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到重複的場景:潛意識在說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重複的夢醒來總特別累

重複的夢醒來總特別累

每次醒來都像曾經歷過:你不是唯一一個「夢到重複場景」的人

你是不是也曾有這樣的經驗?一個夢境,在不同的夜晚反覆出現,也許是相同的地點、類似的情節,甚至是重複出現的某種感覺——例如焦慮、逃跑、驚恐、迷路。雖然夢裡細節每次都有些變化,但主軸總像在「重播」。這種「夢到重複的場景」,其實是很常見的心理現象,也可能與大腦記憶處理、自我意識整理、甚至創傷經驗有關。

根據2024年發表於《Nature Human Behaviour》的最新研究,夢境的形成與我們在清醒時的記憶統整有密切關聯。而重複夢境則可能是大腦在「模擬解決問題」或「尚未結案的情緒議題」。

心理學家指出,重複夢境就像是潛意識在進行舞台排練——你可能一直夢見自己在同一條街上迷路,或每次都趕不上火車,這些情節所象徵的往往不是具體事件,而是「心理未完成」的象徵化顯現。例如迷路可能象徵人生方向的困惑,趕不上車可能代表壓力與恐懼感。

如果夢境中逐漸出現微小變化,表示潛意識正在試圖解構原本的壓力模式,這是心理整合與情緒釋放的開端。

什麼是「夢中夢」?那些夢裡醒來又入夢的錯亂層次

「夢中夢」是一種在夢境中以為自己醒來,卻又發現仍在夢裡的狀態。這種經驗有時會讓人產生強烈的真實感,甚至懷疑現實。夢中夢的原因從腦科學上來看,可能與前額葉皮質(prefrontal cortex)活性下降有關。當這個負責判斷現實與虛構的區域進入低功率時,我們較容易失去對真實世界的辨識。

夢中夢心理學則多半認為這是潛意識在進行「多層次訊息處理」的一種表現。有趣的是,許多心理治療師指出,夢中夢往往出現在人生關卡時期,或有重大壓力的階段,象徵著「我還沒有完全面對某些真相」。

夢中夢有時會與創傷經驗中的解離現象重疊。心理學家指出,當一個人面對高度壓力而無法當下處理時,大腦會進行「解離」來暫時保護情緒系統,而這種機制在夢境中可能以「夢中夢」的形式出現。這就像是潛意識在層層包裝某個不願直視的議題,期待在合適的時機被理解與整合。

為什麼我們會夢到奇怪的夢?——潛意識與符號的交會

「夢到奇怪的夢」這句話本身其實就帶有主觀感受,因為夢之所以奇怪,是因為它不像清醒時的邏輯運作。但從夢分析的角度來說,這些「奇怪」其實很有意義。

精神分析學派(以榮格與佛洛伊德為主)認為夢境是一種象徵語言。你以為夢到一隻奇怪的生物,其實可能是在表達你心中的一個壓力源、一段情緒,或是一個未完成的心理議題。尤其在你近期經歷重大事件(如分手、換工作、失去親人)之後,這些符號更容易以陌生或誇張的形式浮現。

以2023年耶魯大學的一項睡眠研究為例,研究者指出「情緒記憶在REM期會被活化」,而當我們處理情緒的方式較迂迴時,大腦就會以更形象化、象徵化的夢境形式呈現。

榮格認為,夢的內容若未被意識整合,可能會持續影響我們的日間情緒。例如夢見在隧道裡奔跑,可能在白天引發無名焦慮。若能透過書寫或心理諮詢將夢中的象徵「拆解」,情緒會更容易被理解與釋放。這也是許多心理師會建議使用「夢象分析」的原因之一。

raw-image

重複夢的心理學:大腦在重播什麼?

根據加拿大心理學家Antonio Zadra的長期研究,超過60%的人一生中都有夢到重複場景的經驗。他在《When Brains Dream》一書中指出,重複夢往往圍繞以下主題:

  • 被追趕或逃跑
  • 找不到出口(如迷路、電梯故障)
  • 遲到或準備不足
  • 掉牙、受傷、裸露
  • 回到學校或童年場景

這些主題其實都是與「控制感缺失」有關的潛意識投射。而我們的大腦會重播這些夢,並非是要懲罰你,而是希望你透過反覆「練習」某種情緒或行為應對模式,來逐步處理內在未解的議題。

近年神經科學強調大腦的「可塑性」——即神經迴路會根據經驗而改變。重複夢正好反映了這點:當我們某種情緒或應對模式一直無法轉化,大腦就透過夢境不斷「試圖學習」。這是一種內在修復機制,也可能暗示我們應重新檢視某些生活方式或壓力源。

