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始禅修 | 《系统而全面的禅修入门课》0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打坐前的准备

专业的修行人,他一天修行的时间是很长的,跟上班族差不多——你看,专业的修行人一天打四座,每座是两个小时,打坐就打了八个钟头。但对我们初学者来说,其实可以从五分钟、十分钟开始,先养成一些习惯就够了。

关于打坐,我们最开始要做的事情,就是先在时间上安排好,你可以先从五分钟、十分钟开始。如果你真的觉得佛教是具备真理性的,或者说修行真的是你一辈子的事情的话,你可以慢慢加时间,慢慢来。大家不要强迫自己一天打坐八个钟头,你会疯的。

那么,我们打坐之前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要干什么呢?要先处理杂事,说的术语化一点,就是要万缘放下。

我这边又写了小资一点的一段话,叫做“让你从喧嚣和盲目中抽离,给自己一个面对自心的时空。在内心修个篱笆,种点菊花。”“静”会带给你全新的认知和力量。大家最开始并不用畏惧禅修,你可以从五分钟、十分钟开始。

当你把禅修开始之前的杂事都处理完了以后,就要开始打坐了。我不知道有没有师兄是完全不知道如何打坐的,如果都知道的话,这一部分内容我们跳过。打坐的方法叫做“毗卢七法”,有七个要点。你可以双盘腿,又叫做“金刚跏趺坐”,或者单盘、散盘都可以。如果实在做不到,连盘腿都困难的话,你可以拿张硬的凳子坐起来,将腿放在下面,这叫做正襟危坐。大家知道,中国古代的凳子都是四四方方的、都是硬的,而你看西方人的沙发就是软的,这个也跟我们认知习惯其实是有关系的。躺在西方的沙发上,你整个人都会陷进去。但是,中国古人,有养气的习惯,你看儒释道,他们都有打坐的习惯,通过正襟危坐和闭目养神来养气修禅,气定神闲的,煞有介事似的。

raw-image

我们之前看过武打片中的大佬,他坐在车里面是在干嘛,在闭目养神。外面打打杀杀的时候,他也是闭目养神,风清云淡的样子。怎么养神呢?其实靠的就是打坐。所以你看,在民国时候拍出来的照片当中,很多人都是正襟危坐的,很正经的样子。所以说,如果大家实在盘不了座的话,这样正襟危坐也ok的。

毗卢七法,这次简单地说一下。从下到上,首先就是结金刚跏趺坐,单盘或者散盘的方式都可以;第二个,手势结定印。定印就是两个手掌叠在一起,我们一般是将左手掌放在下面,右手掌叠在上面,上面两个小拇指轻轻地挨着。从气脉上来说,这样的手势是在调和左右两侧气的平衡。但是其实我们没有那么厉害,因为我们这种程度压根就可能理解不了什么叫“气”,不过这样做的确是很好的。

第三个要点是身体坐直,“身正则脉正,脉正则气顺,气顺则心安”;第四个要点是双臂是舒展开的,它不是窝着的;第五个要点是头要微微向前倾,微微收一下下巴。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呢?它其实是在压住你左右两边脖子上的动脉,叫做压住睡脉。轻轻地压住睡脉,可以让你的分别念少一点。

第六个要点叫做舌抵上颚,就是你的舌头要抵住上排牙齿的后面。当你闭了口,牙齿是微微扣着的嘛,舌尖轻轻地顶到你上排牙齿的后面。“自饮长生酒”也是要这样的,这样接通了你的任督二脉。所以慢慢地,前后的气会循环起来,明点也会得到循环,厉害的话就能像吕洞宾所说的“自饮长生酒了,逍遥谁得知”了。他曾说禅定中产生口水是很好的,是甘露,要分三小口慢慢地咽下去,能养生、能美颜、能变白……

