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68年
地點:回聲園亞洲分部某大型會議室
半透明全息投影浮現於空中,來自全球各地分部代表齊聚一堂,進行每季的全球同步會議,會議主題囊括世界人際現況分析、回聲園各分部面臨的困境,以及人際復原進度。
報告聲在會議室中迴盪著。
「全球超過七成社會互動都有AI介入,其中一半全由AI完成,AI互動已取代社會中一半的『對話』,我們每兩次的對話,有一次不再發生於人和人之間。」
「每人每日與人類實體互動對話時間下降至38分鐘,為近二十年來最低值。」
當報告人說出結論,台下開始有討論聲傳出。
「各國開始出現因AI程序故障,導致溝通出現斷裂情況,如三個月前日本東京A企業開發的AI 情感輔助系統故障,導致數萬名用戶突然陷入情感恐慌、德國C企業線上聊天機器人,因程序錯誤產生辱罵用戶情形,導致醫院心理門診人數暴增、美國各州個體自我隔離比例逐步攀升,人們完全中斷實體社交,情感全面仰賴AI模擬系統。」
資料視窗彈出的各國案例,讓與會人員的討論聲更大。
接著報告人收起各國案例,喊出另外一組數據資料。
「如各位所知,歐洲分部已進行三年的"人機依賴"與"情感回應"雙指標模型開發,請各位看報告第28頁。」
會議室中的人們依照指示找到資料,報告人繼續說道:
「對於模型的結果,我們試著進行閥值分類,分為連結者、功能者、模擬者、斷線者、以及無面者五類。」
「模擬者,這類人情感高度依賴AI,雖有社交力但情緒真實回饋極低,佔據世界的25%。」
「功能者,雖比模擬者更具情緒反饋,但他們早將人類的人際互動列為選擇性技能,並逐步向情感AI系統靠攏,具高度機率轉化為模擬者,他們佔據世界人口35%。」
報告人帶著有些失落的語氣說道:
「這兩類人群推估已佔據全球60%人口。」
百分之六十數字一喊出,會議室全面爆開討論聲。
祈晏,回聲園亞洲分部的高層領導之一,指尖滑動著手中報告介面,眼中倒映著冰冷的數據流,眉頭隨著報告內容逐漸深擰,無聲的壓力悄然在他身側擴散。
原本坐在報告人身旁的褐髮男人起身,用著低沉卻鏗鏘有力的聲線喚回大家注意力:
「現在世界的現況,已超出回聲園可以修復的範疇。」
說話的人是歐洲分部領導人,特奧.馬雷內克。
他用著嚴厲的眼神看著會議室的人們,並用著遠比剛剛更加深沉的力道喊道:
「我們已無法阻止世界走向AI替代人類情感的路徑!」
特奧說完,會議室突然陷入一片寂靜,所有人皆嚴峻地看著他。
特奧繼續說道:
「剩餘人口,除卻無法維持數據連結的高齡人、自我邊緣化的資訊灰區人群,我們僅剩10%,是被推論仍保有深度實體人際網絡,且具備高情緒理解和溝通力的人們,這些人們,我們稱為"連接者"。」
所有人不約而同看向資料畫面中,那標示著"連接者"的小小數字區塊。
特奧深吸一口氣後,再度喊道:
「為了世界,我們認為須立即開始尋找連結者,透過"人機依賴"與"情感回應"雙指標模型。」
話音落下後,會議室討論爆發,彷彿剛剛的死寂與靜謐不存在。
祈晏雙手立於桌前,巡視著會議室的人們後,他伸手按下了會議室的靜音紐,所有聲音瞬間消失,只剩下投影數據無聲閃爍。
祈晏對著特奧說道:「請繼續。」
特奧深吸一口氣後說道:
「我們希望啟動『種子計畫』。」
特奧並未焦急說出計畫內容,而是環顧會議室所有人,並接收大家納悶眼光後才再度開口。
「所謂的種子就是連結者們,人際語言修復需借助仍擁有珍貴情感的人們,期望他們能感染正在喪失情感的人們,當然另一方面也希望透過種子計畫、用回聲園的資源保護他們...」
稍作解釋後,特奧給予人們緩衝思想的時間,然後他把視線落在祈晏身上,似是明白對方意圖,祈晏語氣平穩卻不容置喙道:
「歐洲分部已有初步規劃了,是嗎?」
「雙指標模型已進入微調尾聲,基礎架構穩定,歐洲分部下一步將實地鋪開,在執行的道路上持續優化為歐洲各國自身專屬模型,使用規範和倫理層面也會在落地前完成,雙指標模型原則上如最初設計,只應用於回聲園內部作為人際覆育使用。」
「同時我們也正在規劃種子們找尋方式、篩選細節、面試流程、教育訓練等面向,除卻模型需在地化,這些也需在地化、也都需要"時間"...」
特奧他刻意加重"時間"兩字
「各位,種子計畫的前期準備不少於兩年,甚至可能更久,在這準備的時間,我們又會流失多少連結者,我不願讓自己過度樂觀...」
全場依舊靜謐...
