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同步發表於確認鍵官網|點我閱讀原文
你最近也聽到很多人在討論 Threads 嗎?
這個由 Meta 推出的新平台,不只是多一個發文管道,而是代表一種全新的社群溝通方式:更即時、更真實,也更容易產生「對話感」。
很多品牌都投入 Threads,但操作一陣子後,往往會發現流量起伏很大,演算法也難以捉摸。
如果你也想在 Threads 上走得穩、走得遠,這篇就是為你準備的完整攻略。
為什麼現在必須關注 Threads?
簡單說,Threads 已經成為一種「輕量且互動性強」的社群載體。
它不像 Instagram 那麼重視圖片,也不像 Facebook 那樣偏向長內容,而是介於兩者之間,更像一個開放式聊天室。
如果你的品牌想跟用戶「聊得起來」,甚至像朋友一樣互動,那 Threads 絕對值得嘗試。
Threads 的演算法思維:比你想的更重「對話」
Threads 的邏輯,跟過去熟悉的 FB、IG 有些不一樣。
以下三大原則請務必記住:
✅ 互動速度 + 內容深度
- 你的貼文在短時間內獲得「有意義的留言」愈多,就愈容易被推薦給更多人。
- 所謂「有意義的留言」指的是真正有觀點、有字數的討論,而不是只有表情符號。
✅ 帳號信任度
- Threads 會觀察你的歷史發文品質
- 粉絲平常的互動習慣(留言、轉發)
- 以及你和其他優質帳號的互動關係
✅ 原創性與停留時間
- Threads 非常重視「原創內容」
- 如果你的文章能讓讀者多花幾秒閱讀,就有更高被推薦的機會
什麼樣的 Threads 內容會受歡迎?
別只想著「推產品」就結束。
在 Threads 上,好的內容需要策略組合,才能保持黏著度:
🟦 1. 建立品牌人設
先定義你是誰:
- 專業顧問?
- 生活玩家?
- 或是熱心的社群陪伴者?
一旦決定,就要堅持一貫的語調,這樣讀者才記得住。
🟦 2. 內容黃金公式
以下幾種類型超好用,建議輪流搭配:
- 提問型
- 快速互動:「週末你會 A) 在家追劇 還是 B) 出門散步?」
- 深度交流:「你最想學的行銷技能是什麼?為什麼?」
- 觀點型
- 針對新聞或同業貼文,發表你的專業評論
- 例如:「剛看到 XX 廣告,畫面很棒,但有點忽略 Z 族群的需求,大家怎麼看?」
- 價值型
- 教學或知識包
- 例如:「3 個免費工具幫你省下 5 小時社群排程的時間」
- 互動型
- 辦小型抽獎
- 蓋樓留言串
- 分享幕後日常照
🟦 3. 截圖 + 觀點
超簡單又有效:
直接截一段新聞或別人的貼文,再寫 2~3 句自己的觀點或評論。 這種貼文很容易引起話題,也能快速增加「深度留言」。
SEO 思維:Threads 與 Google 要一起佈局
如果你只把 Threads 當作貼貼文的地方,那就太可惜。
建議你把 Threads 視為「內容測試場」,然後結合官網文章、Google SEO,產生流量閉環:
✅ Threads 個人簡介加上關鍵字
✅ 在貼文中,觀察哪些話題被討論最熱 ✅ 再把熱門討論,轉寫成官網的長文 ✅ Threads 回推官網文章連結,幫助自然搜尋曝光 ✅ 同時在長文中增加 3~5 個 FAQ 型問答,強化 SEO 精選摘要
這樣 Threads ➡ 官網 ➡ Threads 的循環,就能持續帶進搜尋流量。
如何判斷 Threads 行銷成功?
除了看表面數字,以下 KPI 也很值得追蹤:
- 互動率
(留言 + 轉發)/ 曝光數 - 連結點擊率 (CTR)
多少人從 Threads 點回你的官網 - 粉絲增長率
是否穩定成長,而不是只有抽獎衝一波就停滯 - 品牌聲量
你的貼文有沒有被截圖分享到 Dcard、Facebook、IG?
這些指標,才是真正能反映「品牌聲量」和社群黏著度的關鍵。
結語:Threads 是品牌經營的新起點
老實說,Threads 的遊戲還在持續變化中,誰能在這裡佈局得早、佈局得穩,誰就能建立起更扎實的數位資產。
你不只是要發文,更是要創造對話,持續累積影響力。
現在就開始檢視你的 Threads 內容策略吧,把社群、SEO、品牌價值串聯起來,讓你的品牌在未來更有競爭力。
👉 想知道怎麼幫你的品牌打造 Threads 內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