才會得到異辛烷,所以哪個區域放在那裡是有一定的邏輯,有玩過或知道Factorio這款遊戲的人,一定能體會裡面的醍醐味。

先從左上角、也就是西北邊來看,這邊是發酵工場,是把蔗糖用發酵法來產生丁醇。那蔗糖從哪來呢?通常是透過當時的軍用鐵道,從新竹車站那邊運過來儲存,所以發酵工場的東邊,還有一整排原料倉庫,同時東南邊有鍋爐跟緊急發電所,也就是開頭提到的那根大煙囪,不過這棟建築的主要功能不是緊急發電喔,而是負責產生發酵工場用來消毒的高溫蒸氣,發電只是輔助。

raw-image


另一種以天然氣為原料的方法,則是在鐵道南邊的丁醇合成區,而終極目標、生產異辛烷的區域則是在旁邊不遠處,附近還有過程中必備、生產催化劑的觸媒工場,以及異辛烷生產後要有地方存放,所以在異辛烷合成區東北邊,有規劃輕質油槽區,就是拿來儲存異辛烷的。最後則是荷物工場,也就是把異辛烷運出去的地方,而這九個區域合起來的生產區,加上行政與生活區,就成為新竹六燃大面積的生產基地。

raw-image


但有時候雖然費盡千辛萬苦,想要讓計畫順利成功,結果卻不盡人意,這對新竹六燃來說,就是非常好的註解,尤其如此大規模、廠區範圍如此之廣的計劃,最終卻沒有把異辛烷生產出來。

為甚麼呢?首先第一個問題是,因為異辛烷合成區需要比較高精密的設備,而這些設備都得從日本運送過來,但那時候戰況對日本來說,非常不妙,許多船艦在海上航行沒幾天,就會被美國潛艦擊沉,導致器材根本運不到,就讓異辛烷合成區一直沒辦法順利運作。而在無法產生異辛烷的情況下,丁醇也變得可有可無,所以發酵工場後來轉而生產乙醇,而丁醇合成區似乎是因為在研發上遇到困難,無法順利運作,尤其從地圖上可以看到,那時候整個區域並沒有出現什麼的建築、反倒是空地一片,就讓整個新竹六燃一直到日本投降後,根本沒有依照計畫興建完成,只有發酵工場有唯一的生產實績。


土地演變+促成竹科誕生

1945 年日本投降後,全台灣就正式進入交接階段,雖然新竹六燃原本是日本海軍底下的設施,但因為國軍沒有相對應的技術跟資源,該由哪個軍種接手其實討論了一陣子,後來才轉由經濟部統一處理,並移交給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也就是現在的中油,就連前面提到的天然瓦斯研究所,也變成中油的新竹天然氣研究所。不過也就是從這個時間點開始,新竹六燃的命運出現重大轉折。尤其它並不像高雄廠那樣,保持原有功能而且繼續運作下去,反而是被拆成好幾個部分,甚至包括陸軍、空軍、海軍、憲兵隊、後勤部隊都曾經在這裡駐紮過,成為現在很難一眼辨識出,新竹六燃範圍的主要原因。所以接下來會把整個區域拆成幾大塊,一口氣帶大家看這些地方,從 1945 年到現在,究竟發生了哪些變化。

raw-image


首先從當時佔地最大的生活區來看,其中又以現在的光復路南側區塊最單純,目前是清華大學的校地。而清大會在這裡落腳的原因也滿有趣的,主要是在1950年代,台灣跟美國簽訂原子能和平用途協定後,為了培養原子能研究人才,清大隨即展開復校計畫。當時原本是在南港跟新竹之間二選一,但南港腹地太小,加上許多有力人士奔走協調,最後中油願意提撥約40公頃,原本屬於新竹六燃的土地給清大,再加上後來新竹縣政府撥地,以及清大也自行購買一些私有地後,總算有足夠的空間能興建原子爐與校舍,後續清大是在1956年恢復招生,而且一步步發展成現在的規模。

