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邊的曼徹斯特:眼淚可以安撫我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難過的人會做什麼?我知道有些人會去喝酒,酒吧、便利商店、彈簧床都可以,反正重點是酒(聽說威士忌加蘇打水不錯)。但我其實不怎麼喝酒,我覺得酒沒有汽水好喝,而且我的家庭也不喜歡酒,我想是因為我有一個酒後會鬧事的爺爺。所以我難過時會去找東西吃,我記得有一陣子宵夜我很愛吃玉米片加冰牛奶,真的很療癒。(友善提醒:玉米片每100克370大卡,碳水化合物80克,很胖喔!)

表達自己的感受

有一個歷久彌新的概念是,假如我們一直忍耐感受,我們就會像氣球不斷被塞進氣體、水庫不斷被灌水,或是像橡皮筋被拉升到極限,然後我們就會爆炸!或斷掉!這通常不是什麼好事。這是心理學家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 的「情緒水壓模型(hydraulic model of mind)」。雖然我們現在聽起來沒什麼特別的,但在19世紀可是一個突破了宗教道德與科學界理性為大的創新理念。

Photo by Casey Horner on Unsplash

Photo by Casey Horner on Unsplash

那時候的科學家開始研究「能量」。1847年,物理學家赫爾曼·馮·亥姆霍茲(Hermann von Helmholtz) 提出「能量守恆定律」。他告訴世人,在一個封閉系統中,無論熱能、電能、機械能、化學反應,甚至生命現象,都是能量從一種形式轉換為另一種形式的過程,而整體能量總量維持不變。佛洛依德借用亥姆霍茲的概念,他覺得人的內在世界也有類似的機制,像是原慾(libido)。他說,「被壓抑的東西遲早會以某種形式回來。」

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治療要患者隨心所欲地說出所有的想法,以及分析患者快速動眼期時的夢。佛洛伊德說我們的本我與自我一天到晚都在打架(偶爾超我會進來參一腳),如果我們不好好地調解他們,那麼我們就會生一個叫「歇斯底里(hysteria)」的病。因此,後來的人們開始願意表達自己的感受,他們說自己喜歡跳舞,說自己並不想嫁給那個男生,說自己想當一隻鳥,說自己的童年並不幸福……

Photo by Getty Images on Unsplash

Photo by Getty Images on Unsplash

海邊的曼徹斯特

難過的人會哭吧?電影《海邊的曼徹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精彩地演繹兩位悲傷的人。李因為哥哥的離世,需要回到故鄉曼徹斯特,並且依照遺囑他需要擔任姪子派翠克的監護人。李是位不苟言笑、不善表達,也不喜歡表達的人。他在住宅區擔任一位雜工,日子平平淡淡,不怎麼引人注意,但如果要說他最突出的地方——那應該就是他的「憤怒」了。但這憤怒不是一支轟隆隆的火炮,反而更像一顆燒得通紅的鐵球,碰到任何油水都會滋滋作響。

電影用穿插的片段告訴我們,李過去發生了一些「糟糕的事」,但他選擇不再提起。「你不懂,現在一切已經沒有意義,沒有、沒有意義了……」李在回憶浮現時,痛心疾首地說出這段話——這是他最接近「悲傷」的體驗了。他哭不出來,就像一根燃盡的火柴。李認為,很多「糟糕的事」靠哭並沒有辦法變好,時光也不會倒流,日子還是要繼續過下去,以致於他都忘了哀悼。

《海邊的曼徹斯特》劇照

《海邊的曼徹斯特》劇照

生活不會像酸黃瓜一樣全部都浸泡在悲傷裡。青少年的派翠克依然在學校與球隊間呼風喚雨,他充滿活力,他在樂團裡唱歌、彈吉他,他有很多朋友。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天,派翠克看見冰箱裡一堆的生雞肉,他立馬聯想到還安息在棺材裡不能下葬的父親(那時候是寒冬,不能挖坑)。那一幕,他的眼淚被粗魯地給甩了出來,他放聲大哭。

