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光憲〈思帝鄉〉
如何,遣情情更多?永日水堂簾下,歛羞蛾。六幅羅裙窣地,微行曳碧波。看盡滿池疏雨,打團荷。
賞析
此闋詞以女子視角展開,先情後景,情景交融,著重於詞中女子的心理活動,並以水的意象貫穿全文,表現其心情紛亂的樣態。
直白起頭
首處「如何,遣情情更多」直白起頭,奠定全闋詞的基調。「遣情」即排解情緒,詞中人欲排解情緒,卻反倒「情更多」,排解出更多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來,擾得人心緒不寧,心情亂成一團無可解,詞作後續便根據「遣情情更多」往下延展,以具體的意象表現「情更多」帶來的紛雜不安。
遣情情更多
「永日水堂簾下,歛羞蛾」,「永日」即整天,指出時間段,「水堂簾下」則指出地點,其中「簾」字有阻隔、分隔的意象在,距離一下拉遠,呈現朦朧不清的狀態,使人想撥開這層迷霧一探究竟。
下句「歛羞蛾」,距離一下拉近,聚焦在女子的眉眼上,眉眼最能表達出人的情緒,「羞蛾」便是情緒的具體展現,嬌羞意態從蛾眉展露,卻又因「歛」一字收了一點回去,只隱約表達,達到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效果。
「六幅羅裙窣地」聚焦從眉眼處移轉至服飾,「窣地」即拂地,「窣」字又帶有聲音性質,用來形容微小的聲音,表面上「六幅羅裙窣地」是描寫羅裙拂地發出窸窣聲響,實際上是隱約表達內心的躁動不安。
「微行曳碧波」,由羅裙行走時產生的褶皺聯想水面漾起的淡淡漣漪,「碧波」即指內心波動,心若祥和安寧,心湖自然如鏡子般,平靜無波,能映照萬物,卻不留於心;若有心事掛牽,便如一顆小石子投入水中,漾起陣陣漣漪,一層又泛起一層,久久不能撫平,與「遣情情更多」暗暗呼應。
「看盡滿池疏雨,打團荷」由「碧波」一詞延展,聚焦從自身的服飾又轉向水堂外的景色,此景為內心具象化的展現。
「疏雨」對應「碧波」,雨一絲一絲下,煩心事一點一點來,剛撫平一波漣漪又來了一波,無休無止,再加上「看盡」一詞顯現時間的長久,可以發現詞中人其實是想維持內心的平靜,卻無可奈何一直想起心事,導致本想排解愁緒,愁緒卻更加雜亂,糾結成團,「打團荷」便是此具體表現。
疏雨打團荷,團荷卻未散,只剩一層又一層的漣漪持續蕩漾,回看首處「如何,遣情情更多」,無力感籠罩,只餘更多無處安放的心緒在詞中飄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