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禪修之心
當自己在暖身期(第一個月)之後,會發現自己身邊開始出現誘惑。這很正常,不要過度去壓抑他,可以用禪修打坐所使用的手段進行。禪修不要想著好像是什麼宗教,NO!他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存在即合理,任何事情他能存在數千年,一定有他的過人之處。無論是基督教、回教還是佛教。話說回來,當禪修時打坐,身體(腿)產生痛的時候,怎麼辦?有三個方式:
- 不理他:一點點痛,可以忽略、無視他,專注在自己的呼吸上面。
- 觀察他:已經很痛了,無法忽略了,請觀察那個痛,你會發現痛本身並不存在,當你覺察這件事情時,痛會立即消失,直到你失去覺察為止。
- 換姿勢:痛到自己的意志無法控制的時候,不要勉強,放下雙腿,變換一下坐姿(抒緩)。重點是自己透過打坐能有專注,而不是多耐痛。
戒色vs禪修?
上面談的是痛念,色欲也可以如此面對。有了以上的古老方法,大家可以知道面對的方式了:
- 不理他: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身、心皆動),能避免為上策。
- 觀察他:當自己避免不了時,就觀察他,知道這些美女皮肉之下都是惡臭的膿血、組織液、糞便、尿液等東西。用放大鏡觀察他,原來身上的每個地方都是毛孔組成,而有孔皆「屎」 ,沒有一處乾淨。若是色情的畫面,就觀察螢幕上的顆粒,我們有反應只是因為這液晶螢幕上的螢光顆粒?我們在興奮什麼?觀察自己在手淫的動作,清楚覺察這些動作的皮膚感受,突然會有種上升到第三人稱去看「自己在幹什麼」的覺察,這時會發現自己在觀察一個在做手部、身體動作的人(注意:這是指當自己已經受不了手淫時的解法,而不是還沒手淫時可以去做的事),接著突然欲望就沒了。第三人稱看自己是關鍵。
- 換環境:可以把自己換到一個不會有欲望的環境(例如:人多的地方、辦公的地方、打球的地方),環境有時要換並不容易,那就換「心」的環境,這也是根源。當有色欲時,代表心的環境已經被美色給佔據了,此時,來寫寫日記吧!用你最習慣的轉移注意方式吧!讓心的環境可以轉化。這也是疏導的方式,而非禁止。
微觀裡的欲界
在面臨工作的時候,會發現身邊的「人」際互動,可能也能套用,只要你們有利害(益)關係,就會互動到。但人之不如意十之八九,所以,在面對討厭的人、事、物時,是否也可以用禪修的三樣法門呢?留給你們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