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跌倒後手臂腫脹疼痛的居家照護與防跌策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言:居家日常碰到比較專業上的問題,當作讀書報告、個案報告寫,不嚴謹,只是個看到問題,爬文查詢的小作文。

  話說發生的人其實不是服務對象,反而是主要照顧者的家屬。國健署今年(114年)發布的新聞稿指出,110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每6位長者中就有1位曾經跌倒,每12位長者中就有1位因跌倒就醫。衛生福利部112年死因統計,跌倒是65歲以上長者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的第二位(每10萬人26.4人)(「防跌三步」守護長者安全

  其實「保命防跌」對於長者宣導很多年,跌倒後的骨折常會導致久臥、活動減少等,容易惡性循環(長者防跌妙招手冊),但這樣的事情仍層出不窮,個人是認為不外乎一些跌倒的因素無法有效去做改變改善。以前在職業安全衛生的課程中,也常會提到,大多意外的發生,適用【八二法則】,大多是環境因素為主,少數是人的問題,但一般還是會強調個人的健康因素上的改善。人的因素包含肌少症、骨質酥鬆、藥物等等,環境因素:濕滑的地板、雜亂的環境、光線不足、不合適的鞋子等。(跌倒風險中高齡者與其照顧者對跌倒之經驗與因應)。特別講骨質疏鬆症,是很常見的問題,尤其女性更年期後,因為內分泌系統以及保護因子的改變(雌激素停止分泌),就會愈發嚴重。題外話,目前有AI的應用,可以用每年健康檢查會拍攝的Chest X ray,用第11、12胸肋骨做判斷

  這次跌倒後的長輩,發生上肢手臂腫脹與疼痛,無法用力與舉高,並無明顯外傷與骨折。所以就針對腫脹疼痛問題去搜尋一些可能的原因與處置。腫脹原因可能是肌肉拉傷,有疼痛、壓痛、腫脹、肌肉緊張、僵硬、痙攣、功能障礙等症狀。急性期(拉傷三天內)需冰敷,可預防腫脹,每次冰敷15分鐘休息5分鐘,冰敷時可用繃帶裹住受傷部位,能阻止發腫,但不宜過緊。(肌肉拉傷症狀及照顧方式)雖然醫院有先將其手臂包裹,但一回到家長輩就受不了腫脹感自行拿掉...

  運動傷害急性期「PRICE」(Protection(保護):保護患處,避免二次受傷、Rest(休息):適度休息,防止傷勢惡化、Ice(冰敷):冰敷患處,減少出血及止痛、Compression(壓迫):壓迫患處消腫、Elevation(抬高):抬高患處高於心臟,可壓迫、冰敷同時進行)(運動傷害緊急處理)。

raw-image

  其中冰敷的部分,查到的資料有顯示,受傷6小時內冰敷2-3次,而6小時後即可不需繼續冰敷,過度冰敷會延緩患部的復原時間。有的資料維持原本的概念,急性期需冰敷(2-3日內)。(冰敷時機&熱敷時機),配合永大出版的基本護理學的護理照護冷熱療法的知識,大概可以切,2-3日內用冷,之後用熱。至於要48小時還是72小時,基本上我認為是疼痛感與腫脹感有開始削減做切割。


raw-image

  實際上的應用,要考慮一般家庭或是長輩中有的材料,冰敷可能最容易最簡單的來源,就是冷凍庫的冰塊了,再做好用毛巾適當隔離防護。熱敷的部分我個人是建議用暖暖包的方式,溫度的適當範疇可參閱永大出版的資料,而上述的方式我個人認為可達到預定效果,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於98年1月22日制定公布CNS 15242「拋棄式暖暖包」標準,明訂產品的溫度要求與持續時間,更規範外袋密封性及抗拉強度、內袋強度等安全性,以確保消費者在正常使用條件下,產品能依標示之持續時間,將溫度維持在40度以上,且不超過70度標檢局電子報(新聞稿)),各家暖暖包的溫度可參考專業的評測(阿簡生物筆記)。

