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不是靠運氣,而是靠設計。本文分享我如何透過深度訪談,意外發現ESG新市場,並將數據洞察,轉化為高價值的商機。
你是否相信,在你的既有產品或服務中,其實潛藏著一個你從未想像過、且價值高達 20 倍的新市場?
這篇文章將分享我的真實經歷:我是如何從超過一百次的實地訪談中,為一個既有產品,挖掘出全新的 ESG 市場,並成功完成了這次驚人的價值轉化。這證明了,市場的轉折點,不是運氣,而是你有沒有讓價值對上真正的需求。【第一步:深度洞察】從100+次訪談中,拼出真實的「市場價值地圖」
我原本只是想找出我們產品真正的價值落點,沒想到一走進去,才發現這不是幾場訪談就能搞懂的問題。 最後,我總共累積了:
- ✅ 訪談 70+ 位實際潛在使用者或需求方
- ✅ 訪談 30+ 間相關生態圈合作廠商(如設備商、系統商、顧問公司)
這些扎實的
市場研究,幫助我拼出了一張市場實際在運作的價值地圖。而就在這張地圖上,我看見了一群原本不在我們想像中的關鍵買單者。
【第二步:破窗思考】重新定義買家:從「維運經理」到「在乎ESG的上市櫃公司」
在訪談中,我持續追問:「這些數據與模組,對誰來說真正重要?」 很多人會用它們來做現場流程優化、維運效率管理。
但漸漸地,我發現有一群人反應不只積極,甚至願意投入更多資源:「他們是在乎 ESG 指標的上市櫃公司。」
這正是「破窗思考」的關鍵時刻。我意識到,我們的目標客戶不是「想提升效率的現場主管」,而是「需要有工具來證明其永續作為的決策高層」。
【第三步:系統設計】重構價值主張,將「數據功能」設計為「ESG成效報告工具」
基於這個全新的客戶洞察,我立刻重構了產品的價值主張。對這群新客戶來說,我們打造的:
- 數據洞察邏輯
- 活動模組(能證明他們有做出改善行動)
- 回饋與追蹤流程設計
不只是產品功能,而是能夠實際交出 ESG 成效報告的工具。
當我們第一次針對這類客群重新提案時,他們的回應非常直接:「如果這些數據能被整理進我們 ESG 管理流程,這就不只是監控工具,而是永續管理的基礎平台。」 最終成交金額,是我們原本目標單價的20 倍以上。
(延伸閱讀與下一步)
這次驚人的成果,源於一套完整的思考框架。想了解我是如何運用「深度重構三部曲」,系統性地分析與解決複雜商業問題嗎? ▶︎ 延伸閱讀:【核心方法論:深度重構三部曲】
下一步,您可以選擇:
1. 探索我的核心方法論
如果你對我解決所有複雜問題的思考框架感興趣,想了解這背後的「深度洞察、破窗思考、系統設計」的完整邏輯,建議你從我的定錨之作開始。
▶︎ 前往【思考框架與解決方案】
▶︎ 前往【商業模式與產品價值重構】
▶︎ 前往【高效團隊與組織系統設計】
2. 了解服務與合作方式
如果你想了解我的專業背景,以及我能為你的企業提供哪些具體的服務方案(如一對一診斷、工作坊、長期顧問等),歡迎前往我的「關於我」與「服務」頁面。
▶︎ [點此了解我的背景與服務項目]
3. 直接預約初步診斷
如果你正帶著明確的商業挑戰而來,並希望直接與我對話,找出問題的破局點,歡迎預約一次 30 分鐘的免費線上對談。 ▶︎ [點此預約 30 分鐘初步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