許久後,祈晏率先開口打破沉默。
「亞洲分部種子計畫將跟隨歐洲分部同步啟動,後續我會指派策略部人員對接,同時其他分部盡快跟上,歐洲分部請於下次季會分享初步規劃。」
祈晏的決議,讓整場會議都繃著臉的特奧,難得露出一些微笑,將視線從祈晏移開後,他輪流看向了北美、南美、非洲、大洋洲各分部領導人,一一用眼神確認大家的認同。
「既然共識已達成,請各位先行指派人員成立模型小組,歐洲分部將發送最新模型、數據與開發方法,供各分部開始因地制宜。另外種子計畫歐洲初版規劃將於下季度向各位進行報告。」
隨著會議決議下達,會議室中的影像接連消失,虛擬光點逐漸暗去,只剩祈晏一人仍留在昏色漸沉的會議室。
「開啟私人會談模式,路懷謙。」
語音指令一出,一名中年男子的身影浮現。
「聽到了嗎?」祈晏問到。
「我真後悔來聽...」男子臉色不悅地答道。
男子名叫路懷謙,是祈晏的好友,也是現今諾瑪科技的負責人。
諾瑪科技,一家在全球擁有超過三億機器人用戶的跨國企業,他們的創辦宗旨是「打造理解人類的機器,延續人性溫度於技術之中」,將「情感模擬」推向精細化發展。
「你沒來聽我也會把結論說給你聽。」
對於好友的無賴,路懷謙嘖了一聲
「私訊叫我留下,是想問我情感模擬的開發進度吧?」
「對。」
聽見祈晏不加修飾的回應,路懷謙沉默了幾秒,像是在掙扎該從哪一句開始。
最終,他緩緩開口:
「情感模擬已可達到 70% 的真實反應。」
「已經到 70% 了啊......」
祈晏輕聲重複,語氣中既沒有驚嘆,也沒有喜悅,像是無法明確選擇該欣慰還是憂慮。
路懷謙微微垂下視線,聲音裡帶著少見的動搖。
「但祈晏,你知道的,這一切終究,還是模擬。」
祈晏聞言,露出一抹幾不可見的笑,那笑裡既有疲憊,也有些微苦澀。
「沒錯,但你也知道,以現今狀況就算是假象,有時候也能替我們爭取一點時間。」
然後路懷謙沉默了。
「這也是你的初衷、諾瑪科技的目標,不是嗎?」
這句話,祈晏說得極輕,卻像一道針,精準得刺進好友那層薄薄的防備。
路懷謙沒有回答,只是下意識地握緊了拳頭,數秒後,他緩緩點頭,像是向某種沉重低頭。
「如果可以,開放回聲園的雙指標模型給諾瑪吧,我會在完成時,篩出第一波使用名單。」
祈晏看著對方點頭並說道:
「好,我會去推進這件事。」
「但我要提醒你。」
路懷謙的語調突然低了下來,以朋友的身份說出這句話:
「這樣真實的情感模擬,或許是潘朵拉之盒。」
祈晏看著路懷謙,這次,是兩人都選擇不再說話。
主力連載於KadoKado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