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的我,時常困惑身邊的人為什麼要拜拜?我看到拜拜前準備的煩躁、無奈、推諉,拜拜過程中有許多祈願,拜拜後的鬆一口氣、迷惘。我就在想,他們到底是喜歡還是不喜歡?
今天跟朋友討論到這個很有趣的話題,我小時候超討厭拜拜,因為被要求要對神明尊敬,還有各種各樣的禁忌,年紀稍長一點後,發覺自己很不喜歡威權崇拜的感覺,對於各種各樣的禁忌則覺得像是一種愚民手段,讓人們忙於各種禮節禁忌,無暇思考。
這次我有不一樣的想法,我想也許我不是討厭這些所謂的信仰,而是我想追求的本身就不是信仰,只是一種純粹的愛,互相的共振、心心相印而已。而討厭的感受,源自於看著身邊的信仰者,除了求心安,更多的是想要更多更多,這種貪婪產生的利益交換,還時常是槓桿交易!因此,這樣的信仰不單單只有信仰的意味。
當然,民俗或宗教信仰有其發展的脈絡,我不是要說這樣不好,也不去否定他人眼中認為的好,而是以批判性的方式在思考,為什麼我無法融入這樣的架構當中。算是一種真實表達自己的練習。
- 你思考過什麼是信仰嗎?
- 你與身邊的人,有相同或不同的信仰嗎?
- 你有信仰的契機是什麼呢?
不知道有沒有知音?有不同的想法要表達,不是吵架的都很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