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出影響力|原來做 「個人品牌」,只需要思考這2件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如果你正在考慮經營「個人品牌」,你可能在思考:

我是否應該等有更多時間、等我累積更多資歷等更多人認可我的能力,才開始會更好呢?

很長一段時間,我一直以為:

假如我想成為什麼人,我需要先擁有什麼,才能展開行動,最終才能成為我渴望成為的人。

比如:

  • 我想寫作,我需要先擁有出眾的文筆,才能開始寫作,最終才能成為作家。
  • 我想創業,我需要先擁有時間和資金,才能採取行動,才能成為創業家。
  • 我想經營個人品牌,我需要擁有更多被人認可的背景和資歷,才能開始做。

這些理想中的「目標」,因為有了「先決條件」,似乎變得遙不可及。

為了滿足這些「先決條件」,我不斷奔跑、不敢怠慢,但不管怎麼努力,好像永遠「不夠」。也沒人能告訴我,什麼時候「夠了」?

直到一次申請海外名校的經歷,我才驚覺,這些「先決條件」根本不存在

它之所以在我腦海中出現,只不過是為了「合理化」延遲關鍵行動的藉口罷了。

兩次申請,硬性條件不變,變的只是「心態」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我的海外碩士申請了兩次。

第一年全軍覆沒,第二年卻全數逆轉勝。

在這一年間,我的硬性條件沒變:

大學GPA無法改變、標準化考試GMAT多試了幾次,也無法突破原有成績、專注於考試,我也沒有多增加的工作或實習經歷。

唯一改變的是「我的心態」,

以及因為心態改變,投射在我的申請文書裡的內容(Personal Statement),有了翻天覆地的轉變。

你可能會好奇,到底改變了什麼,其結果會有這麼大的區別?

接下來我就要揭露,

導致我第一次「失敗」的心態是什麼?以及帶領我第二次走向「成功」的心態又是什麼?

第一次申請,我總想證明自己「足夠優秀」

第一次申請時,我的內心是「惶恐不安」的。

我認為自己現在的「硬性條件」和「軟性條件」與過往的錄取生相比,並不具備「優勢」。

雖然我已邁出行動,開始填寫申請資料,但是心裡隱隱覺得自己「不夠格」。

這種內在思維,會體現於「外在表現」。

具體表現在:

  • 打開學校官網,我會第一時間留意學校的「招生要求」,而不是「這個學校適不適合我?」
  • 在招生諮詢會議上,我會詢問招生官「你們選人的標準是什麼?」,而不是「學生的就讀體驗如何?」。
  • 撰寫申請文書時,我不斷強調自己過去的「輝煌事蹟:參與了什麼比賽?獲得了什麼獎?得了第幾名?」,深怕評審認為我「不夠優秀」,而不是思考如何才能展現「最真實的自己」。

發現了嗎?

在這個階段,我不斷需要外界的「認可」,告訴自己「我夠格」,我才有信心。

我認為成為名校學生,需要有一些「先決條件」。而我因為覺得自己尚不符合這些「先決條件」,所以畏手畏腳。

當你心裡「畏手畏腳」時,別人也會感受到你的「不自信」和「求認可」的狀態。

「全軍覆沒」也是想當然爾的事情了。

第二次申請,我想像自己已經是該校的學生

顆粒無收後,我消極了一段時間。

我問自己:

  • 「我是真的不優秀?還是太害怕失敗了?」
  • 「我在大學裡面已經有這麼多豐富的經歷了,還不足夠證明自己嗎?還需要如此用力的說服別人?」
  • 「我和錄取生的差距真的是先決條件嗎?為什麼依然有條件比我低的被錄取了呢?」

我才發現,我早就已經夠優秀了,只不過是被自己的「心態」困住了。

因此,雖然面對家人的反對,我依然選擇「再申請一次」。

這次我多做了一件事:

「想像自己已經是這個名校的學生,我會怎樣表現?」

為此,我搜索所有網路上關於該學校的「招生影片」,去觀摩裡面學生的言談舉止:他們的言談中,所傳遞的「價值觀」是什麼?

甚至觀賞校園裡的設施,想像自己在裡面走動、上課的模樣。

我希望呈現給招生官的感覺是,透過文字、透過面試,他們已經能感覺到在和「自家學校的學生」交流。

他們能想像到我在學校裡面學習,並且在課堂上為其他學生帶來的「貢獻」。

我想,假如我是招生官,我一定會選擇「已經像自家學生的人」,而不是「還有一段差距的人」。

神奇的是,換了「心態」,這次我說的話、寫的文字,與第一次截然不同了。

  • 在文書裡,我不再處處強調自己過去的豐功偉業,而是真實地展現自己過去的掙扎與思考。
  • 在面試裡,我不再強調進入學校後我能「得到什麼」,而是我的背景能給周遭同學「帶來什麼?」

而這次,那個曾為我關閉的門,就此打開了。

raw-image


你想進入「更高層級」,得先具備那個層級的人擁有的「心態」

這段經歷給我產生了重大影響(詳情請閱《Z世代:找到突破危機的藍海》)。

我獲得了2大收穫。

1.你想成為誰,其實所有外在的「先決條件」都不存在,唯一的條件是「你具不具備那個角色的人的心態」?