raw-image


而清大在新竹復校後沒多久,交通大學也接著在1958年,在現在的新竹博愛校區成立電子研究所。而這兩所學校在新竹復校,讓新竹成為培養科技人才的重要根基,同時也對現在竹科在選址評估階段時,帶來關鍵性影響。尤其國科會在推動科學工業園區時,還特別請四位美籍專家到來台評估,當中就有提到園區、大學與研究機構,三方合作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日本時代提供新竹六燃技術支援的天然瓦斯研究所,由中油接收後不久,在1954年直接隸屬經濟部,甚至在1973年跟其他單位合併成工研院,這個機構對台灣半導體發展貢獻巨大,而這些一環接一環的轉變,也奠定新竹在全球晶片供應鏈的戰略地位。

raw-image


除了中油提供的清大土地之外,當年新竹六燃的生活區,其實還經歷了很多重大的轉變。像是原本的海軍子弟學校,後來變成今天的光復高中,旁邊則是變成住宅區。至於成功湖東側一整片宿舍區,則是變成工研院專屬的光明新村,裡面到現在還能看到日本時代興建的龜殼形防空洞。

raw-image


再來是光復路以北的生活區,當時大多改建成眷村,包括因為跟商會募款,所以取名為貿易的貿易八村與二村,以及日新新村、敬軍新村,還有相對有名的金城新村。尤其金城新村是1950年代,政府為了照顧遠在金門服役的將領眷屬,特別仿照美軍顧問團的宿舍風格,所興建的獨門獨院美式宿舍,入住者是團長級以上幹部,成為現在將軍村的名稱來由,不過現在這裡已經轉型成類似文創園區,原本居住在裡面的住戶,已經在2001年陸續搬進旁邊的華夏新城。

raw-image


講完佔地最廣的生活區,接下來就是最重要的生產區了。前面有提到,新竹六燃在戰後是由中油接手,不過整區後續跟中油最有關的地方,是在新竹待比較久的人,才會有印象的新竹油庫。它的位置大致是在新竹六燃的發酵工場、原料倉庫,以及一部分丁醇合成區,而且這個油庫很快的在1954年就正式啟用,全盛時期總共有18座大油槽、數百公里的輸油管線,主要負責提供航空燃油、低硫燃料油、92/95無鉛汽油以及柴油等等,同時擔任北油中輸,也就是從桃園煉油廠到台中港油庫的運輸任務。不過到了1990年代,大家開始對生活品質與環境安全越來越重視,開始出現要求油庫遷移的聲音,而中油先是在1999年,把名字更改成新竹供油服務中心,最後在2017年正式廢庫,隨即展開汙染整治,後續在2023年完成,現在則是有公辦市地重劃正在進行。

raw-image
raw-image


而範圍最大的丁醇合成區,整個改變就更有趣了,主要是在1950年代前後,為了安置大量來台的軍人與眷屬,這裡出現不少眷村。像是現在水源街跟新源街之間,曾經存在屬於基隆要塞軍官戰鬥團的赤土崎新村,尤其國家文化記憶庫還特別寫到,當時每戶只發300元跟3把竹子,其他就得大家上山劈竹、搬運土石自行興建,OK,真的很難想像要怎麼蓋起來,但或許也代表當時大環境真的不是很好,生活滿艱苦的,不過過了幾十年後整區拆除,變成現在一片綠地、許多大樹跟籃球場的模樣。

raw-image
raw-image


而東邊則是公學新村,主要是婦聯會向公立學校教職員募捐而蓋,所以取名叫公學,後來是在1990年代經過改建,變成現在看到的高樓層住宅,並且分成甲乙兩區,算是當時新竹比較大規模的眷村改建案例。

raw-image
raw-image


而在這些眷村附近,有一塊土地非常特別,也就是靠近公道五路跟建美路這塊,雖然現在看起來就是一般的住宅區,但其實在1950年代,這裡是美軍軍事顧問團(MAAG)的宿舍區,1955年興建、隔年完工進住,屬於冷戰下的產物。

raw-image


而且從當時地圖就能看出來,它跟周圍眷村有著完全不同的規劃風格—大坪數、前後庭院、車庫一應俱全,甚至後來還增建會館、游泳池跟圖書館等等,外加門口有衛兵站崗,整個就是既夢幻卻又戒備森嚴的區域,如果我是住在附近的小孩,應該會超想翻牆進去看看裡面長甚麼樣子。後來這區是一直到1971年斷交後,顧問團成員陸續離開,轉由清大承租作為宿舍,又稱作北院,最終在2006年由財團取得土地興建住宅,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raw-image