第七个要点叫做垂帘,它的意思就是将你的视线微微地低垂。你看佛像、寂静像都是这样的。人的眼睛是最闪动的,人所接收的信息大概百分之七八十都是来自于视觉信号。而当你的视线不乱动时,分别念也会减少,垂帘的目的其实主要是这个。这里所说的方式是你要看鼻尖,但并不是盯着鼻尖看,而是顺着鼻尖将目光微微地低垂,看前面的虚空就可以了。为什么要采用这七个方法呢,因为这七个方法都是帮助你容易入定,坐得安逸。

raw-image


10分钟体验放松禅

大家如果有条件的话,现在先可以简单地坐好,用“毗卢七法”的方式打坐。

首先要先从头到脚,检查一下你的坐姿。然后,在你调整好坐姿以后,第二个步骤是要用觉知引领自己放松。

你可以用你的觉知,先觉知一下你的天灵盖,你的脑袋,然后感觉你的神经都慢慢地放松下来,脑袋里的紧张、焦虑等等各种分别念,仿佛都化成光一样,融入虚空,消失不见……

接下来,你可以带领你的觉知,再去觉知一下你的面部,你自己感受一下你的眼睛、耳朵,当你觉知到那一部分时,就轻轻地带领它们放松下来……

接着,你可以感受一下下巴的感觉,口水的感觉,脖子的感觉,再感觉所有的紧张都因为在觉知的带领下自然而然地放松……

接着,你可以带领你的觉知,感受一下肩膀的感觉,感受一下你的胸腔有没有在跳动,感受一下你的腹腔,带领它们自然地放松……

如果你修单空的话,你可以感受胸腔和腹腔里面的心、肝、脾、肺、肾都化成虚空,将它们都融入虚空。而你则像一个没有实体的影子一样坐在那里,所以感觉不到有一点儿的紧张。你非常的放松、自在……

然后,你感受一下你的两臂,可以微微动一下你的手指,感受到它们,再让它们自然放松……

接下来,让你的觉知,带领自己来感受一下大腿和小腿,感受一下你的十个脚趾头,感受到了,就用觉知带领它们放松……

如果你是修单空的话,你可以感受到你只在感受而已,但是“感受里面”没有东西。你就像彩虹一样,没有实体,像一个三维影像坐在虚空里,所以你感觉到非常的放松、自在……

第三个步骤,注意你的呼吸,请用你的觉知,全然地感受一下你的呼吸。如果你的心太散乱的话,你是察觉不到你在呼吸的,而现在的你,全然地只感受到呼吸……

当你吸气的时候,你慢慢地感觉自己在把气吸进来,细微地感觉气息是怎么通过你的毛孔的,怎么到达你的鼻孔的,怎么到达你的肺部的。如果你会腹式呼吸的话,可以感觉你的气吸到丹田,然后再慢慢地觉知气息是怎么流淌出去的。

你现在只有感觉,没有其他。“感觉”叫做相似的“光明”面向,没有实质叫做相似的“空性”面向。

当你每次呼吸的时候,你都全然地感觉自己跟呼吸全然合一。每次的呼吸都带领自己不断地放松身心……

自然地用鼻子呼吸,如果你的心不够安静的话,你是没办法觉知到你的呼吸的。而当你的觉知只在呼吸上时,妄念就会变少,你的心也能回到当下的觉知中,因为你的觉知不可能活在过去跟未来,它只能在当下……

通过觉知你的呼吸,全然地把心带回到当下,不要试图去操纵呼吸,你只要安静下来,单纯地与呼吸同在就可以了……

如果生起其他念头,不用理它,你只需要轻轻地把觉知拉回到呼吸就可以了。那些妄念,就像彩虹一样,你不去追逐它,或者去推动它的话,它自然就会消散了。所以你只要单纯地关注你的呼吸,就可以了……

如果你还是静不下来,你可以尝试用你的妄念去数呼吸。在全然觉知呼吸的同时,每一呼一吸,你在心里就数个一;再呼再吸的时候,数个二,从一数到十;再从一数到十。慢慢地你的妄念就会因此而慢慢减少……

