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醫療智財應用與企業經營(七)-智慧財產權專題深度解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政大 EMBA|智慧財產權專題深度解析】20250621 13:30-17:30

在智慧財產權課堂中,我們以真實案例與產業經驗為基礎,深入剖析生技產業中「授權策略」、「技術商業化」、「資本形成」、「平台模式」與「跨境談判」等重要議題。本文將以完整的架構與觀點,重現這堂極具啟發性的專業課程內容。


一、從契約視角切入智慧財產策略設計

台灣企業在技術授權與知識產權營運上的策略成熟度普遍不足,多數仍停留在「單次性買斷」、「傳統出海授權」的階段,無法有效保留未來價值與商業彈性。課堂中老師強調:

"契約條款設計,才是真正影響價值實現與風險控制的核心。"

我們學習到:授權的獨家性(Exclusive)、專屬性(Sole)、非專屬性(Non-Exclusive)對於授權人與被授權方的權利界線具有根本影響,且應視技術生命周期與市場策略彈性做出最適選擇。

二、中國大陸 NL 模式與台灣傳統模式的對照

大陸新創企業近年興起的 NL(New Licensing)模式,強調分段授權、動態條件設計與多階段技術驗證機制,成功避開一次性技術轉讓的價值鎖死風險。

以某藥品平台技術公司為例:

  • 採用「首輪授權優先條件」+「第二輪變異授權內容」的策略,創造競爭誘因
  • 引入先進市場的臨床合作夥伴,提高資料價值與專利延伸彈性
  • 透過設立紙上公司與授權代理,維持議價主導權與價值分潤能力

這種模式的成功背後,是對於「技術價值定價」、「談判策略掌握」與「跨國契約制度」的綜合掌握。

三、商業模式設計與平台策略的挑戰

本次討論的案例公司,原先試圖打造一個橫跨精神疾病、慢性病與感染症追蹤的智慧藥物平台,結合晶片、貼片、傳輸設備與雲端資料儲存系統。理論上具備龐大潛能,但實際執行上遇到幾項致命挑戰:

  • 法規與臨床驗證流程尚未建立,難以說服保險公司與醫療體系採用
  • 使用者(病人)隱私與接受度低,平台普及性受限
  • 極度依賴藥廠開放合作權,卻無法建立穩定合作模式

最終,該公司雖完成多輪募資,但產品未能成功商業化,僅以 1.5 億美元出售 IP 與平台資產,早期投資人與後期投資人之間的價值落差極大,形成典型的 "技術過剩、價值兌現失敗" 案例。

四、授權策略的進化:從 License to Operate 到 License to Grow

傳統授權著重「取得授權、合法營運」,而現代策略應聚焦於「透過授權促進資本形成、平台擴張與價值重組」。具體建議如下:

  1. 多層次條件設計:避免單次授權鎖死,透過階段性 milestone 與 option-to-license 結構提升價值密度。
  2. 商業談判模擬訓練:建立實戰談判能力,了解價值主張如何轉化為合約條款與對價條件。
  3. 結合產業資源:例如與保險、藥廠、醫院等合作,掌握供應鏈上下游資源整合力。

五、課堂模擬演練預告:角色扮演與策略實戰

老師預告下一次課程將採用四人小組角色扮演方式,模擬授權談判的實戰情境:

  • 每人分配不同利害關係人角色(如創辦人、投資人、藥廠代表、法務顧問)
  • 模擬授權條款協商、投資條件設定、價值分潤安排
  • 深度體驗知識資產如何轉化為資本價值的過程

