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內容為原創作品,嚴禁抄襲,亦不接受媒體報導,更不允許以任何形式轉載、截圖或分享至其他平台,如需引用,請先取得原作者正式授權。尊重創作,是對內容最基本的尊重。感謝理解,也感謝每一位願意守護這份文字價值的朋友。🙏✨
文|林思齊(本篇收錄於「金星」),續我怎麼建立風險邊界建議合併閱讀。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訂閱收藏分享留言,都是對我最好的鼓勵,感激大家,我會繼續負重前行。
寫給點進來的你
昨天我在想一個問題。
如果你在動物園看到一群猴子,對著已經壞掉的按鈕狂按,明知道按了也沒用,但就是停不下來,你會覺得很可笑對吧?
但我突然意識到,我們每天打開看盤軟體的樣子,跟那些猴子好像沒什麼兩樣。
這篇不是要勸你別投資。我自己也還在買。
我只是想跟你聊聊一件很詭異的事:為什麼我們明明知道風險很高,明明知道大部分人都會虧錢,還是忍不住要玩這個遊戲?
今天我要用一些神經科學、心理學的東西來拆解這件事。但別緊張,我不會用那種教科書的方式寫。
我想試著站得很遠很遠,像外星人一樣觀察我們人類,看看我們到底在幹嘛。有時候,你得先承認自己很荒謬,才能開始變得不那麼荒謬。
這篇文章是寫給誰的
- 寫給那些半夜偷偷打開看盤軟體的人。
- 寫給那些明知道不該買,手指還是按下去的人。
- 寫給那些研究技術分析研究到眼睛痛,隔天還是照樣虧錢的人。
- 寫給那些在群組裡裝得很懂,私下卻緊張到睡不著的人。
- 寫給那些一直告訴自己「這次會不一樣」,結果每次都一樣的人。
最重要的是,寫給那些開始懷疑的人。懷疑自己,懷疑這整套遊戲,懷疑到底誰在騙誰。
但是我要先說一件事
你知道嗎,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自己也覺得很諷刺。
因為我要講的是「獲得感怎麼騙我們」,但你現在讀這篇文章的時候,大腦也在分泌多巴胺。
你會覺得「哇,原來是這樣」、「終於有人說出真相了」,這種恍然大悟的爽感,其實也是獲得感的一種。所以我現在在用獲得感,來跟你解釋獲得感。
這很荒謬,但這就是現實。我們沒辦法完全跳出這套機制,但我們可以看得更清楚一點。
如果你想知道更多
讀完這篇,你可能會想問:
- 「那我現在該怎麼辦?」
- 「既然我們都是被大腦騙的猴子,還有救嗎?」
- 「知道了這些,我要怎麼改變投資方式?」
- 「還有哪些我沒發現的陷阱?」
這些問題很好,但答案不是三言兩語能說完的。我準備了一些更深入的內容,但需要付費才能看。
為什麼要付費?
- 第一,過濾。真的想深度思考的人,會願意為認知付錢。
- 第二,承諾。花了錢,你會更認真看待這些內容。
- 第三,測試。看看你會不會因為「想要答案」的衝動而付錢。
如果你付費了,很好,你在做知識投資。如果你沒付費,也很好,你成功抵抗了誘惑。不管怎樣,你都在思考。而思考,就是改變的開始。
看完我剛才那段話,你現在是更想付費,還是更不想付費了?你的答案,就是你對自己的了解程度。
外星人,人類學報告
如果有外星人來研究地球人類,他們的觀察報告可能會這樣寫:
「這個物種有一種奇特的行為模式:他們會花大量時間盯著螢幕上不斷跳動的綠色和紅色數字。看到綠色時會分泌愉悅激素,看到紅色時會產生壓力反應,但無論如何,隔天還是會重複相同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