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86線台南關廟線,是台南南邊相當重要的東西向道路。不過其實從好幾年前開始,地方上就一直出現繼續往東延伸的呼聲,後來也真的有進到初期評估階段喔,甚至還曾經出現延伸到高雄六龜的路線版本。但這份評估後續卻逐漸消失匿跡,同時被其他路線替代。
究竟台86東延目前進度走到哪裡,為什麼先前延伸到六龜這個方案,至今仍然難以成真呢?
👉本集YouTube傳送門:https://youtu.be/U565YxO5H-Y台86東延至台3
目前台南的高快速道路系統,分別是南北向的國1、國3與台61,以及東西向的台84與台86,這幾條路基本上構成台南的路網雛形。而從現在的延伸規劃來看,除了台61有明確再往南延伸的構想,另一個正在推動的,就是今天的主角台86東延。

根據現有規劃,是預計從台南關廟延伸到高雄內門台3線。不過有些人會拿這條東延路段,跟北邊同樣是東西向的台84做比較,認為既然台84都已經延伸到偏山區的玉井,台86卻只停在關廟,以平衡地區發展的角度來說,台86的確存在繼續往東延伸空間。嗯...不過我自己是覺得這種理由有點牽強,畢竟照這個邏輯推下去,哪天說不定就會有人主張,台84也該一路延伸進高雄甲仙了。
除了拿台84作對比的說法,其實也有一些比較實際的理由。像現在的高雄內門、旗山跟美濃一帶,對外交通主要還是靠國道10號。但問題是,如果要從這些地方前往台南,有些人會選擇先往南繞一段,再走國3往北,整體路線就有點繞,時間成本不低。如果真的要選最短路線走法,當然就是穿越山區、走唯一一條的市道182號,直接連到關廟,但這條路是依地形而建、彎彎曲曲,不太好開,因此地方上才會出現,希望台86再往東延伸的聲音。而且如果真的成真,他們認為不只可以改善在地交通,也能讓觀光客能直接從高鐵台南站,走東沿路線進旗山、美濃這些觀光景點,整體便利性也會提升不少。

而根據目前的設計,台86東延路線大致分成兩段:東段和西段(一般省道),中間則是利用現有的市道182線,把它們串起來。
詳細來看,西段是從關廟的砲校10m聯絡道路出發,往東到龍崎區公所附近;東段則是從後壁溪公車站牌附近開始,往東用隧道方式穿過龍船窩山,最後接到內門的台3線,可以視為原有182線的「截彎取直」版本,兩段新闢路線全長大約10公里。至於中間的市道182線,則是打算提升道路等級,升級成一般省道標準。

另外根據交通部文件,這條東延路線也不只是為了讓交通更順暢而已,其他目的還有像是天災時,如果原本道路中斷,就會影響救災效率,所以推出這條替代路線,再加上關廟交流道附近的砲校湯山營區也即將完工,雖然沒有明講,但看起來多少也考量到軍事調度的功能。
不過,台86東延是個討論很久的議題,尤其之前討論的方案,不是只有停在內門台3線而已喔。像是2014年,交通部公路局就辦過一場公聽會,主題是評估「台86線快速公路向東延伸至龍崎、內門、杉林、旗山、美濃、六龜等地區」的可行性,而且當時一口氣提出多達6種的延伸方案,像是從關廟交流道附近出發的,有方案一、二、三、四,不過只有三跟四會轉進旗山,一和二則是直接朝六龜過去。而且三跟四雖然都經過旗山,但後段走法大不相同。
至於方案五跟六就更跳痛,一開始選擇是從更南邊的田寮區出發,最終分別延伸到六龜的中段與南端,整體看下來路線組合超級多,光是要從裡面挑一條「有用又划算」的方案,其實就已經夠複雜了。

那為什麼當時出現這麼多延伸方案、規劃範圍也拉得這麼大,最後卻只剩下現在這條,看起來最保守的版本?關鍵還是得回到幾個老問題上,包括經費、效益,還有跟其他路線的競合問題。
先講經費,像是前面提到的六條方案估算成本,是從 324 億元到 550 億元不等,其中又以方案六花費最低,看起來最有機會實現,但評估下來依然碰到不符合經濟投資效益的問題。尤其當時曾經以旗山地區為基準做調查,結果發現往返台南的車流比例其實很低,大多數車輛要嘛往高雄、要嘛去屏東,這就導致面臨道路使用量不高的問題。
而且除了效益考量,更棘手的是當時國10延伸計畫,也正在進行中,而且跟台86線東延一樣,都有延伸到六龜的想法,而在經費跟運量考量下,導致兩條路線面臨二擇一的局面,結果就是台86東延這邊先行暫緩。欸對了這裡稍微岔題補充一下,前面提到的國10延伸,其實不是真的「國道」,因為它正式工程名稱是台27甲線新威大橋延伸至國道10號里港交流道。而行政院也在2024年8月,正式把這條路線編號為台27甲線,所以這條目前正在蓋的道路,其實是省道等級,不是國道。

