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I 智慧工廠:從被動代工到高階系統整合 🔹 技術優勢 人形機器人+協作機器人:德州廠與輝達合作「AI 機器人生產線」,領先導入自主學習與視覺檢測技術。 工業物聯網安全:與 Thales、Radiall 的 MOU,將國防級安全平台帶入智慧工廠,強化設備防護與生產可靠性。 🔹 投資觀察重點 法說會中「自動化資本支出」比例 智慧製造服務合約帶來的Recurring Revenue(訂閱式收入) AI 伺服器與機櫃業務的年增率 ---
2️⃣ 電動車 EV:MIH 平台與 Model B/C 革命 🔹 平台優勢 MIH 開放平台:Model A/B/C 三款基礎架構成熟;平台授權模式可複製給全球車廠。 自主電控+BMS:軟體 OTA 升級、智慧座艙系統,鴻海不只是代工,還能輸出軟體服務。 🔹 商轉節點 Model B 登錄車安網:安全審驗完成,年底交車倒數。 Luxgen n5 預售 9 月、年底交車:百萬有找的親民1.5代車型,戰略打入首購族。 Model C 北美量產:休士頓工廠明年啟動,鎖定美加市場。 --- 3️⃣ 全球供應鏈多元化:印度+墨西哥+美國 🔹 去中化策略 印度 iPhone 金屬中框:承接更高附加價值製程,毛利率優於純組裝。 墨西哥 EV 組裝廠:貼近美國市場、享有關稅紅利。 美國休士頓廠:電動車+伺服器板卡試產,結合輝達 AI 生態。 🔹 避險與彈性 分散地緣政治風險 加速本地化供應鏈,縮短「交期」與「物流成本」 --- 📈 三大長線投資亮點 1. 平台經濟效益放大 MIH 平台+智慧製造軟體訂閱,帶來持續性收益。 2. 高附加價值製程掌握 從金屬中框到高階伺服器 GPU 組裝,毛利率可望穩步提升。 3. 優質客戶與深度合作 蘋果、輝達、三菱、夏普⋯⋯全球一線品牌信任背書,未來合作範圍還會擴大。 --- 💬 粉色小結語🌷 鴻海(2317)從傳統代工廠,逐步進化為AI+EV+平台經濟的多角化科技夥伴。對於追求「穩健成長+長期收益」的小資投資人來說,它具備: 強大的轉型執行力 多項國際頂尖技術合作 全球化產能與風險分散 當全球製造與科技浪潮加速推進,鴻海正站在這波變革的最前線。如果你願意長抱,並且定期關注「智慧製造訂閱收入」、「EV 車款出貨量」與「平台授權收益」,很有可能在未來迎來甜甜的投資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