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電視劇觀察|韓國電視劇|我是遺物整理師(2021年)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 中文名稱:《我是遺物整理師》   
  • 原文名稱:《Move to Heaven》   
  • 上映時間:2021年   
  • 國家名稱:韓國
  • 導演:金晟浩
  • 編劇:尹池蓮
  • 演員:李帝勳 / 陳俊翔 /洪承希


題目:《我是遺物整理師》:「死亡」是解讀故事的開始

  《我是遺物整理師》(Move to Heaven)是由Netflix在2021年05月上映的韓國電視劇,共計十集。這部電視劇,對於「死亡」的意象,透過「遺物」的方式重新賦予敘事的意義。死亡,通常代表著結束的意思,象徵事物難以改變的句點。可是,在《我是遺物整理師》的情節裡,卻是成為線索的開關,啟動故事背後深埋的真相與思考。尤其,兩名男主角相衝突的性格為戲劇節奏帶來的反差的效應,擴增了故事誘發的表現張力。


表現在「行為」背後的「人性」

  《我是遺物整理師》由數個案例組成,每個案例都有各自陳述的「人性」。多元的描寫使得戲劇現象變得分散,大致足以歸納的特點是「行為」象徵的意識可以解讀成二種類型的彙整:

  • l   後知後覺型
  • l   內外不一型

  首先,「後知後覺型」的行為,起源於面對亡者的「誤讀」,可以說是不明白、不了解亡者的生活,甚至可說是不在乎。直到死亡出現,故事的真相才在觀察角度轉換中慢慢被發現,最終在細微的線索裡,察覺到亡者的真意。這種行為,反映了人性對需要關心者的漠視與誤解的現象,最後導致無法挽救的後果。因此,如何在生活中「省思」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成為戲劇想要傳達的教育意識。

  其次,「內外不一型」的行為,發源在面對亡者的「慾望」,可以說是自私且不顧他人感受的無情者,藉由偽裝的面具,隱藏內在的真實,讓謊言增生。這種行為導致了死亡出現的,從敘事的安排中,突出揭穿真面目的暗示,予以觀看者痛快的回饋。人性在此,特意放大「偽裝」的現象,無論是刻意或逃避的意識,都引來死亡的結果。因此,如何在生活中「省思」自我層面的表現,就是對自己和對他人負責任的課題,是人生中必須不斷複習的作業。


愛與恨都是一種堅持,死亡不是解放的方式,而是轉換角度的契機

  《我是遺物整理師》採用「死亡」作為敘事的核心,主軸擺在「遺物」的線索,靠著完成故事的真相為發展,警惕世人,愛與恨都是一種堅持,死亡不是解放的方式,而是轉換角度的契機。如果,平常就能學會或懂得「換個角度」去思考與理解自我和他人,就能避免許多悲劇的現象在無形中醞釀情節的延伸,或許就能趕在「死亡」來臨之前,遇見真相的出現,重新獲得自己與他人的生活詮釋權。

  沒有說出口,並不代表沒有話說。沒有做出來,不代表沒有付出努力。線索都在細節裡,只要仔細觀察,都能察覺一二。因此,患有亞斯伯格症的青年就是象徵單純的視角,帶領觀眾體會所謂「負責任」的態度與觀察究竟是甚麼模樣,亞斯伯格症看似一種患病的症狀,其實在《我是遺物整理師》中卻是期待成為一般人思考的典範。有時候,我們對於社會現象或人際關係的交往,產生認知麻痺與逃避責任的反應,都是源自於態度與心思的建立自行複雜化後產生的影響。實際上,我們沒有必要跟隨著繁華的社會意識與價值觀去腐蝕我們原生的心態。我們讀書受教育,就是為了建立正確且正直的人生,是非對錯的判斷都在教育中被培養成習慣,只是為政治服務的傳統觀念與社會習性常常形成「誤導」,教育的重要性被家庭與社會的「身教」所覆蓋,因此,我們才會忘卻讀書獲得的理解力與正向態度。


結語

  我覺得《我是遺物整理師》的節奏掌握得很好,在案件中不只是第三人的身分,主角自己的經歷也在敘事的情節安排中完成描繪,讓每個角色都呈現出故事性。唯獨女主角的表現似乎被冷落對待了,本劇充斥「大男人主義」的現象,讓本劇的女主角沒有足夠的發揮。遺憾。對於拳擊比賽的相關畫面,幕後推手的出現與下場似乎有些輕描淡寫。不過,對於偏向小品表現的《我是遺物整理師》來說,或許這樣的安排比較適合。總而言之,這齣韓國電視劇集,在結尾留有伏筆,是否將帶來第二季的驚喜,值得期待。

