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試過,打開 Notion 或寫作軟體,盯著空白畫面發呆?腦袋好像有話要說,但就是不知道該從哪開始。
不知道寫什麼、不知道從哪切入、不知道有沒有人會想看。這封信就是想跟你聊聊,其實寫電子報沒那麼難,也沒那麼高門檻。它不像什麼高級出版品,更像是一個安靜的窗口,讓你對著某個特定的人,好好地講一件事。
我們先從最容易卡住的問題說起:到底可以寫什麼?很多人一開始就把門檻設得太高,腦中冒出一堆畫面:要有觀點、要有乾貨、要有邏輯、有價值、有漂亮標題⋯⋯最後一想到這些,根本寫不下去。
但說真的,電子報不需要那麼累。 它不是報告,不是業配,不是教科書。 它比較像是你坐在咖啡店,突然想起什麼,就打開手機開始打字那種狀態。
那到底可以寫什麼? 其實超簡單,像是: - 你最近看到的一個小畫面,一段路上的對話,一個讓你停下腳步的瞬間 - 一句讓你反覆想起的 podcast 說法,一篇你讀了三遍的文章 - 某種情緒:一點鼻酸、一點不爽、一點說不上來但想說出來的東西 - 或者,只是一個「我好像想跟某個人說說這件事」的感覺
電子報不一定要「有用」,但一定要「有你」。 它不是寫給演算法看的,是寫給你在乎、你想靠近、你願意打開話題的人。
所以說白了,哪怕你只是最近被一句話戳到、卡在一個小念頭裡繞不出去——那就是你該寫進電子報的素材。
別等你覺得準備好了才寫。 因為吸引人的,不是你寫得多漂亮,而是你寫得有多誠實。
好,那接下來就是第二個大家最常問的問題:我應該怎麼寫?
就算有了想說的內容,坐到電腦前還是常常卡住。游標閃啊閃的,第一句就打不出來。 不是你不會寫,而是你一時之間抓不到要從哪個角度切進去。
我自己會用一個很簡單的三段式結構來幫自己開局。你可以試試看:
1. 故事開場:就像你在說「我跟你說喔,昨天在便利商店看到一件事⋯⋯」那樣自然。從一個畫面、一個情境、一句話開始都可以。
2. 問題導入:接著,把故事拉回來,轉成一個開放的提問。「這讓我想到⋯⋯你有沒有也有過這種感覺?」這種語氣就對了。
3. 主題切入:然後才慢慢進入你想談的主題,像是「我們為什麼總是想太多才開始寫?」或「電子報跟文章到底差在哪裡?」這種帶一點觀點、但仍然像聊天的語氣。
這種寫法的好處是:不急著論點先行,而是讓人願意進來聽你說話。自然、有節奏、有停頓,不像報告,更像談心。
而且說真的,讀者不見得在找什麼大道理,他們只是在找「有人剛好也在經歷一樣的事」。
所以你不需要完美,只要夠真。
很多人會問:「那電子報跟文章到底差在哪?」
說起來很像,寫的東西也可能一樣,但本質上,寫給誰,就是兩者最大的差異。
寫文章,是對著所有人說話。你會想著標題、SEO、結構,寫得越清楚越安全,越有資料越有說服力。 某種程度上,寫文章是把自己放上台,給路過的每一個人看。
但電子報不是。 電子報比較像是,你坐在窗邊,對著某一個願意聽你說話的人,輕輕地說一件事。
你不用怕詞彙太生活、語氣太感性,不用怕哪裡不夠客觀或不夠完整。電子報不需要你偉大,它只需要你誠實。
所以我常說: > 寫電子報,其實不是在證明你知道什麼, > 而是在慢慢讓人看見你是誰。
不是要變得多專業,而是慢慢讓人信任你這個聲音。
再說一個很實用的小提醒:不要寫連你自己都不想看的東西。
這句話聽起來廢話,但真的超多人會忽略。 你可能會想:「啊,這週該更新了」、「好像沒發會被遺忘」然後勉強擠一篇出來,寫得你自己都覺得沒什麼感覺,發完連回頭看的慾望都沒有。
這種東西,就不要發。
因為你都沒想看,讀者更不會想花時間。
電子報不是交差用的,也不是為了保住什麼「創作者身分」的自我證明。你可以偶爾不寫,但不要寫假的東西。
發出去前,就問自己兩個問題: 1. 我自己會想看完這篇嗎? 2. 如果這封信是別人寫的,我會想轉貼嗎?
如果答案是「不太會」,那就先等等。 寧可晚一點,也不要亂發一封信毀掉累積的信任。
還有一個小技巧,也很重要:轉折。
一封信會不會讓人看下去,不只是內容的好壞,更多時候是節奏感。
有轉折的信,才會有呼吸。
你可以分享一個很普通的事件,但只要裡面有一個讓你「欸,原來我一直沒發現這點」的瞬間,那信就會變得有重量。
像是: - 我以為我處理得很好,結果沒有。 - 我本來不在意,但後來卻整晚睡不著。 - 我一直以為我往前走,直到我發現我只是一直繞圈。
你不需要每封信都來個驚天大逆轉,但一定要有一個點是「你有點不一樣了」,那篇內容才會讓人留下來。
最後一個問題,也是最常見的:「那我什麼時候該開始?」
很簡單。現在。
不是等格式設計好,不是等靈感到,不是等你有一個完美主題。
就現在。打開一個空白頁,寫一封信。 寫你最近一直想說的那件事,寫你這幾天腦中一直轉的畫面。 對象可以是一個你想像中的朋友,也可以是三天前的自己。
你不需要很厲害才能開始, 但你必須開始,才會有機會變厲害。
最棒的是——剛開始寫,沒人看。
真的,沒人看反而是一種自由。你可以亂寫、試風格、用不同語氣、講些你平常不敢說的事。 這段沒人注意的時間,就是你找到自己寫作聲音的暖身期。
別再等。你只要寫一封信,誠實的,寫給你真的想說話的那個人。其他的,就交給那封信自己去旅行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