延續的夢:潛意識的長篇小說

有些人更進一步,夢不只是重複,而是「延續」,彷彿每晚的夢是一場劇集,每一集都接著上集的進度。這種現象稱為serial dreams(序列夢)

夢到延續的夢其實非常稀有,但心理學家指出,這通常發生在創造力高或情緒強烈投射的人身上。根據一項2022年MIT夢境研究室的調查,這類型的夢境與記憶穩定化(memory consolidation)高度相關,也可能是潛意識「構築劇情」以處理特定議題(例如自我認同、人際關係、創傷)的方式。

簡單說,你的大腦可能真的在夢裡寫劇本,只是觀眾也是你。

台灣常見夢境的文化觀點:雞飛狗跳背後的潛意識

台灣民間流傳的夢境解釋中,有許多極具地方色彩的主題,例如:

  • 夢到掉牙:長輩常說這會「有喪事」,其實可能代表失去掌控感或害怕老化,心理學上象徵自我形象受損。
  • 夢到蛇或動物咬人:有些人認為這是「要發財」,但精神分析則視為被壓抑的性衝動或恐懼表現。
  • 夢到祖先或亡者說話:被解釋為「祖靈顯靈」,其實在創傷心理學中,這可能是尚未完成的哀悼過程在夢中重現。
  • 夢到考試沒準備好:台灣升學壓力文化深植人心,這類夢往往出現在工作壓力大或責任感過重時,象徵「害怕被評價」。

這些文化夢境的象徵,其實可以和心理分析互補來看。例如夢見水流或洪水,在台灣民俗裡常視為財運之象,而在心理分析裡則象徵情緒的奔騰與壓抑的釋放。若能將文化象徵當成切入點,並結合心理意義的解析,將更有助於夢的整合與自我理解。

raw-image

日常生活如何影響夢境素材?——潛意識的剪接師

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片段,經常無意間成為夢境的素材來源。你白天看過的影片、聽過的話、經歷的情緒張力,甚至只是擦身而過的場景,到了夜裡,可能都會被潛意識「剪接」成片段夢境。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心理學家會提醒:夢境不是從天而降的神諭,它其實來自你自己,是你過去24小時(甚至更久)的經驗積累與情緒殘留的加工產物。

在2022年牛津大學的一項研究中,學者以「日殘效應(day residue)」來說明夢境如何消化白天的刺激。結果發現,超過70%的夢內容都可追溯至白天的經驗,尤其是與情緒強度有關的事件,更容易被納入夢的敘事中。

這些現象讓我們意識到:夢境雖看似虛幻,實則是大腦最真實的「編輯室」。我們不是被動接收夢,而是夢的創作者,只是這個創作過程大多在無意識中進行。

為何有些生活事件不會馬上入夢?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重大事件(如失戀、失業、親人過世)並不一定馬上出現在夢中,而是會延遲幾週甚至幾個月。這並不代表夢境與之無關,而是因為大腦需要時間處理這些創傷、轉譯成象徵,再以可接受的形式出現。

也就是說,有些夢之所以重複,不是因為你不想放下,而是因為你還沒準備好「以新的方式理解那個事件」。

如何應對重複夢?——夢分析的實用做法

在面對重複夢時,最重要的不是焦慮「為什麼又夢到這個」,而是轉念思考:「這個夢想說什麼?」。重複夢境不見得是一種困擾,它更像是一封未讀的信,一份等待拆封的提醒。在它一再重現的背後,也許是一個你尚未解開的情緒結,或一段你該重新觀看的人生經歷。

有些人會在心理治療或生命轉折點後,發現長期重複的夢開始變化,甚至消失。這不是因為夢「治好了」,而是你終於不再需要它提醒——因為你已經懂得如何在現實中面對那份焦慮、缺席、或渴望。

夢境從來不是單向的,它在說話,也在聽。我們越願意聆聽,它就越願意引導。

如果你經常夢到重複場景或相似夢境,以下是一些夢分析的實用方式:

1. 建立夢境日記

醒來後立即寫下夢的情節、感覺與關鍵符號,即使只記得片段也沒關係。這可以幫助你追蹤潛在主題。

2. 關注情緒,不只是內容

夢的場景可能荒謬,但情緒通常是真實的。問自己:在這個夢中,我是害怕?羞愧?無力?快樂?

