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考教甄的前兩年很常考文學流變,可惜今年幾乎沒有出現純考流變的考題。
但畢竟整理得挺是滿意XD還是與有需要的大家分享我的整理(內容來整理自各大出版社等相關文章,我只是整理成我自己容易觀看背誦的而已!如果有誤再請指教!)。
賦體流變
整理的時候我也是會分項列點,但實際就看題目決定我的使用素材~
(一)定義
介於詩文之間,著重鋪陳手法、對偶句式、華麗辭藻,來描寫事物,抒發議論。
(二)淵源
1 名稱源於詩經:取自「詩六義」的「賦」鋪陳其事。*「詩六義」常見名詞解釋
2 體制源於楚辭:如屈原離騷,對事物渲染鋪陳,問答成文
3 形式源於賦篇:首以「賦」為為名,篇幅短小,問答形式,詠物說理
(三)特色
1 問答形式:問答成文,寄寓事理
2 鋪陳其事:劉勰《文心雕龍》:「賦者,鋪也。鋪採摛文,體物寫志。」
(四)發展 我會帶折疊長尺 方便畫長長的表格

*紅色的部分是我提醒自己這個典故,比較好記憶
*另外在整理的時候看到一些我覺得很棒的詞,或特定的詮釋,我也會有意地背起來,有時候可以減少廢話,也看起來很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