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日誌記錄思考】
很多時候,是知道要用腦的,事情擺在眼前,不動腦也過不去。但一準備思考,腦袋卻開始打結,不是懶,是越想越亂,越想越不確定,甚至連要想什麼都搞不清楚。
一開始只是有點模糊,但不肯停下來理清楚,反而硬要往下想。腦子一旦卡住,就像線打結一樣,越拉越緊,越想越糾纏,不是沒能力想清楚,而是方法錯了。常見的狀況是,急著找答案,卻沒搞清楚問題。很多時候一有壓力,就想趕快處理掉,但沒有弄清楚問題本質,只會越處理越亂,這不是效率,是慌張。
有時候其實應該停下來,把思緒釐清,把零碎的念頭整理好。但人會抗拒停下來,覺得一停就是拖延,就會焦慮,結果在焦慮中亂想,腦子根本轉不起來,只是繞圈。
有些人會怪自己腦袋不靈光,但真正的原因,可能是太想一次搞懂全部。事情本來就有順序,有些部分要一步一步來,想一步跳到結論,當然卡住。
也有人太在乎結果,還沒開始分析,腦中就開始擔心後果。擔心犯錯、擔心浪費時間、擔心做錯決定,這些焦慮佔滿整個思考空間,反而沒力氣去真正分析問題。
腦袋打結的時候,不是努力就會順,有時候是該換個方式,有些人習慣用硬碰硬的方法,明知道現在想不通,還是死命硬想,結果只是更痛苦。
換個角度,不等於放棄,先把整件事擺開來,把裡面的東西一個個拆開來看。什麼是關鍵,什麼是枝節,什麼可以先放著不管。就像解一團亂線,要一點一點解,不可能一下拉順。
最怕的是腦打結時還要假裝正常,表面上在工作,實際上腦中混亂。人會怕被發現,怕別人以為自己不行,就越壓抑越混亂,久了甚至不敢面對真正該處理的事。
有時候,該睡就睡,該走一走就走一走。腦袋不是機器,不是按下開關就運轉,讓自己鬆一下,不是偷懶,是清理雜音,腦子要有空間,才轉得動。
也別怕慢,不是越快越聰明,有些人表面上反應快,實際上只是習慣快速說話,但沒有真正想通。慢慢來,想清楚再說,比說得快卻亂更有用。
腦袋會打結,是因為太想做對,不是壞事,但也要知道怎麼放鬆,怎麼清理,怎麼從亂中整理出一條路。不是一直想就會通,而是要會想。
用腦不是壓力,是一種能力,而這能力,不在於多厲害,而在於關鍵時候能不能把腦袋用順。
順了,就能動起來,問題也才有機會慢慢被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