所以,想成為作家,不是「我需要有好文采,才能成為作家」;而是「我已經是作家,所以我每天都要思考和寫作」。

久而久之,成為作家,只不過是「因為心態調整動作」後的必然結果。

想建立個人品牌,不是「我需要有更多被人認可的資歷,才能開始做」;而是「我已經建立了個人品牌,所以我要規律的分享知識和經驗」。

個人品牌,也只不過是該動作在時間累積下的必然成果。

這甚至都不屬於“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

而是你在心態上完全擁抱了「新角色」,

開始去做該角色會做的事情,再透過動作強化大腦對該角色的認同感。

2.越往上走,心態越需要從「索取」,變成「給予」

真正成為「有影響力」的人,不是因為「我很厲害,所以他人應該追隨我」

而是我願意挺身而出,幫人解決問題,所以他人「發自內心」追隨。

很多人追求外在的「頭銜」,比方說:參與A高峰會、加入B領導者項目、入讀C名校學程...,包括曾經的我。

這些都是落入了原先的思維陷阱:我們要滿足「外在條件」,才能達到「更高的目標」。

然而,假如你沒有將自身的心態,調整成「更高目標人物」的心態,你會發現再多的「外在條件」只是花拳繡腿。

因為對於其他人來說,你有這些頭銜,關我什麼事?

只有你能夠把這些頭銜所賦予你的「更高的遠見、更多的智慧」,讓別人也受惠,也才代表你產生了「更多的價值」,成為有影響力的人只不過是這個行為的產物罷了。


因此如果你想建立個人品牌,發揮更多「個人影響力」。

你最不需要思考的就是「自己夠不夠格」,

而是只需要思考兩件事:

1.想像自己已經是「有影響力的人」,我會開始做什麼?

2.我可以為別人解決什麼問題?帶來什麼價值?