再來是保存相對良好的大煙囪,位在丁醇合成區東側,也是整個新竹六燃,少數還算完整保存下來的建築。而它保存下來的原因,主要是在戰爭過後,成為眷村居民入住的下忠貞新村。那我自己看到最驚訝的,是在廠區煤炭漏斗下方,竟然也成為大家安身立命的地方,完全能理解甚麼每次看大煙囪介紹,都會出現「屋中有屋,房中有樓」的形容,真的是非常貼切。而且這裡在每年 4 到 9 月,還會有霜毛蝠出沒,讓這個大煙囪除了記錄土地的變遷,還多了生態的功能。

raw-image


不過忠貞新村的範圍,其實不只我們剛剛提到的那些,像是新竹六燃最重要的異辛烷合成區,有一塊區域也是屬於忠貞新村,同時附近還有北赤土崎新村。而這區之前討論最熱烈的新聞,是那棟俗稱「寡婦樓」的建築,一夜之間被整棟拆光的事件。

raw-image


這棟建築之所以會有這個俗稱,是因為這邊眷村組成比較特殊,根據監察院資料,起初是在1949年,由國軍第50軍21兵團寧姓上校,帶領一批眷屬跟失歸眷屬(跟家人親屬失去聯繫),大約4、50戶,由海南島搬遷到這裡,並且利用新竹六燃原本的合成工場建築,興建居住的地方。沒錯,跟大煙囪的狀況非常類似,直接從工業設施改建成住家。而且這些住戶住在這邊一住就是數十年,甚至從不同時期的航照影像,可以看到這棟建築在不同時期的改變,最明顯的就是原本的大屋頂,在經過幾次天災後被拆除。

raw-image


但後續整個區域因為國防部推動眷村改建,同時委託內政部營建署代辦都市更新,計畫實施者則是理銘開發,雙方於2014年正式簽約,而且根據估算,國防部都更後分配權值約為134億,國產署約7700多萬,理銘開發則是約8.3億。但每隔多久,在2015年4月初,整個建築在一夕之間被拆個精光、連牆壁都沒剩,理由似乎是有民眾希望能領到自行拆除獎金,所以雇用怪手把它全部拆除,而這個舉動不僅引發附近民眾與文史工作者撻伐,後續整個都更案件,更牽扯出當時營建署(現國土署),有官員收受昌益集團行賄約新台幣2000萬元的醜聞,並且經法院一審判決有罪。

raw-image


因此有民代提出,希望新竹市政府或國防部,在釐清相關爭議前,應該暫緩案件進行,但根據2024年的新聞,新竹市政府認為因為案件屬於國防部土地,不是他們的權責,而國土署因無法判定公開評選結果,具有影響招商公正的違法行為,所以依然持續進行中,另外國防部則是提到,預計會把配回的房地規劃成社會住宅。總而言之,從現在的地圖來看,目前整塊區域只剩一下大面積綠地,都更案則是正在環評階段。


而異辛烷合成區除了開發案,也出現多所學校,包括1950年代興建的建功國小,現在校園裡面淺綠色的圓形建築,就是日本時代保留至今的油槽。而旁邊的建功高中,則是選在六燃的輕質油槽區附近建校,同時現在兩間學校都有擴校計畫在進行,土地分別是靠近公道五路這兩塊。

raw-image


當中最特別的是建功高中的那塊土地,尤其這邊雖然從地圖來看是一片綠地,但其實地下大有玄機,主要這裡是六燃的輕質油槽區,當年原本就規劃把油槽放在地下,但沒有全部建造完成,直到接收後,國防部正式興建共四座直徑33公尺、高度7.5公尺的鋼質筒形油槽,並且裡面有70支H型鋼柱支撐,目的是存放航空戰備燃油,而且為了增加遮蔽性,上面還用大量的土覆蓋住,空拍畫面完全看不出來,同時也因為這樣,現在才會是綠意盎然的景象。不過這座油庫使用到2000年代就停止營運,現在則是預計把土地撥給學校,不過嘛...畢竟油庫是在地下,如果校方之後打算在地面蓋建築,就不知道這座地下油庫在未來,究竟還存不存在了。