眼淚是人體交感神經活躍後,副交感神經為放鬆身體而刺激淚腺所分泌出的液體。心理學家艾德·芬格霍茲(Ad Vingerhoets) 表示,「哭泣」是人們在分離、失去和孤獨的情況,並且被強烈的情緒——無論是負面或正面的——所淹沒時,我們流下了淚水。生物學家原本以為人們哭泣可以釋放壓力荷爾蒙「皮質醇」——這樣我們會好過一點。但是我們的口水也有皮質醇,可是我們卻不會因為狂流口水而心情變好(我只想到我家狗狗流口水燦笑的樣子)。後來,人們才發現,眼淚可以安撫我們。

Photo by Kateryna Hliznitsova on Unsplash

Photo by Kateryna Hliznitsova on Unsplash

難過的人會哭,眼淚可以安撫悲傷的人。佛洛依德鼓勵我們表達自己的感受,這樣我們才可以「放下」;後來的心理學家更告訴我們「改變關係形式」就好了,換另外一種形式,讓已逝者住在自己的心裡面,以及強調悲傷是一段擺盪的歷程,悲傷充滿多樣性……無論如何,「哭」都沒有什麼問題,我們都可以表達出自己的感受。

《海邊的曼徹斯特》劇照

《海邊的曼徹斯特》劇照


*本文為推廣身心健康,知識內容皆由網路及書籍資料查證,若個人有身心不適問題,請積極尋求身心科、心理諮商治療等專業協助

*本文採用"CC BY-NC 4.0"授權,可非商業性使用,轉載請標註作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理理寫的
3會員
2內容數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樣子,不同的感受也有不同的樣子; 我常常想太多,想到腦袋當機; 有時候我會去看書、看電影,然後思考; 我想把我的腦神經電訊號的訊息表達出來。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Highball在日本是一款家喻戶曉的家常調酒。居酒屋、西式酒吧、串燒店...甚至便利商店都可以買到相關的產品。 往昔這些Highball通常是用烈酒與氣泡水混合而成。Highball的酒精濃度低、售價也平民,因此普遍受到歡迎。
Thumbnail
Highball在日本是一款家喻戶曉的家常調酒。居酒屋、西式酒吧、串燒店...甚至便利商店都可以買到相關的產品。 往昔這些Highball通常是用烈酒與氣泡水混合而成。Highball的酒精濃度低、售價也平民,因此普遍受到歡迎。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酒精常被視為社交和慶祝的核心,但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和社會觀念的變化,無酒生活正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那麼,為什麼無酒生活會成為新潮流?本文將深入探討無酒生活的各種好處,從社會觀念轉變、自我挑戰、自我提升、生活質量的提升,到新型社交模式和長期規劃等角度,全面分析。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酒精常被視為社交和慶祝的核心,但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和社會觀念的變化,無酒生活正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那麼,為什麼無酒生活會成為新潮流?本文將深入探討無酒生活的各種好處,從社會觀念轉變、自我挑戰、自我提升、生活質量的提升,到新型社交模式和長期規劃等角度,全面分析。
Thumbnail
動畫Bartender第二集裡,講一個老人家每個月的某一天也會去到一間酒吧,但從來不自己點酒,要酒保猜他想喝什麼,不過無論酒保送上什麼酒也會說很難喝。酒保主角很納悶,於是查了一些那老人的背景資料,發現那老先生和酒吧的主人是多年好友,在酒吧主人離世後他每個月的一天也會去酒吧懷緬當年的日子
Thumbnail
