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多數台灣駕駛者來說,「右駕」總是帶著點不確定的焦慮感。
方向盤換邊、靠左行駛、圓環進出、打錯雨刷、打檔位在左手边……有時光是想像就讓人打退堂鼓。
這篇文章整理了我幾次右駕,總里程應該超過2000公里的真實心得,獻給即將第一次右駕上路的你,或是還在猶豫要不要右駕的自己。從左駕切換到右駕,最常見的困難不在技術,而在「認知與習慣的對調」,以下九個訣竅,幫助你用最短的時間、最少的壓力完成適應。
1.空間感重建:把副駕當駕駛
台灣人習慣坐左邊開車,一到右駕國家,大腦空間感會錯亂,這時請你想像「你正從副駕駛的位置開車」,自然會自動對齊車道與距離,我的方式是把我常玩的一款駕車遊戲,道路駕駛從左駕改成右駕,飛往大馬的航班上,我就玩了幾次駕車遊戲,習慣對向車在我右邊的感覺,然後到了當地,我都會先坐在駕駛後方的位置,模擬他開車的視野。
2.右手摸著「中線」車身才靠中間
右駕初期最容易開得太靠左(原本習慣左駕的人),請記住:你的右手要盡量靠右手邊白線駕車,這樣車子才會居中。
3.轉彎口訣:左轉左手內、右轉右前外
怕轉錯方向嗎?給你一句我自己編的口訣:
「左轉左手內(向內)右轉右前外(向外)」
記住這句話,方向感不再卡住。
4. 過路口視角:先看右,再看左
這一點對台灣人很不直覺,無論是走路還是開車,第一眼都要先看右邊來車,這是馬國靠左行駛的基本生存法則。
5. 圓環進出靠左
馬來西亞圓環非常多,新手常會不確定要走哪一邊。
記住:「進圓環靠左,繞圓環靠左,出圓環也靠左」,圓環就不再是你的障礙。
6.副駕當教練:開口提醒最管用
若有同行者,請他幫忙提醒:「這段偏左」「準備轉彎」或「注意摩托」,不要硬撐,有人幫你看,安全加倍。
7.停車場先練三圈
開車上大馬路前,先在停車場繞三圈,模擬右轉左轉、停靠與車道居中,幫助你建立右駕的身體記憶。
8.跟著車流走,速度比速限重要
右駕不是開得越慢越安全,在國外開車不管左駕右駕,一定觀察當地車速才是重點:
若限速80但大家都開100,那就跟上;
若限速80但大家開40,那你也要慢下來,
當然若路上沒有其他車,那就按照導航告訴你的限速行駛最好,
跟著節奏,比起盯著數字更能安全駕駛。
9.心態放鬆,錯誤是正常的節奏
雨刷打錯、轉錯圓環、靠太左……這些都沒關係,犯錯才是練習的一部分,只要不急不亂,右駕真的很快就上手了。
我從一開始緊張到冒汗、雨刷打了半天,到第二天就能自然換燈、判距離,右駕的適應其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難。
所以重點不是開得完美,而是給自己一個「可以不完美也能前進」的勇氣。
願這九個訣竅能成為你第一次右駕的後照鏡,幫你看見正在成長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