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幾個月,總算又開始提筆記錄一些什麼。那天滑小紅書,看到有人說,研究指出,不要停止頻繁大量的紀錄自己,因為人每天平均會忘掉 70% 的經歷,有記錄習慣的人,在五年後的決策速度比沒有的人快了三倍。
我想,自己算不上頻繁大量的紀錄著自己,我不是一個善於面對鏡頭的人,但奇妙的是,好像什麼事情,只要落了筆,就好像能多放下一點。所以,每個過不明白的日子,每個支離破碎的日子,每個覺得沒有光亮的日子,我都會寫些什麼。不只是因為自己在心情不好的時候文筆特別好,一部分也是讓未來咬牙堅持過這一段的自己知道,每一個曾經內耗、崩潰與痛苦的瞬間,終將過去。那些以為看不見的天光,爬不出的泥淖,終有一天,只是回憶裡一個充滿灰塵的角落。哪天你偶然翻動,會發現早已泛黃陳舊,而你,也不再是那個會輕易被侵蝕殆盡的你。
這封信,想寫給以前的自己和以後的自己,以後,其實只是撐過了暑修的自己,以前是過去 21 年的自己。
首先,想跟每一年都對未來充滿想望的自己道歉,21 歲的你、20 歲的你、19 歲的你、18 歲的你,22 歲的我沒有你們想像中的堅強與勇敢,履歷上那句「我喜歡踏出舒適圈」對也不對。我依然會滿懷希望,小心翼翼嘗試了很多想做的事,也有一些原先看似不可能的奇蹟發生,依然會為每一個小小的成就歡欣鼓舞。
但你們知道嗎?我依然學不會當一個外向的人,對很多事情依然擰巴而彆扭,面對新生活與挑戰,最先迎來的不會是期待,而是無處發洩的焦慮與害怕。
但我也想跟你們說,就算這樣,我好像,還是活得好好的。
致一個禮拜、甚至是暑修後的自己,你會發現三天兩夜很快,你會發現交到新朋友沒有想像中的困難,就算你總覺得自己好像永遠都不在舒適圈裡面,面對下一個階段的未知,你永遠都是一個人去面對,但你終究走到了這裡。
所以,這一次,我不想跟你說不要害怕,因為我知道每一次你依然會害怕、會惴惴不安、會焦慮,我只想跟你說,都會過去的。
都會好起來的,你看,我現在不是也好端端的嗎?
媽媽說,幼稚園的時候,你穿戴好了整套溜冰鞋,但是在那裡呆站了一個小時,無論教練怎麼鼓勵,你始終不敢往前一步。剛上小學的時候,即便你的身高已經足夠構到了單槓,你還是不敢去吊,再過了幾年,你依然會倔強的杵在台北車站的人流中,不願開口詢問捷運的入口。
但後來你發現,時間變快了,這個世界等不了一個溫吞的人長大。
颱風夜前的最後一班高鐵,沒等那個在宿舍緩慢收拾東西的女孩,最後,她眼睜睜看著室友一個一個被家人接走,留下他在斷電又狂風大作的宿舍裡。媽媽說,那件事對我影響很大,我好像突然明白,有些事,有些人,有些機會,你不當機立斷,就抓不住了。
所以你看,現在的你逐漸在大人的世界裡學會很多事情,學會 coffee chat,學會自己跟客戶開會,學會在面試裡偽裝成一個落落大方、台風穩健的商學院學生,儘管你知道,自己並不是那樣的人。
說了這麼多,只想告訴你,慢慢來,一切都會變好,你會交到真心的朋友,有些事情躲不過,但總會過去,然後你依然會好好的。
祝你一切順利,22 歲的你,23 歲的你,24 歲的你,25 歲的你,26 歲的你,27 歲的你。我相信 27 歲之後,你應該比現在的我,演技進步多了,所以一定會讓自己過得更好。
2025.06.19 寫在政大 MBA 開學前三天,希望下下禮拜的你回來看,會笑著覺得現在的自己很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