raw-image


當然這些還不是全部喔,新竹六燃的其他區域,後來也陸續被不同單位接手。觸媒工場在戰後原本是軍方管轄的營區,後來變成新竹市政府交通處堆放工程材料的地方,最後是國家住都中心在2020年取得土地,現在正在推動公辦都更。

raw-image


而原本的新竹六燃總部辦公廳(行政區),中間曾經一度是台肥使用的員工宿舍、軍方復興電台、通信監聽部隊與北精忠新村,現在變成光復國宅、赤土崎公園與停車場。其他還有包括文教新村改建的文教新城;國防部土地改建的馬偕兒童醫院與建功社會住宅,以及從軍用鐵道改成的公道五路等等,雖然現在很難從地圖上,一眼就看出新竹六燃曾經的廠區範圍,但只要細看,就會發現它的影子一直都還在,甚至默默影響整個新竹的都市發展。

raw-image


不只新竹六燃

會做這集新竹六燃,主要是有天在看新竹地圖時,突然覺得國1兩邊的發展密度好像有點落差,感覺這裡應該是有甚麼故事。沒想到認真查了好幾天,才知道背後有這麼一段歷史,同時也很幸運的,前面已經有不少前輩整理很多資料,讓我有機會慢慢拜讀,拼湊出這塊土地的故事。

raw-image


不過跟新竹有關的歷史,不是只有新竹六燃喔。再加上前面提到的新竹飛行場,可見這裡存在不少重要設施,讓新竹成為二戰後期,美軍轟炸任務的目標之一。雖然有點爭議,但有人認為新竹是二戰期間,台灣落彈噸數最高的地區,而且根據新竹六燃的交接文件,也有不少建築是註記損壞的狀態,甚至偶爾在新聞上也能看到,某某地方在開挖的時候,挖到未爆彈的新聞。

raw-image


同時除了戰爭,後來竹科究竟是怎麼在新竹落腳、又如何發展成今天的科技重鎮,真的是時間有限,還有很多碎片還沒拼湊出來,不過這集新竹六燃故事已經很長了,這邊一樣得先做個階段性的完結,未來有機會再慢慢補上吧!