3. 嘗試夢中再造

這是某些心理治療中的技巧:讓個案想像自己在夢中做出不同選擇,例如從逃跑改為停下對話、從無法脫困變成呼救。這可潛移默化地改變夢境內容。

4. 不用強迫自己「破解」

夢的象徵有其開放性,不一定要解讀出單一答案。更重要的是,你如何與這些夢共處、理解、甚至與之對話。

結語:夢是潛意識在「說人話」——只是它的語言比較繞

夢到重複的場景、夢中夢、夢境延續,其實都不是詭異的靈異現象,而是潛意識透過象徵、拼貼、重組與表演,幫助我們理解自己的一種方式。

夢,是一場沒有字幕的心理紀錄片。

學會閱讀它,也許就更懂自己正在經歷什麼,逃避什麼,渴望什麼。

夢境,尤其是重複出現的夢,是潛意識最具韌性的表達形式。它們也許令人困惑、令人驚惶,但當我們不再逃避,而是選擇面對、書寫、對話、理解,我們會發現夢其實從未與我們為敵,它只是用自己的方式,邀請我們看見真相、修復過去,並重新擁抱那個正在改變的自己。

當你再度夢到熟悉的場景,請記得,那或許不是一場詛咒,而是一道通往更深覺察的門。

下次再夢見那熟悉的樓梯、舊教室、逃不完的小巷時,不妨這麼想:這不是重複的夢,而是潛意識在說:「我們來到下一頁了。」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維摩居的沙龍幻想
2會員
24內容數
大隱於巿的獨行俠
2025/06/11
除了宗教典籍與哲學討論外,許多人的「覺知經驗」來自人生中極端時刻,這些體驗往往超越語言,卻強烈塑造了「我是誰」的感知。在這類經驗中,人們會強烈感受到一個觀察一切、但不受情緒起伏所擾的覺知核心,這在印度吠檀多派與禪宗中,皆稱為「目睹者」(witness)。
Thumbnail
2025/06/11
除了宗教典籍與哲學討論外,許多人的「覺知經驗」來自人生中極端時刻,這些體驗往往超越語言,卻強烈塑造了「我是誰」的感知。在這類經驗中,人們會強烈感受到一個觀察一切、但不受情緒起伏所擾的覺知核心,這在印度吠檀多派與禪宗中,皆稱為「目睹者」(witness)。
Thumbnail
2025/06/10
瑜伽自古印度起源,被視為靈性與身體修行的合一方式。進入西方世界後,尤其自 1960 年代美國嬉皮運動興起以來,瑜伽不僅成為一種流行的健身方式,更逐步演變為一種身心靈融合的文化符號。本篇將從文化社會學角度,系統分析這段歷程,探討: 嬉皮運動如何引領西方文化轉向「心靈運動」在現代文化脈絡
Thumbnail
2025/06/10
瑜伽自古印度起源,被視為靈性與身體修行的合一方式。進入西方世界後,尤其自 1960 年代美國嬉皮運動興起以來,瑜伽不僅成為一種流行的健身方式,更逐步演變為一種身心靈融合的文化符號。本篇將從文化社會學角度,系統分析這段歷程,探討: 嬉皮運動如何引領西方文化轉向「心靈運動」在現代文化脈絡
Thumbnail
2025/06/10
這篇微型小說開篇以「時間的褶皺」做為比喻,將時間描繪成具有物理形狀的結構——它能摺疊、累積、重疊,也能收納著過去如今未來的複雜層次。這種時間結構反映了意識流中常見的「心理時間」觀念:過去的記憶與當下的感受,彼此縱橫、無法簡單地依序排列。
Thumbnail
2025/06/10
這篇微型小說開篇以「時間的褶皺」做為比喻,將時間描繪成具有物理形狀的結構——它能摺疊、累積、重疊,也能收納著過去如今未來的複雜層次。這種時間結構反映了意識流中常見的「心理時間」觀念:過去的記憶與當下的感受,彼此縱橫、無法簡單地依序排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傷個案很常會經歷創傷經驗「重現」(flashback)現象。所謂的「重現」,可能是過往跟創傷有關的畫面、記憶片段在當事人清醒時顯現在腦中,或者在當事人睡覺時形成夢境......
Thumbnail
創傷個案很常會經歷創傷經驗「重現」(flashback)現象。所謂的「重現」,可能是過往跟創傷有關的畫面、記憶片段在當事人清醒時顯現在腦中,或者在當事人睡覺時形成夢境......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夢境反映現實生活,糾結和在乎的感受經常在夢中呈現。曉夢見在高三時期一直無法見到輔導老師,心中充滿失望、難過和委屈。醒來後,曉心疼夢中的自己,但也意識到現在有了穩定的依靠和陪伴。然而,這個夢反覆出現,讓曉思考內心是否仍有不滿足和擔心的部分。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夢境反映現實生活,糾結和在乎的感受經常在夢中呈現。曉夢見在高三時期一直無法見到輔導老師,心中充滿失望、難過和委屈。醒來後,曉心疼夢中的自己,但也意識到現在有了穩定的依靠和陪伴。然而,這個夢反覆出現,讓曉思考內心是否仍有不滿足和擔心的部分。