●附件:電視劇預告片


●備註:本文為早期發表的舊作,重新增補編輯上架發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筆耕文學】文藝創作工作室
2會員
150內容數
我把自己剖開,掏出記憶與影子,雕刻成雨季。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挖掘《寄生上流》這部電影,發現當中涉及韓國文化、社會、歷史的各種面向,此處只能就神話內含做一些分享。本系列文章可能有過度詮釋的可能性。電影涉及主題和隱喻龐大,如有不能窮盡之處還請指教,就不足之處提出建議,讓我獲得更多啟發。那將是上上之流,Respect。 延續前文,編導就角色上的顛倒,不只運用
Thumbnail
挖掘《寄生上流》這部電影,發現當中涉及韓國文化、社會、歷史的各種面向,此處只能就神話內含做一些分享。本系列文章可能有過度詮釋的可能性。電影涉及主題和隱喻龐大,如有不能窮盡之處還請指教,就不足之處提出建議,讓我獲得更多啟發。那將是上上之流,Respect。 延續前文,編導就角色上的顛倒,不只運用
Thumbnail
「用影相說話」的拍攝原則、「有故事的反派」的人物設定、「不要按照順序說故事」的敘事技巧,「創造反思的空間」增添作品深度與餘韻;這些好作品該有的元素,或許只要是個資深的追劇仔就有能力侃侃而談。然而,能像《亡命機劫》將這些元素完美組合的作品並不多見。
Thumbnail
「用影相說話」的拍攝原則、「有故事的反派」的人物設定、「不要按照順序說故事」的敘事技巧,「創造反思的空間」增添作品深度與餘韻;這些好作品該有的元素,或許只要是個資深的追劇仔就有能力侃侃而談。然而,能像《亡命機劫》將這些元素完美組合的作品並不多見。
Thumbnail
整部電影不是在生命的盡頭尋求人生的意義,而是體會與透悟生命的本質。
Thumbnail
整部電影不是在生命的盡頭尋求人生的意義,而是體會與透悟生命的本質。
Thumbnail
或者它就如台灣的《返校》透過一部電影,提醒著歷史不能被遺忘,而《破墓》更加進了韓國信仰裡能與歷史互相呼應、連結的方式,不僅揭開了那段歷史的傷痛,或者是更往前推韓國從高麗、朝鮮時代歷經各樣的分分合合、侵略占領⋯⋯
Thumbnail
或者它就如台灣的《返校》透過一部電影,提醒著歷史不能被遺忘,而《破墓》更加進了韓國信仰裡能與歷史互相呼應、連結的方式,不僅揭開了那段歷史的傷痛,或者是更往前推韓國從高麗、朝鮮時代歷經各樣的分分合合、侵略占領⋯⋯
Thumbnail
《不虛此行》的主題與死亡相關,但導演應是有意淡化所有由之而起的哀念憾悔,集中從死看生 (下有劇透)
Thumbnail
《不虛此行》的主題與死亡相關,但導演應是有意淡化所有由之而起的哀念憾悔,集中從死看生 (下有劇透)
Thumbnail
懸疑錯亂感十足,但收尾卻為結尾而結尾的一齣電影。 關於幸,與不幸。
Thumbnail
懸疑錯亂感十足,但收尾卻為結尾而結尾的一齣電影。 關於幸,與不幸。
Thumbnail
《墜惡真相》所關注的主題,遠遠不止於真相的曖昧性,更包含背後各種關係的角力,或許是性別結構,也或許是親密關係,以及在這一次次的角力當中,每個人做出的決定、得到的被決定,怎麼緊扣各自的生存姿態與需求。在這些角力裡,透過電影可以進一步確定的是:審判始終關於未來,它不僅是一個人為何會死的事後解析。
Thumbnail
《墜惡真相》所關注的主題,遠遠不止於真相的曖昧性,更包含背後各種關係的角力,或許是性別結構,也或許是親密關係,以及在這一次次的角力當中,每個人做出的決定、得到的被決定,怎麼緊扣各自的生存姿態與需求。在這些角力裡,透過電影可以進一步確定的是:審判始終關於未來,它不僅是一個人為何會死的事後解析。
Thumbnail
坦白說,比起『查無此心』這個中文片名,英文片名『The Abandoned』更貼切整部電影想要說的故事。裡面的每個角色都想自己的生活簡單點,可惜人生從來不簡單。
Thumbnail
坦白說,比起『查無此心』這個中文片名,英文片名『The Abandoned』更貼切整部電影想要說的故事。裡面的每個角色都想自己的生活簡單點,可惜人生從來不簡單。
Thumbnail
【劇透警報】在電影美學上,是一部平淡無奇的作品,只是面對生離死別,面對生命的逝去,總是那麼地教人無能為力。
Thumbnail
【劇透警報】在電影美學上,是一部平淡無奇的作品,只是面對生離死別,面對生命的逝去,總是那麼地教人無能為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