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age by Cole May from Pixabay-drawing-7181939_640
塗鴉考卷
有些話,表達不出來,就描寫在紙上。那是我的勇氣。
「喜歡讀書嗎?」老師問,拿著我塗鴉的考卷們。
「不,不喜歡。」我蹙眉回。
「喜歡閱讀嗎?」老師思考了一會兒後,微笑問。
「嗯,滿喜歡。」我也舒展眉頭,微笑應。
我的考卷,尤其數學考卷跟課本,至小時候都是滿滿塗鴉,寫畫些原創漫畫、發想、靜語……不知為何它激起我許多創意,卻無法啟動腦袋對它的理解。
「你不在意作品被別人看嗎?要不要私下畫在別的紙上?」
我雙手擺後,表情肯定。「不擔心,我更在意能不能記下當下的想法。」
「但你這樣算是塗鴉考卷,要扣分,還是罰畫畫?」
我聽懂老師的意思,由警戒轉成欣喜,感謝的說,「畫畫!我馬上畫給您!」
現在還能保持對創作的喜愛,真是感謝數學老師的支持。
抽屜裡底下的紙
書桌抽屜裡,總會躺著幾張塗滿字、卻沒給誰看的紙。筆記本、草稿、手帳……有些字寫完丟掉,有些留到現在。
有些話用說的很難,但紙張承接得住,它讓我學會慢慢表達清楚,慢慢認識字的熟悉感。
我很容易錯字,常看著手寫稿,透過筆劃能理解,當時情緒是輕快還是憂傷,但字跡卻讓我無法解讀真正的語義,讓我總是無奈又感到珍貴。
這時段是自己為了環境、身體狀況而努力的過程,一張張無聲的字畫,都是勇氣與不甘妥協的倔強。
我很感謝那時候的自己,還有到現在不放棄的堅持。那是勇氣,也是不甘妥協的痕跡。
文字的溫柔
有些紙張丟了,但裡面藏過的自己還在。有些人走了,但過往感情還留在心裡。
我還記得當年不忍責罵,讓我自由發展的老師們,是求學階段不讓我放棄學習的貴人。
那年,我的國文老師拿著我自主加寫的作文集,在畢業前跟我說:
「老師相信你,你的文字有溫度,越咀嚼越有香氣!老師我很喜歡。或許未來不會再見到你,你也會忘記我。
但我感謝你,Shn,讓我知道有這樣觀察世界跟自己的方式。」
我眼眶泛淚,輕輕擁抱老師,「謝謝您,對我不離不棄的指導。」也謝謝每位相信我未來的老師們。
如今,我還在寫字,還在一張張紙上練習,說出口,也說給自己聽。
嗨,如果你喜歡我這種方式的文字,歡迎分享,但也歡迎標註出處。
你可以這樣寫:「語錄風格來自 墨雪鳶紅」或「靈感來自某位喜歡用茶和花說故事的作者」。
如果你有了新的延伸創作,請讓我知道,我會高興地替你舉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