👉本集YouTube傳送門:https://youtu.be/z0uRCiV67Qk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台灣解碼中的沙龍
10.1K會員
96內容數
目前專注於全台灣各縣市交通建設、重大工程與區域發展的YouTube頻道,這裡是圖片與稿件的存放區,歡迎到YT觀看最新影片!
2025/06/06
如果你最近剛好有出國,應該會看到這一座,遠方正在施工中的建築—桃園機場第三航廈,從上一集進度更新影片到現在,已經過了一年多,光是外觀就有非常大幅度的改變。所以前陣子也特地到桃機附近走一圈,要來更新一下第三航廈、第三跑道,還有更外圍的航空城計畫,目前進度究竟走到哪裡,有沒有出現哪些值得注意的消息呢?
Thumbnail
2025/06/06
如果你最近剛好有出國,應該會看到這一座,遠方正在施工中的建築—桃園機場第三航廈,從上一集進度更新影片到現在,已經過了一年多,光是外觀就有非常大幅度的改變。所以前陣子也特地到桃機附近走一圈,要來更新一下第三航廈、第三跑道,還有更外圍的航空城計畫,目前進度究竟走到哪裡,有沒有出現哪些值得注意的消息呢?
Thumbnail
2025/05/23
台86線台南關廟線,是台南南邊相當重要的東西向道路。不過其實從好幾年前開始,地方上就一直出現繼續往東延伸的呼聲,甚至還曾經出現延伸到高雄六龜的路線版本。但這份評估後續卻逐漸消失匿跡,同時被其他路線替代。究竟台86東延目前進度走到哪裡,為什麼先前延伸到六龜這個方案,至今仍然難以成真呢?
Thumbnail
2025/05/23
台86線台南關廟線,是台南南邊相當重要的東西向道路。不過其實從好幾年前開始,地方上就一直出現繼續往東延伸的呼聲,甚至還曾經出現延伸到高雄六龜的路線版本。但這份評估後續卻逐漸消失匿跡,同時被其他路線替代。究竟台86東延目前進度走到哪裡,為什麼先前延伸到六龜這個方案,至今仍然難以成真呢?
Thumbnail
2025/05/09
打開Google地圖,你會看到現在的蘆洲三重,就像一座被河流包圍的孤島。如果把時間倒轉40多年,會發現當時的蘆洲、三重、五股、新莊,是一整片相連的土地。那之所以會出現這麼大的變化,關鍵就在這條從中間切過去、人工興建的二重疏洪道,為什麼當時不惜耗費巨資,興建這條將兩地相隔的建設呢?
Thumbnail
2025/05/09
打開Google地圖,你會看到現在的蘆洲三重,就像一座被河流包圍的孤島。如果把時間倒轉40多年,會發現當時的蘆洲、三重、五股、新莊,是一整片相連的土地。那之所以會出現這麼大的變化,關鍵就在這條從中間切過去、人工興建的二重疏洪道,為什麼當時不惜耗費巨資,興建這條將兩地相隔的建設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新竹生活美學館正式重啟!位於新竹新舊城區交接處的生活美學館,前身為新竹公會堂,從日治時期至今,在新竹佇立了百年,不只是新竹人一直以來相當重要的藝文空間,更是都市紋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2019年起,三年來歷經來自各方的合作與努力,不只是建築本身的修復,內部的空間也重新規劃調整,只為重現這棟百年建
Thumbnail
新竹生活美學館正式重啟!位於新竹新舊城區交接處的生活美學館,前身為新竹公會堂,從日治時期至今,在新竹佇立了百年,不只是新竹人一直以來相當重要的藝文空間,更是都市紋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2019年起,三年來歷經來自各方的合作與努力,不只是建築本身的修復,內部的空間也重新規劃調整,只為重現這棟百年建
Thumbnail
2024.07.11 苗栗縣政府 苗栗縣政府於113年7月10日辦理113年第1次苗栗縣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聚落建築群審議會,經過討論,登錄歷史建築「台鐵竹南站2號倉庫」等1件文化資產。 此次登錄之歷史建築「台鐵竹南站2號倉庫」位於苗栗縣竹南鎮中山路168之1號,二戰後由鐵路局沿用日治時期興建倉
Thumbnail
2024.07.11 苗栗縣政府 苗栗縣政府於113年7月10日辦理113年第1次苗栗縣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聚落建築群審議會,經過討論,登錄歷史建築「台鐵竹南站2號倉庫」等1件文化資產。 此次登錄之歷史建築「台鐵竹南站2號倉庫」位於苗栗縣竹南鎮中山路168之1號,二戰後由鐵路局沿用日治時期興建倉
Thumbnail
竹山竹青庭位於南投竹山,以文化藝術融入在地菜餚打造地方創生場域,從產地到餐桌呈現出在地風味的家鄉私房菜料理,提供多款風味美食及綠意飲品,並展示著土地孕育了一方風味料理的深度意義。
Thumbnail