不過,如果去翻高雄市議會當年的相關文件,還是能看到一點點希望,也就是雖然當時六種方案路線結論是不具效益,但規劃單位還是有擺進長期計畫裡面,加上當時還有把壽山動物園遷到內門的構想,最終經過多次協商跟調整,就成為現在台86線東延,停在內門台3線附近的結果。
最後就要來看看這條路的實際推動進度了。雖然過去有出現預估2029年完成的說法,但從現在的狀況來看,之前預估太樂觀了一點。截至目前為止,整個台86東延至台3線,還停在環評跟綜規階段,而且至今也還沒看到環評的公開文件(已於5/12公開)。而根據交通部的報告,完工時間是暫估建設計畫核定後7年,但前提是環評通過才能核定建設計畫,確切完工通車年份,在半年前是有出現2033年這個數字,總經費目前則是預計超過百億。
台86跨台19至國3
不過要讓台86東延到台3線真的發揮功用,還有一項關鍵工程必須先完成,那就是—台86線跨越台19甲線系統銜接國道3號,沒錯,這個名字真的超級長,但它確實也非常重要。
為什麼這段工程這麼關鍵?因為這項工程連接了台86東延台3的起始點,也是東延路段,能否跟現有台86及國3接起來的關鍵節點。根據目前的規劃,這段工程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高架主線,起點從台86線約17.6K開始,整段維持高架型式跨過台19甲線、國道3號關廟交流道,還有砲校20m聯絡道路,最終轉為平面道路延伸到砲校10m聯絡道路,總長來到約3.1公里。

第二部分則是交流匝道改建,這段就複雜很多,原因就是要讓國道3號能往來台86、台19甲線跟砲校20m聯絡道路,所以必須增設新的匝環道,當中又分成台86接國3、還有台19甲接國3關廟交流道、以及國3關廟交流道接砲校20m聯絡道路,新增總長來到12.4公里,光是前後對比就能看出極大差異,說是全新的交流道似乎也不為過。

至於這項計畫的推動主因,主要是為了解決現有的交通問題。尤其在尖峰時段,台86接台19甲線這一帶,常常會出現因為左轉車道儲車長度不夠,結果轉彎的車子一多,就會直接占用到直行車道,接著車流就會開始回堵。
這個狀況從先前的交通統計資料就能發現,這裡的路口延滯秒數明顯升高,道路服務水準也下滑,同時考量到未來台86東延完工通車,勢必會有更多車輛湧入,如果不先處理就會加重整個交通瓶頸。而根據預估,等整個工程蓋好之後,預計可以讓平均等待延滯時間,縮短一半以上。

當然講到這邊,大家可能會想問,這項工程現在進度到底走到哪了?根據目前資訊,整個台86跨台19甲銜接國3,目前還在環評審查階段,前陣子的交通部報告,也說要等環評後才能報建設計畫,整個情況跟台86東延台3,似乎有點相似,而完工時間則是預估在建設計畫核定後8年,看來整個計畫的推動進度,也沒有大家想的這麼快。
最後附近還有兩個我自己滿有興趣的項目,那就是新蓋的陸軍飛彈砲兵學校關廟湯山營區,以及旁邊的龍盟產業園區。當中的龍盟比較好懂,簡單來說就是以複合材料生產為主的園區,屬於私有企業推動的計畫,不是由政府主導。
所以整體比較值得注意的,還是這座新蓋的關廟湯山營區,而它的興建,其實是為了讓原本位在永康的砲校可以遷移,尤其遷移計畫其實已經談了幾十年,直到2018年新營區才正式動工,很多人都很期待永康砲校遷走之後,舊營區能為當地帶來甚麼樣的新風貌。

根據市政府目前規劃,舊營區會轉成永康創意設計園區,面積大約來到83公頃,裡面預計會有公園綠地、停車場、商場跟公共設施,政府單位目前則是確定永康區公所,會遷進電訊大樓,另外市刑大似乎也有進駐意願。進度部分則是有不錯的消息,也就是新的湯山營區大部分工程都已經完成,預計今年2025年底會完成遷移。而整個永康創意設計園區其中第一期,在2017年已經完成,第二期則是要等完成搬遷後才會啟動,預計是2026年開工。
只有停在台3線
以上就是跟台86有關的兩項工程,未來如果真的都順利完成,就會跟國3與國10,形成三角路網,讓這片區域的交通更加便利。不過話說回來,從現在的進度來看,目前這兩個工程的建設計畫都還沒正式核定,要等到正式動工、甚至看到通車,還要再等上好幾年時間。而且就算工程都如期完成,台86東延也還是只停在內門台3線,沒有延伸到旗山、美濃,甚至更遠的六龜。或許這個議題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又會再度重新被提出來吧。
👉本集YouTube傳送門:https://youtu.be/U565YxO5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