最終,神奇的事情就會發生。


P.S 我正在為個人品牌經營者打造「出版寫作營」,

如果正在經營個人品牌,渴望透過「個人品牌」實現財務自由,與更自由的生活方式。

我將教你如何「用出版一本書」的方式,打造更值得信任、更有辨識度、也更具變現能力的個人品牌。

但這個營隊只收取12名學員,額滿即止。

👉 如果你不想錯過報名消息?來這裡加入優先名單:https://eve-life-strategy.kit.com/book_writing_camp_priority_list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ve's Salon: 投資自己就是「最好的投資」
300會員
160內容數
恭喜你發現了一個寶藏格主!
2025/06/16
在分享我的故事之前,我想先問: 「你什麼時候會開始認真看待『你的選擇』」呢? 「Life is a choice」 人生就是由一連串的「選擇」所構成。 每一個「選擇」,意味著解鎖「新的道路、新的時區、新的挑戰」。 而每一個「選擇」背後,也意味著「新的支出」(時間、金錢、精力),以及放棄原有
Thumbnail
2025/06/16
在分享我的故事之前,我想先問: 「你什麼時候會開始認真看待『你的選擇』」呢? 「Life is a choice」 人生就是由一連串的「選擇」所構成。 每一個「選擇」,意味著解鎖「新的道路、新的時區、新的挑戰」。 而每一個「選擇」背後,也意味著「新的支出」(時間、金錢、精力),以及放棄原有
Thumbnail
2025/06/09
作為一個經常寫作、及瀏覽他人內容的創作者, 我發現自從AI普及化,ChatGPT成為輔助「創作者」的主流工具後,很多人的作品「風格」、「語氣」、「邏輯架構」都長得十分相似。 如果不看「帳號」,你甚至會以為這都出自同一個人之筆。
Thumbnail
2025/06/09
作為一個經常寫作、及瀏覽他人內容的創作者, 我發現自從AI普及化,ChatGPT成為輔助「創作者」的主流工具後,很多人的作品「風格」、「語氣」、「邏輯架構」都長得十分相似。 如果不看「帳號」,你甚至會以為這都出自同一個人之筆。
Thumbnail
2025/05/29
自從我成為「數位遊牧者」,以及「一人創業家」之後,我就經常處在「邊旅遊,邊工作」的狀態,雖然聽起來很爽,但是身為「一人創業家」,我必須一人承攬所有職務。 一人身兼多職,可以想見工作量非常大。因此,雖然我擁有大片「自由規劃的時間」,我依然經常覺得「時間不夠用」。
Thumbnail
2025/05/29
自從我成為「數位遊牧者」,以及「一人創業家」之後,我就經常處在「邊旅遊,邊工作」的狀態,雖然聽起來很爽,但是身為「一人創業家」,我必須一人承攬所有職務。 一人身兼多職,可以想見工作量非常大。因此,雖然我擁有大片「自由規劃的時間」,我依然經常覺得「時間不夠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你必須對自己為何要寫作一清二楚,因為這份「初衷」將會是你的核心理念,也是跟緊在身邊一輩子──至少到你的寫作壽命已盡以前──的保命符。 很多人懷著一股熱血寫作,但可能不知道,不知為何而寫可是會縮短寫作壽命的。
Thumbnail
你必須對自己為何要寫作一清二楚,因為這份「初衷」將會是你的核心理念,也是跟緊在身邊一輩子──至少到你的寫作壽命已盡以前──的保命符。 很多人懷著一股熱血寫作,但可能不知道,不知為何而寫可是會縮短寫作壽命的。
Thumbnail
打造個人品牌,讓你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脫穎而出,並為你的用戶添信任感、提升你的影響力和知名度,甚至改變你的人生軌跡。這篇文章將教你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建立個人品牌的形象,持續創造有價值的內容,以及與你的受眾互動。
Thumbnail
打造個人品牌,讓你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脫穎而出,並為你的用戶添信任感、提升你的影響力和知名度,甚至改變你的人生軌跡。這篇文章將教你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建立個人品牌的形象,持續創造有價值的內容,以及與你的受眾互動。
Thumbnail
今天接觸到兩個重點方向,我覺得每個人都可以去嘗試思考,也是我最近在試著去了解更深的主軸: ①提升思維、善用AI工具。 包括接觸商業和產品知識,再用工具加速、更有效達標。 ②自媒體——讓人認識你。 如果要做自媒體,可以先思考目的,比如我的目標是寫作出書,就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分享生活娛
Thumbnail
今天接觸到兩個重點方向,我覺得每個人都可以去嘗試思考,也是我最近在試著去了解更深的主軸: ①提升思維、善用AI工具。 包括接觸商業和產品知識,再用工具加速、更有效達標。 ②自媒體——讓人認識你。 如果要做自媒體,可以先思考目的,比如我的目標是寫作出書,就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分享生活娛
Thumbnail
在這個多元數位工具以及社群媒體的時代,我們的職涯不再僅限於單一方向。 與本文一起探討如何建立獨特的個人品牌形象,提升競爭力並開啟職涯新篇章。
Thumbnail
在這個多元數位工具以及社群媒體的時代,我們的職涯不再僅限於單一方向。 與本文一起探討如何建立獨特的個人品牌形象,提升競爭力並開啟職涯新篇章。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價值和對工作的期許,並對未來提出了一些思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價值和對工作的期許,並對未來提出了一些思考。
Thumbnail
其實作家這個名稱…一直是別人賦予我的,我為了表示自己的決心和自信,也就欣然接受了這個稱號。 至於我是如何“成為”人人口中的作家,我想…這裡有幾點可以供大家參考~ 1.練習寫出自己想要表達、散播出去的東西。這不一定是一本小說、一個故事、或是一篇遊記、美食紀錄…等。 完全不拘,都可以試試看! 然後從
Thumbnail
其實作家這個名稱…一直是別人賦予我的,我為了表示自己的決心和自信,也就欣然接受了這個稱號。 至於我是如何“成為”人人口中的作家,我想…這裡有幾點可以供大家參考~ 1.練習寫出自己想要表達、散播出去的東西。這不一定是一本小說、一個故事、或是一篇遊記、美食紀錄…等。 完全不拘,都可以試試看! 然後從
Thumbnail
許多人認為有價值的職業生涯是建立在技能的發展與經驗的積累,以為只要每天準時上班,把該做的工作完成就好。但這些習慣並不足以幫助你在人群中發光發熱,也無法達成你想要的職業晉升目標。如果你想真正在行業中脫穎而出,請「建立正確的個人品牌」。
Thumbnail
許多人認為有價值的職業生涯是建立在技能的發展與經驗的積累,以為只要每天準時上班,把該做的工作完成就好。但這些習慣並不足以幫助你在人群中發光發熱,也無法達成你想要的職業晉升目標。如果你想真正在行業中脫穎而出,請「建立正確的個人品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