Thumbnail
前言 我不一定喜歡作夢,尤其通常做夢完,頭都會很痛,大概是什麼快速眼動期,突然被中斷,所以痛苦吧(大概),我不是醫生,這塊還真不熟。 只是,通常作夢,有時候跟人生完全不同,可以好好體驗一下,不同的人生。 現在,一個小故事開始了。 鬧鐘 前幾天,正值端午連假。 雖然是假日,但那天早上,我還
Thumbnail
前言 我不一定喜歡作夢,尤其通常做夢完,頭都會很痛,大概是什麼快速眼動期,突然被中斷,所以痛苦吧(大概),我不是醫生,這塊還真不熟。 只是,通常作夢,有時候跟人生完全不同,可以好好體驗一下,不同的人生。 現在,一個小故事開始了。 鬧鐘 前幾天,正值端午連假。 雖然是假日,但那天早上,我還
Thumbnail
當你意識到這世界如夢一般,卻感覺醒不來,並且這夢境讓你覺得無聊,這本身是一個深刻的覺察。試著接納當下的感受,放下對覺醒的強烈渴望,專注於當下的每一刻。如實地觀察你的思想、感受和經驗,不加任何評價或判斷,並在日常生活中,找回那些微小而真實的喜悅。
Thumbnail
當你意識到這世界如夢一般,卻感覺醒不來,並且這夢境讓你覺得無聊,這本身是一個深刻的覺察。試著接納當下的感受,放下對覺醒的強烈渴望,專注於當下的每一刻。如實地觀察你的思想、感受和經驗,不加任何評價或判斷,並在日常生活中,找回那些微小而真實的喜悅。
Thumbnail
今天我失眠了。原本沒有打算發文的,但想起最近總是做夢,我突然來了靈感。 在我的夢裡,每天都會有一場完全跟現實相反的夢,在夢裡,我也知道這些都是相反的。這些夢不斷出現,讓我很害怕。無論是好的相反還是壞的相反,虛假的溫柔和幸福都讓我備感畏懼。 所以我寫下了這篇短文~如果一切都顛倒?會變得幸福嗎?
Thumbnail
今天我失眠了。原本沒有打算發文的,但想起最近總是做夢,我突然來了靈感。 在我的夢裡,每天都會有一場完全跟現實相反的夢,在夢裡,我也知道這些都是相反的。這些夢不斷出現,讓我很害怕。無論是好的相反還是壞的相反,虛假的溫柔和幸福都讓我備感畏懼。 所以我寫下了這篇短文~如果一切都顛倒?會變得幸福嗎?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會不會有經常做夢的情形? 這位個案因為近期做夢太頻繁了,因此找我諮詢解讀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發生。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會不會有經常做夢的情形? 這位個案因為近期做夢太頻繁了,因此找我諮詢解讀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發生。
Thumbnail
是否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的經驗 將想要完成的意念導演夢境 會有不可思議的吸引力 現代人失眠的現象眾多 是將擔心、害怕、恐懼帶著入眠 因此在夢境也會繼續完成白天的意識 那麼吸引來的能量容易會是同頻狀態 試想將不想要的意識 在入眠前先做反向編輯為想達成的狀態 那麼睡時能先試想一曙光
Thumbnail
是否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的經驗 將想要完成的意念導演夢境 會有不可思議的吸引力 現代人失眠的現象眾多 是將擔心、害怕、恐懼帶著入眠 因此在夢境也會繼續完成白天的意識 那麼吸引來的能量容易會是同頻狀態 試想將不想要的意識 在入眠前先做反向編輯為想達成的狀態 那麼睡時能先試想一曙光
Thumbnail
每個夜裡,入睡前,我會把你想一遍。然後約好夢裡見。 【Think aloud】也算是我在 14 年前的日記與劄記的
Thumbnail
每個夜裡,入睡前,我會把你想一遍。然後約好夢裡見。 【Think aloud】也算是我在 14 年前的日記與劄記的
Thumbnail
0216 今天有兩個部分 一:早上我怎麼想也想不起來做的夢,中午午休平靜下來之後,想出了一個片段。夢的運作是怎麼回事,難不成不管是夢還是現實,發生過的所有事情想的起來嗎? 大概幾個月前開始,我時常在快睡著的時候想起前一晚的夢,過去不曾這樣,我認為我應該更重視自己的夢。 我會好好的睡覺,好好的
Thumbnail
0216 今天有兩個部分 一:早上我怎麼想也想不起來做的夢,中午午休平靜下來之後,想出了一個片段。夢的運作是怎麼回事,難不成不管是夢還是現實,發生過的所有事情想的起來嗎? 大概幾個月前開始,我時常在快睡著的時候想起前一晚的夢,過去不曾這樣,我認為我應該更重視自己的夢。 我會好好的睡覺,好好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