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是多聞廣學;修行,則是一門深入。
這趟前往佛陀八大聖地的朝聖之旅,同團的每一位,皆是佛弟子。
而我,不是修佛之人,所以在車上,大家輪流分享對佛法的見解,彼此誦經、唱誦心咒。
而我,就像個旁聽生般,不斷提出問題,誠心請益,師兄們也耐心回應,沒有一絲排拒。於是,我在自我介紹時這樣說:
「我很有福報,你們是來修行的,而我是來學習的。」
我們的領隊是一位佛法深厚的導師,
導遊則是令人敬佩的「返俗之人」——
曾親隨大喇嘛兩年,後來獲三大法王同意還俗,後來移居台灣,進入佛學院及師大就讀,華語流利, 迄今已帶領126次印度朝聖行程。
我聽著,也不禁想起曾在聖本篤修道院,
走完十四處苦路時,那份靜謐深沈的震撼。
我完全能理解,為什麼這些前輩,願意忍受舟車勞頓、 接受印度的空氣與交通挑戰,也要踏上這段旅程。

(朝聖路上的街頭隨拍2018.12.23)
今天的印度,有點「灰」,或許每天的印度都是灰的。
早上八點的德里,是一片霧霾瀰漫的灰。

(從新德里住宿地點拍攝,此時2018.12.22上午八點)
飛抵北方邦的勒克瑙,依舊是灰。
坐上五個半小時的車,沿路看見的景色, 本該是綠意盎然,卻像整片被蓋了灰紗。
空氣中仿佛飄著塵土與時間的疲憊。
難怪去年歐巴馬訪印三天,媒體報導他「折壽六小時」,我現在相信,可能不只六小時。
不過,在這灰濛濛的旅途中,我也學到一件有趣的事:
在印度,「按喇叭」不是粗魯,是一種禮貌。
許多車輛後方都寫著——
HORN PLEASE(請按喇叭)
意思是:想超車?想轉彎?記得提醒我一聲。
甚至有些車會改裝喇叭聲,
在車陣中,突然響起一聲旋律,讓你驚醒又莞爾。
這裡的禮貌不在言語,搖頭表示同意,不說謝謝是一種默契, 而「會車請按喇叭」, 也成了「不可思議的印度」最獨特的禮節之一。
印度官方旅遊口號是:Incredible India,
如今,我確實懂了它的含義。
這片土地,髒亂與神聖交錯,

煙霧與信仰並存, 極度的貧富差距與內在的慈悲共處——
但正因如此,才讓它如此真實、如此不可思議。
這趟旅程,我雖不是佛弟子,卻意外地踏上一段修行。
不是修佛,而是修自己。

(很佩服這棵樹,每片綠葉都承載厚厚灰塵,但仍堅強的生存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