動畫Bartender第二集裡,講一個老人家每個月的某一天也會去到一間酒吧,但從來不自己點酒,要酒保猜他想喝什麼,不過無論酒保送上什麼酒也會說很難喝。酒保主角很納悶,於是查了一些那老人的背景資料,發現那老先生和酒吧的主人是多年好友,在酒吧主人離世後他每個月的一天也會去酒吧懷緬當年的日子
Thumbnail
還記得我第一次踏進酒吧,是緊張。起初不敢問,不好意思問,導致常常喝到不是自己最喜歡的酒。 這文章用最簡單的小建議提供小酒鬼能挑到自己喜歡的調酒。從挑選基酒到風味,以及如何根據酒感輕重和酒體厚度來做選擇。同時,也提到了和調酒師的溝通技巧。希望這些方法可以讓你在酒吧找到本命調酒,在酒類選擇上更有自信。
Thumbnail
還記得我第一次踏進酒吧,是緊張。起初不敢問,不好意思問,導致常常喝到不是自己最喜歡的酒。 這文章用最簡單的小建議提供小酒鬼能挑到自己喜歡的調酒。從挑選基酒到風味,以及如何根據酒感輕重和酒體厚度來做選擇。同時,也提到了和調酒師的溝通技巧。希望這些方法可以讓你在酒吧找到本命調酒,在酒類選擇上更有自信。
Thumbnail
我第一次的酒醉經驗,是在國小畢業餐會上,大概算是開心的特別場合,還有那個時候尚未有兒少法規定:未滿18歲不能飲酒,所以,老師就沒阻止我們這群小男生進行人生的第一場“以酒會友”。
Thumbnail
我第一次的酒醉經驗,是在國小畢業餐會上,大概算是開心的特別場合,還有那個時候尚未有兒少法規定:未滿18歲不能飲酒,所以,老師就沒阻止我們這群小男生進行人生的第一場“以酒會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對老年客人在酒吧的生活,其中穿插了他們在酒吧的種種趣事,然而在結尾透露了他們的不平凡的愛情故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對老年客人在酒吧的生活,其中穿插了他們在酒吧的種種趣事,然而在結尾透露了他們的不平凡的愛情故事。
Thumbnail
有些人喝酒時感到快樂,而有些人則感到難過。本文探討作者對於酒所帶來的情緒和意義的思考,並描述了酒對於作者而言的獨特感受和體驗。
Thumbnail
有些人喝酒時感到快樂,而有些人則感到難過。本文探討作者對於酒所帶來的情緒和意義的思考,並描述了酒對於作者而言的獨特感受和體驗。
Thumbnail
酒桌文化是職場的重要社交活動,了解這些潛規則,才能讓你如魚得水,在職場上更上一層樓。
Thumbnail
酒桌文化是職場的重要社交活動,了解這些潛規則,才能讓你如魚得水,在職場上更上一層樓。
Thumbnail
在京都連續三天的買醉 迷上了微醺的Highball 精明的旅伴,去偷看員工用哪支酒調出的Highball,旅伴說是三多利的威士忌 在超市時剛好看到他,當下考慮了一下 酒實在不好帶,玻璃會破 這瓶商業用的威士忌,用的是塑膠材質裝的,也擔心塑膠質變 最後還是決定相信日本人對品質的堅持
Thumbnail
在京都連續三天的買醉 迷上了微醺的Highball 精明的旅伴,去偷看員工用哪支酒調出的Highball,旅伴說是三多利的威士忌 在超市時剛好看到他,當下考慮了一下 酒實在不好帶,玻璃會破 這瓶商業用的威士忌,用的是塑膠材質裝的,也擔心塑膠質變 最後還是決定相信日本人對品質的堅持
Thumbnail
前兩年住高雄的日子喝太多了,2024 決定立下少喝酒的目標:一年喝酒不超過 12 次。 在這段期間,身邊友人偶爾會勸少喝,但我總是聽而不聞,最多酒後出包後安分個幾天,然後又再犯錯。明白喝酒傷身但還是繼續,甚至隨著酒量變好還越喝越多,就像是抽菸者明知抽菸不好仍三不五時來一根一樣。
Thumbnail
前兩年住高雄的日子喝太多了,2024 決定立下少喝酒的目標:一年喝酒不超過 12 次。 在這段期間,身邊友人偶爾會勸少喝,但我總是聽而不聞,最多酒後出包後安分個幾天,然後又再犯錯。明白喝酒傷身但還是繼續,甚至隨著酒量變好還越喝越多,就像是抽菸者明知抽菸不好仍三不五時來一根一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