這項設計不僅鍛鍊策略思維,更培養學員間的協商能力與溝通技巧。

六、個人反思:從生技創業角度重新審視 IP 的力量

這堂課讓我重新體認到,技術再好,若缺乏妥善的授權策略、價值主張與市場驗證,終將成為「美麗但無法兌現的夢想」。

身為 EMBA 學員,我們不只是要懂技術,更要懂得如何讓技術變現,如何讓資源進場,如何讓商業價值持續擴大。

IP,不只是保護,而是商業的槓桿。 談判,不只是爭取,而是策略的藝術。

期盼下堂課的角色模擬,能讓我們更進一步體驗智慧財的商業實戰場景。


✍️ 文/Kevin|政大 EMBA 生技醫療管理組 📚 專欄 #智慧財產權 #授權談判 #生技創業 #平台模式 #政大EMBA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學習的路上,我這樣記下來
4會員
32內容數
📘 學習的路上,我這樣記下來 一邊走路,一邊記錄。這裡是 Kevin 的 EMBA 學習筆記,也是我面對知識、生活與未來的方式。 從教室裡的理論,到真實世界的應用。從對話中的靈光,到深夜裡的反思。 歡迎你,和我一起在學習的路上前行。
2025/06/09
政大EMBA課程學習筆記:剖析AutoPaint案例,探討智慧財產權、契約管理與風險控管的重要性。從專利、商標、營業祕密、著作權到跨境商業糾紛,層層深入,強調契約條款的風險控制以及權利耗盡原則。
Thumbnail
2025/06/09
政大EMBA課程學習筆記:剖析AutoPaint案例,探討智慧財產權、契約管理與風險控管的重要性。從專利、商標、營業祕密、著作權到跨境商業糾紛,層層深入,強調契約條款的風險控制以及權利耗盡原則。
Thumbnail
2025/05/21
政大EMBA課程探討CellBio Therapeutics個案,深入剖析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技術的專利策略、智慧財產權歸屬、技術授權及商業模式。文章重點涵蓋iPSC技術的機會與風險、各國專利法差異、發明歸屬與技術轉移、商業化選項及策略設計,以及個人學習反思。
2025/05/21
政大EMBA課程探討CellBio Therapeutics個案,深入剖析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技術的專利策略、智慧財產權歸屬、技術授權及商業模式。文章重點涵蓋iPSC技術的機會與風險、各國專利法差異、發明歸屬與技術轉移、商業化選項及策略設計,以及個人學習反思。
2025/05/05
本文探討Newell個案,深入淺出地說明營業祕密、智慧財產權及相關法律風險。從個案分析、法律要件、判例研析到職場建議,提供讀者全方位理解,並提醒企業及個人如何防範知識風險。
Thumbnail
2025/05/05
本文探討Newell個案,深入淺出地說明營業祕密、智慧財產權及相關法律風險。從個案分析、法律要件、判例研析到職場建議,提供讀者全方位理解,並提醒企業及個人如何防範知識風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2024亞洲生技大展」大會主題「亞洲綜觀全球生技商機」置入四大核心專區「高階新藥醫材、AI精準檢測、CDMO、再生醫療」,輝景醫藥(ABVC.US)近一年的成長,集團之姿更趨穩健踏實,授權旗下子公司的業務項目均順利步上正軌,且都是現況產業中熱點,與生技展專區的主打重點不謀而合
Thumbnail
「2024亞洲生技大展」大會主題「亞洲綜觀全球生技商機」置入四大核心專區「高階新藥醫材、AI精準檢測、CDMO、再生醫療」,輝景醫藥(ABVC.US)近一年的成長,集團之姿更趨穩健踏實,授權旗下子公司的業務項目均順利步上正軌,且都是現況產業中熱點,與生技展專區的主打重點不謀而合
Thumbnail
探討數位轉生和AI復活的議題,並對這些技術在法律層面存在的風險與爭議進行深入分析。藉由涉及的人工智慧、數位遺產、個資法、民法等法律領域,提出合理且具體的修法建議,以規範死者個人資料在AI應用中的合法性及倫理標準。