raw-image

  題外話,身體中的冷接受器在真皮上層(乳頭狀層),熱接受器分布於真皮下層(網狀層),冷接受器較接近皮膚表面且集中分布於上半身及四肢,數目為熱接受器的8~10倍,對刺激的反應較為敏感。此外,嬰幼兒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成熟,且無法自由表達感覺;老年人因體溫調節能力降低,加上脂肪層也變得較薄,且多數有血管硬化、高血壓等疾病,要留意冷熱療法的使用時間、頻率、溫度調控等(永大,基本護理學教科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日文木華的沙龍
3會員
16內容數
一花一世界,三千世界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五十肩是大家幾乎都聽過的肩關節疾病,也是許多 4~50 歲以上的朋友經常會遇到的難纏問題!主要的症狀有肩膀疼痛、僵硬、關節活動度受限等等,都會對我們的日常生活產生許多不便,總是很讓人擔心焦慮。今天就來與大家分享一位右手嚴重五十肩乾針治療獲得改善的病友案例。
Thumbnail
五十肩是大家幾乎都聽過的肩關節疾病,也是許多 4~50 歲以上的朋友經常會遇到的難纏問題!主要的症狀有肩膀疼痛、僵硬、關節活動度受限等等,都會對我們的日常生活產生許多不便,總是很讓人擔心焦慮。今天就來與大家分享一位右手嚴重五十肩乾針治療獲得改善的病友案例。
Thumbnail
這次來求診的病友是一位年輕媽媽,平時除了要照顧孩子,還需要長時間坐著使用電腦工作,所以經常覺得顳顎關節緊繃而且肩頸疼痛!過去她長期在復健科接受治療,但一直沒有明顯改善,甚至有疼痛範圍不斷擴大的趨勢,所以這次在朋友的介紹下,來到永川醫院嘗試『乾針治療』。
Thumbnail
這次來求診的病友是一位年輕媽媽,平時除了要照顧孩子,還需要長時間坐著使用電腦工作,所以經常覺得顳顎關節緊繃而且肩頸疼痛!過去她長期在復健科接受治療,但一直沒有明顯改善,甚至有疼痛範圍不斷擴大的趨勢,所以這次在朋友的介紹下,來到永川醫院嘗試『乾針治療』。
Thumbnail
直不起腰、彎腰就痛的症狀往往是腰椎退化性關節炎的表現之一。 在這種情況下,許多患者擔心最後不得不接受手術治療。 然而,在不少情況下,透過非手術的方式也能有效舒緩疼痛。 臥床休息是一種常見的緩解方法,尤其是在疼痛加重的初期,適當的休息可以給予腰部足夠的恢復時間,減少腰椎的負擔。 但要注意,過長
Thumbnail
直不起腰、彎腰就痛的症狀往往是腰椎退化性關節炎的表現之一。 在這種情況下,許多患者擔心最後不得不接受手術治療。 然而,在不少情況下,透過非手術的方式也能有效舒緩疼痛。 臥床休息是一種常見的緩解方法,尤其是在疼痛加重的初期,適當的休息可以給予腰部足夠的恢復時間,減少腰椎的負擔。 但要注意,過長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腳踝扭傷的常見治療方法,包括針灸、消炎止痛藥等。此外還探討了最新的扭傷處置方式,並分享了急性期和亞急性階段的處理原則。文章指出前美國運動醫學博士對冰敷理論的推翻,文章介紹了中醫治療、針灸和中藥對於腳踝扭傷的效果和作用。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腳踝扭傷的常見治療方法,包括針灸、消炎止痛藥等。此外還探討了最新的扭傷處置方式,並分享了急性期和亞急性階段的處理原則。文章指出前美國運動醫學博士對冰敷理論的推翻,文章介紹了中醫治療、針灸和中藥對於腳踝扭傷的效果和作用。
Thumbnail
前陣子看我爸走路怪怪的,感覺哪裡受傷姿勢不是很順。 問了我爸還說沒有沒有,追問下才說走路左膝蓋會不舒服、會嘎嘎作響,動久了隱隱作痛,嚴重還會從大腿外側抽痛到小腿,導致上下樓梯困難,蹲下站起時需扶著東西才有辦法起身。
Thumbnail
前陣子看我爸走路怪怪的,感覺哪裡受傷姿勢不是很順。 問了我爸還說沒有沒有,追問下才說走路左膝蓋會不舒服、會嘎嘎作響,動久了隱隱作痛,嚴重還會從大腿外側抽痛到小腿,導致上下樓梯困難,蹲下站起時需扶著東西才有辦法起身。
