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偶然在YT看到youtuber介紹此本書,說到此書帶給她的觀念如何正面影響了她的生活,甚至帶了奇蹟,於是便引起我的好奇找了這本書來讀。作者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何謂量子力學及如何運用在生活中,進而運用這些概念改變現實人生,即使不懂量子力學也不影響閱讀體驗。下面分享幾點我覺得很有意思的觀點:
我們會接受對方的光子
人類其實是像波動一樣的存在,很容易受到別人波動的影響,若身旁有心情惡劣的人,自己也會跟著暴躁起來;反之在興奮的人旁邊,就會跟著高興起來。確實在生活中常常有這樣的感受,例如今天老闆火氣特別大,上班心情也會跟著暴躁焦慮;而待在高能量的人身旁,不知怎地做起事來特別有幹勁。
平行世界就是頻帶
「觀測」或「意念」就是一種對上頻率的行為。舉例來說,如果觀測到「感謝」,那麼「感謝的頻率」就會出現並釋放出這個頻率的波動;此時就處於「感謝頻帶」的平行世界裡。讀到這點的隔天起,我就試著想像用轉頻道的方式,對人事物抱持著感謝角度去看待,似乎生活不那麼緊繃了,日後也提醒自己要轉至「感謝頻帶」,減少負能量及抱怨。
意念是一種物理量,越大的意念就越容易現象化
願望沒有實現,代表意念的物理量不夠,並不是只要有觀測、意念就夠了,重要的是「縝密的觀測」或是「沈浸其中」。
在能夠真心安慰自己的那個瞬間,世界就改變了
別人和你的關係,就是你和你自己的關係,如果不珍惜自己,別人也不會珍惜你。
生與死的交界—兩者的差別就在於光子資料是進入肉體,還是離開肉體
生命的根本不會終結,不生也不滅,所以不需要抗拒生死,也不需逃避。用量子的角度來看,組成人體的基本粒子在人死亡後回分解,但意識的光子仍會以波動的狀態留下來。
其實我對死亡之後會轉世或是靈魂之類的一直是半信半疑的,不過作者用科學的角度來詮釋死亡這件事竟說服了我,原來人死後的意識仍然會以波動的型態存留下來,也給活著的人一些溫暖及盼望。
本書並不厚,而且作者觀點很有意思,順順讀大概兩小時就能讀完,也帶來一些省思,並想嘗試運用在實際生活,看會帶來些什麼改變,蠻推薦生活遇到一些困難及挫折的人閱讀的,或許會得到意外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