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藝術家、藝術品的蘋果日報!
背後的小八卦、秘辛想知道更多嗎? 厚喔!(台語和實際很厚的雙關!哈)
✨ 我為什麼會讀這本書?
緣分讓我們相遇!在當時新書出版時,我曾經在書店瞥見,默默覺得,這好像什麼大學原文書,也太厚重!當然也沒有任何閱讀動機,想不到幾年後的我,因為想更了解怎麼看畫,加上我完全沒有任何背景(我意思是專業知識),之前有看過幾本收藏藝術的書提到,可以了解一下歷史脈絡也會有幫助。就想起這本書,老實說我也早就忘記他有如此厚重,直到我真的拿在手上,哈哈哈!說到這裡,感覺想看這本書的人會不會興致都沒了!
不過,今天會有興趣查這本書,基本上有基礎興趣動機推動,這個前提之下,其實整本書是很有趣的,畢竟有文字+彩色美圖,就是讚!
🔑 核心內容小劇透和使用方法
本書28個章節,後面有年表、地圖搭配使用。
章節是照著時間的脈絡走,如果一口氣要看完蠻逼人的,但如果每天看一兩章,其實是蠻有趣的。看的過程中,有時候會需要前翻後翻,作者會對照不同時代的畫作來比較,讓讀者可以很快了解不同之處。看到某些國家不清楚地理位置或年代的順序就可以往後翻地圖和年表。雖然這閱讀過程是有點繁複,而且有時寫到某個藝術家或是藝術品又想了解更多時,還要一邊查網路深入了解。但能有一個歷史脈絡,帶著我們一邊認識藝術家、藝術品,直接用文字搭配旁邊的彩色大圖,真的很棒!
另一種閱讀方式也可以是,當目前有特別想了解的部分再去翻那段來看,有點像是工具書。比如最近威廉透納在台灣展覽,就可以翻翻那個章節,了解當時整個大環境風氣氛圍和同期有哪些藝術家等等。或是如果剛好要去義大利旅遊也可以了解那段歷史,像文藝復興時代。
💡 我學到什麼?
看完一大本書,要全部吃(消化)下去也不是容易的事。覺得看完這本書有多了解幾件事就已經比原本的我進步了。比如說,埃及的藝術很有意思,當初是為了保留更完整就能夠永生的原則下製作,許多畫作反而不是真實呈現,而是要如何完整清晰呈現才是重點。側面比較清楚就畫側臉,但眼睛有是正面角度的眼睛,胸部肩膀正面比較清楚,但又會搭配側面看的手臂和腿,最後腳掌希望是看得清楚的內側,就兩隻腳都是左腳的感覺。下次去埃及就知道怎麼看浮雕了!
早期都是以宗教為主題作畫,之後有一系列就是幫皇室貴族畫肖像畫,一直到後來印象派、寫實派開始著重光影、市井小民、風景畫等等。畫家常以聖經故事為畫面主題,同一個主題經過不同世代的轉變由不同畫家的手畫出,就是完全不一樣的感覺,也很有意思。一開始是名畫家帶著學徒幫他一起完成畫作,演變成學院,而後又有一群非學院畫派的畫家自成一格。
當然為人所熟知的文藝復興時期、印象派、後印象派等藝術家之間的年齡順序、競爭或是友好關係、畫風、生平故事和知名畫作等,也都有一一介紹,除此之外很多熟悉的畫作也因為這本書才知道,原來畫家是哪位大師,只能說無知真的很可怕!但努力向學就是好事!
個人喜愛度:5顆星
總結:繪本般的歷史故事,好圖、好讀!
📘 書基本資訊
書名:藝術的故事
作者: 宮布利希(E. H. Gombrich)
譯者: 雨云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20/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