Thumbnail
基本上小圓肌與棘下肌被認為功能幾乎相同,疼痛區域也類似,不一樣的是,棘下肌就像大哥保護著小圓肌,通常需要將棘下肌的症狀解決後,小圓肌才會展露頭角。 當小圓肌有症狀時,會有肩膀後側與外側的疼痛,有時無名指與小紙會有麻木感,甚至當你走路不小心揮到桌角時會劇烈疼痛。這會跟我們的一個神經壓迫現象搞混,像是
Thumbnail
基本上小圓肌與棘下肌被認為功能幾乎相同,疼痛區域也類似,不一樣的是,棘下肌就像大哥保護著小圓肌,通常需要將棘下肌的症狀解決後,小圓肌才會展露頭角。 當小圓肌有症狀時,會有肩膀後側與外側的疼痛,有時無名指與小紙會有麻木感,甚至當你走路不小心揮到桌角時會劇烈疼痛。這會跟我們的一個神經壓迫現象搞混,像是
Thumbnail
斜角肌是我們頸部連結胸腔的重要肌肉,我們正常的呼吸模式會使用肚子與胸腔出力來將空氣吸進體內,但成年人不知為何,慢慢忘記原本的呼吸模式,可能是生活緊張,也可能是生活習慣的改變,很多人會使用脖子的肌肉呼吸,常常就使我們脖子的斜角肌變得過度疲勞。 據作者描述,在他的理療課程中的學員,有一半的人斜角肌有潛
Thumbnail
斜角肌是我們頸部連結胸腔的重要肌肉,我們正常的呼吸模式會使用肚子與胸腔出力來將空氣吸進體內,但成年人不知為何,慢慢忘記原本的呼吸模式,可能是生活緊張,也可能是生活習慣的改變,很多人會使用脖子的肌肉呼吸,常常就使我們脖子的斜角肌變得過度疲勞。 據作者描述,在他的理療課程中的學員,有一半的人斜角肌有潛
Thumbnail
提肩胛肌 顧名思義就是可以提起你的肩胛骨的肌肉 一項研究發現200名正常年輕人中有1/5的人提肩胛肌有潛在問題,也就是他蓄勢待發,只要你的身體稍有狀況,它就會讓你產生肩膀痠痛,甚至發生落枕,讓你無法轉頭。 常見引發肌肉酸痛的原因是你在日常生活中無意識地產生高低肩的狀況,像是爺爺奶奶的拐杖太長,
Thumbnail
提肩胛肌 顧名思義就是可以提起你的肩胛骨的肌肉 一項研究發現200名正常年輕人中有1/5的人提肩胛肌有潛在問題,也就是他蓄勢待發,只要你的身體稍有狀況,它就會讓你產生肩膀痠痛,甚至發生落枕,讓你無法轉頭。 常見引發肌肉酸痛的原因是你在日常生活中無意識地產生高低肩的狀況,像是爺爺奶奶的拐杖太長,
Thumbnail
吹到冷風時,你會有顱內疼痛的感覺嗎? 在現代生活中,許多人都面臨長時間坐姿或工作緊張等因素導致的頸部不適問題。 頭夾肌和頸夾肌作為頸部的重要肌肉,經常因為長時間保持相同姿勢而緊張和疲勞,進而引發頸部疼痛、僵硬和不適感,甚至會有貫穿頭顱的疼痛,並且影響近距離視物能力。 肌肉功能 頭夾
Thumbnail
吹到冷風時,你會有顱內疼痛的感覺嗎? 在現代生活中,許多人都面臨長時間坐姿或工作緊張等因素導致的頸部不適問題。 頭夾肌和頸夾肌作為頸部的重要肌肉,經常因為長時間保持相同姿勢而緊張和疲勞,進而引發頸部疼痛、僵硬和不適感,甚至會有貫穿頭顱的疼痛,並且影響近距離視物能力。 肌肉功能 頭夾
Thumbnail
正骨復位推薦? 整骨針對多種痛症,包括急性、亞急性及慢性痛 😊   港人常見痛症有頭痛、腰背痛、關節痛、肌肉痛和神經痛,痛症持續3個月或以上,則屬於長期痛症(或稱慢性痛症),我們常常面臨各種疼痛問題,包括急性、亞急性和慢性痛。這些疼痛可能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和工作效率。今天,我們要介紹一種被廣泛
Thumbnail
正骨復位推薦? 整骨針對多種痛症,包括急性、亞急性及慢性痛 😊   港人常見痛症有頭痛、腰背痛、關節痛、肌肉痛和神經痛,痛症持續3個月或以上,則屬於長期痛症(或稱慢性痛症),我們常常面臨各種疼痛問題,包括急性、亞急性和慢性痛。這些疼痛可能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和工作效率。今天,我們要介紹一種被廣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