Thumbnail
探討數位轉生和AI復活的議題,並對這些技術在法律層面存在的風險與爭議進行深入分析。藉由涉及的人工智慧、數位遺產、個資法、民法等法律領域,提出合理且具體的修法建議,以規範死者個人資料在AI應用中的合法性及倫理標準。
Thumbnail
資策會致力於推動技術與標準合規認證服務,提供數位轉型諮詢、前瞻產業智庫與專業人才培育,以填補產業標準規範、資安服務需求及技術諮詢不足等痛點。資策會近期除了以第三方能量穩步推動製造業、資服業、半導體業建立完善的數位創新生態系,也持續在內部進行組織體質再造。
Thumbnail
資策會致力於推動技術與標準合規認證服務,提供數位轉型諮詢、前瞻產業智庫與專業人才培育,以填補產業標準規範、資安服務需求及技術諮詢不足等痛點。資策會近期除了以第三方能量穩步推動製造業、資服業、半導體業建立完善的數位創新生態系,也持續在內部進行組織體質再造。
Thumbnail
6 月 20, 2024 【臨床試驗成果是影響生技產品上市的關鍵,在AI數據技術快速進展下,市場面臨著產品上市的競爭壓力。(圖/橙灝生技顧問提供)】 (記者孟倩玉報導 )    近年來AI數據科學的快速進展,各大藥廠得以加速藥物開發進程,生技市場面臨著產品快速上市的競爭壓力,其中臨床試驗是影響
Thumbnail
6 月 20, 2024 【臨床試驗成果是影響生技產品上市的關鍵,在AI數據技術快速進展下,市場面臨著產品上市的競爭壓力。(圖/橙灝生技顧問提供)】 (記者孟倩玉報導 )    近年來AI數據科學的快速進展,各大藥廠得以加速藥物開發進程,生技市場面臨著產品快速上市的競爭壓力,其中臨床試驗是影響
Thumbnail
醫療保健產業面臨多種挑戰,像流行病、慢性病、心理健康問題和醫療專業人員短缺等,而生成式人工智慧 (Generative AI) 則有機會來解決這些挑戰。 根據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 所提供的資訊,認為人工智慧在醫療領域的市場機會,估計高達 6 兆美元,突顯了這項技術的商業價值
Thumbnail
醫療保健產業面臨多種挑戰,像流行病、慢性病、心理健康問題和醫療專業人員短缺等,而生成式人工智慧 (Generative AI) 則有機會來解決這些挑戰。 根據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 所提供的資訊,認為人工智慧在醫療領域的市場機會,估計高達 6 兆美元,突顯了這項技術的商業價值
Thumbnail
政府的政策對生物技術產業的投資有所深化。股市和生物技術企業的營運情況是非常重要的,要瞭解是否擁有集團式的經營擘劃。本篇文章介紹了生技投資的機會和挑戰,提到了一些建議的投資標的,如臺灣的晟德集團、保瑞藥業、宏碁集團,以及國外的禮來、輝景醫藥、諾和諾德。
Thumbnail
政府的政策對生物技術產業的投資有所深化。股市和生物技術企業的營運情況是非常重要的,要瞭解是否擁有集團式的經營擘劃。本篇文章介紹了生技投資的機會和挑戰,提到了一些建議的投資標的,如臺灣的晟德集團、保瑞藥業、宏碁集團,以及國外的禮來、輝景醫藥、諾和諾德。
Thumbnail
依照各機構去研究的醫療產業領域 規劃投資者幾乎都是往精準醫療或數位醫療相關 精準醫療、遠距醫療跟醫療檢測是比較可以合作的,因為這些可以運用到科技業的專業領域 達成1+1大於2的產業商機才是現在很多AI結合生技醫療的重點 近期看到很多科技公司進軍生技的原因就是"多角化經營需求是占比最高
Thumbnail
依照各機構去研究的醫療產業領域 規劃投資者幾乎都是往精準醫療或數位醫療相關 精準醫療、遠距醫療跟醫療檢測是比較可以合作的,因為這些可以運用到科技業的專業領域 達成1+1大於2的產業商機才是現在很多AI結合生技醫療的重點 近期看到很多科技公司進軍生技的原因就是"多角化經營需求是占比最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