竹山竹青庭位於南投竹山,以文化藝術融入在地菜餚打造地方創生場域,從產地到餐桌呈現出在地風味的家鄉私房菜料理,提供多款風味美食及綠意飲品,並展示著土地孕育了一方風味料理的深度意義。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意外造訪新竹的旅程,包括公園、玻璃工藝博物館、昆蟲館、鐵道藝術村、將軍村、東門市場、城隍廟夜市、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等景點。作者分享了在景點中的所見所聞,提出了這次旅程的感想。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意外造訪新竹的旅程,包括公園、玻璃工藝博物館、昆蟲館、鐵道藝術村、將軍村、東門市場、城隍廟夜市、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等景點。作者分享了在景點中的所見所聞,提出了這次旅程的感想。
Thumbnail
新竹老城區是全台古蹟最多的地方,在這幾條老街裡,有幾間老屋新裝的商店悄悄開幕,除了工藝店和咖啡廳,甚至還有百貨公司?!今天,就跟著我的腳步,一起來趟新竹小旅行,一起在這個熟悉的老城裡,裝入新的回憶吧!
Thumbnail
新竹老城區是全台古蹟最多的地方,在這幾條老街裡,有幾間老屋新裝的商店悄悄開幕,除了工藝店和咖啡廳,甚至還有百貨公司?!今天,就跟著我的腳步,一起來趟新竹小旅行,一起在這個熟悉的老城裡,裝入新的回憶吧!
Thumbnail
新築窟Hsinchuku是老宅復興入亞洲蔬食新創意,體驗現代與歷史融合的獨特魅力,位在新竹客運轉運站附近,離新竹市立動物園還有玻璃工藝博物館等很近,吃飽可以去逛逛走走。
Thumbnail
新築窟Hsinchuku是老宅復興入亞洲蔬食新創意,體驗現代與歷史融合的獨特魅力,位在新竹客運轉運站附近,離新竹市立動物園還有玻璃工藝博物館等很近,吃飽可以去逛逛走走。
Thumbnail
新竹縣「湖口好客文創園區」裡的主建築為兩座圓樓和兩幢拱形紅磚街屋,裡頭有著許多客家文化的佈置。園區裡不定期的舉辦市集活動,提供街頭藝人與藝文創作者一個展演的空間與舞台。戶外廣場擺設各式各樣裝置藝術可供遊客拍照,還有舊時踏水車、手壓式汲水泵浦等設備能讓親子共同體驗。
Thumbnail
新竹縣「湖口好客文創園區」裡的主建築為兩座圓樓和兩幢拱形紅磚街屋,裡頭有著許多客家文化的佈置。園區裡不定期的舉辦市集活動,提供街頭藝人與藝文創作者一個展演的空間與舞台。戶外廣場擺設各式各樣裝置藝術可供遊客拍照,還有舊時踏水車、手壓式汲水泵浦等設備能讓親子共同體驗。
Thumbnail
2024.02.29 新竹市政府 文資保存刻不容緩,新竹市大力推動文化建設!新竹市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市府積極落實文化資產保存政策,辦理再造歷史現場計畫,在各界的努力下,「歷史建築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新竹支廠第三期修復再利用工程」已於日前順利決標,由潤昶有限公司得標,市長高虹安表示,工程預計今年5月
Thumbnail
2024.02.29 新竹市政府 文資保存刻不容緩,新竹市大力推動文化建設!新竹市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市府積極落實文化資產保存政策,辦理再造歷史現場計畫,在各界的努力下,「歷史建築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新竹支廠第三期修復再利用工程」已於日前順利決標,由潤昶有限公司得標,市長高虹安表示,工程預計今年5月
Thumbnail
旅行,要跟著多數人去的熱門景點,還是走不一樣的路線,找到自己的獨特? 新竹不只有科技冷漠,還有海風撩人,文風鼎盛的竹塹城,除了有二所指標型的國立大學及新竹科學園區,除了貢丸跟米粉,走在 城隍廟 周邊的 舊城區,街道上有許多耐人尋味的角落值得尋訪,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在老城的老宅裡看書。
Thumbnail
旅行,要跟著多數人去的熱門景點,還是走不一樣的路線,找到自己的獨特? 新竹不只有科技冷漠,還有海風撩人,文風鼎盛的竹塹城,除了有二所指標型的國立大學及新竹科學園區,除了貢丸跟米粉,走在 城隍廟 周邊的 舊城區,街道上有許多耐人尋味的角落值得尋訪,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在老城的老宅裡看書。
Thumbnail
從學生時代開始到出社會工作,一直都待在大新竹這一個區域,雖然身為北漂的遊子,新竹儼然成為我第二個家鄉,在這邊生活的時間早就超過我的家鄉「彰化」,所以我的口袋名單中也累積不少新竹的私房在地美食,今天我想以新竹火車站為起點,帶大家以走路可以到的距離漫步舊城區,追尋一下我回憶中的新竹舊城區美食。
Thumbnail
從學生時代開始到出社會工作,一直都待在大新竹這一個區域,雖然身為北漂的遊子,新竹儼然成為我第二個家鄉,在這邊生活的時間早就超過我的家鄉「彰化」,所以我的口袋名單中也累積不少新竹的私房在地美食,今天我想以新竹火車站為起點,帶大家以走路可以到的距離漫步舊城區,追尋一下我回憶中的新竹舊城區美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