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 2025 年 7 月,MongoDB(NASDAQ:MDB)的市銷率(P/S)約為 7.1 倍,這在 SaaS 類股中屬於偏高的估值。儘管這一數字引發市場對其合理性的質疑,但深入檢視其雲端產品 Atlas 的使用情況、成長動能與競爭優勢後,可以看出市場的定價背後並非毫無根據,而是建立在對未來資料庫基礎設施與 AI 工作負載擴張的期待上。
根據 Cantor Fitzgerald 的報告,MongoDB 的 Atlas 雲端平台在 5 月與 6 月的使用量明顯回升,擺脫了 4 月的低迷。公司 2026 財年第一季的雲端營收成長已回到年初水準,顯示其雲端產品具備快速復甦能力,並且企業對托管型資料庫的需求仍在持續增長。這對維持高估值的 MongoDB 而言,是一項重要支撐。
不過,以超過 7 倍銷售額交易,確實意味著 MongoDB 的股價已被市場賦予溢價。根據 Financhill 數據,該公司當前的 P/S 倍數約為 7.08,高於多數同類 SaaS 公司平均水準。要支撐這樣的估值,公司必須持續展現強勁成長、改善利潤結構,並讓投資人相信這不是一場「只看成長」的高風險押注。MongoDB 的用戶基礎與留存數據也支持其長期潛力。該公司最近公布的財報顯示,營收年增率為 22%,2026 財年第一季營收達 5.49 億美元,超出市場預期 2,000 萬美元以上。Cantor 預估 Atlas 年成長率超過 20%,足以抵消企業授權業務的放緩,顯示公司雲端業務推動轉型已逐漸站穩腳步,並鞏固其 recurring revenue 模型。
毛利與現金流方面,MongoDB 的財務體質相對健康。第一季毛利率為 73%,現金部位達 25 億美元,流動比率高達 5.9。雖然仍在積極擴張階段,但營運虧損已逐步縮小,自由現金流也正在穩步改善,對於追求成長與收斂風險的投資人來說,是正向訊號。
展望未來,Cantor Fitzgerald 給予「加碼」評等,目標價為 271 美元,強調其邊際利潤提升潛力、股票回購與 AI 帶動的企業端需求上升。市場共識目標價約落在 266 美元上下,與目前股價相比仍有約三成上行空間,反映出分析師對其「雲端+AI」策略轉型的信心。
當然,前提在於管理層所給出的財測是否合理可信。MongoDB 預期企業大合約續約將略為放緩,但 Atlas 的增長將持續推動整體營收向上。這顯示出其正在從傳統授權模式平穩過渡至訂閱制與雲端平台主導的新商業模式,雖然過程中會帶來短期波動,但對長期經營效率與穩定性有利。
此外,客戶集中度與平台依賴風險仍需注意。Atlas 雲端服務是否過度依賴少數大客戶或特定雲端供應商(如 AWS、Google Cloud、Azure)仍待觀察。MongoDB 能否透過強化開發者生態系、擴大向量資料庫與 AI 整合,將決定其能否在資料基礎建設市場持續維持領先優勢。
總結來說,MongoDB 超過 7 倍的 P/S 估值雖高,但只要其雲端業務持續成長、利潤率逐步提升,並有效控制平台風險與競爭壓力,這樣的溢價就有其存在合理性。其穩健的財務結構、用量回升的趨勢,以及市場分析師的正面預期,共同構築出具吸引力的投資敘事。但最終,MongoDB 是否能實現其估值預期,仍需看其後續的執行力與市場佔有率表現。在當前雲端與 AI 雙主題驅動下,MDB 將是科技投資組合中不可忽視的一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