我们练习这个数呼吸的方式,五个来回……

好了,我们结束这次体验。

大家出座的时候可以揉揉双手,搓热了后揉揉脸,可以美容的;揉揉双手、揉一揉你的肾,补肾的;揉揉双手、然后揉一揉丹田,这个叫做引气归元。道家的说法是叫做“百川入海,引气归元”。其实就是引气归元,你身心放下了,但你身上的气脉明点,它是在动的。所以,出座之前,把那些散动的气,慢慢地把它收回到气海,就不容易有问题,心也会比较安定。

raw-image


本课小结

今天真的是有点对不起老师兄哈,因为准备的很多内容都没有说,说得也有点散乱,有点对不起大家

我们简单地总结一下今天说了什么。

我们最开始说了四个案例和故事,让大家初步知道禅修对世间法的好处以及对出世间法的好处,让大家大概有个认知。

然后讨论了三种人类求乐的方式和逃避痛苦的方式,其间穿插了马斯洛的五种需求以及其他一些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观点。

再者,简单地说了一下禅修对于离苦得乐,对于改变我们世界观的作用以及改变我们用心方式的原理。

再接下来,其实是应该讲怎么放下万缘的,但这节课似乎没怎么说。以及身语意这三个要点,这节课好像也没怎么说。身就是“毗卢遮那法”;语言的“语”的话,其实是排浊气,即 “九节佛风”;意的话,要皈依发心,祈祷等,用现代不是很恰当的话来对应的话,就是提升我们的能量场。

最后一个要点,是怎么出座。主要就是引气归元和回向,在这期间要以三殊胜摄持。这节课大概是想说这些的。

下节课讲的内容,可能就会比较专业和学术了,将会初步跟大家说一下“童蒙止观”的一些要点,诸如我们是怎么安放身心的,会从五个方面去调和你的身心状态,即是睡眠、饮食、身、息、心。还会跟大家介绍三种天台宗的修行方式,一个叫做“六妙法门”,就是六种很妙的法门;另一个叫做“十六特胜”,听起来就很酷哈,就是十六种特别殊胜的法;第三个叫做“通明观”,“通”就是通彻的意思,“明”就是明明白白,明空双运的意思,或者“通”就是六通,“明”就是三明。它也是从呼吸入手,但是会达到很深入的地步。

所以,天台宗中说的这些东西还是很精彩的。童蒙止观后面的几个章节,有时间的话,大概也会跟大家过一下,这样方便大家有兴趣自己去读。

那下一次课的题目叫做,“请查收这套马上可以融入生活和修行的禅修攻略”,感觉又有点标题党了,但实则不然,里面有很多干货。

那今天我们就这样下课了。谢谢大家。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本文由义工根据禅七现场录音听打整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佛法普及交流的沙龍
0會員
4內容數
学佛是学习什么是正确的世界观,并且彻底实现它!它跟真理与真诚有关,与迷信无关。 | 禅修入门,正念冥想,心灵成长,佛法普及交流
2024/04/01
人類是如何處理情緒煩惱、避免痛苦、獲得快樂,以及禪修對快樂方式、認知方式和用心方式的影響。
Thumbnail
2024/04/01
人類是如何處理情緒煩惱、避免痛苦、獲得快樂,以及禪修對快樂方式、認知方式和用心方式的影響。
Thumbnail
2024/04/01
這是一個關於禪修對生活和快樂的益處的文章,深入討論了禪修對情緒管理、认知方式、快樂機制和更廣泛的福報的影響。
Thumbnail
2024/04/01
這是一個關於禪修對生活和快樂的益處的文章,深入討論了禪修對情緒管理、认知方式、快樂機制和更廣泛的福報的影響。
Thumbnail
2024/04/01
本文將分享有關禪修對世俗生活的好處、禪修在科學上的作用,以及一些建立理性或感性認知的可能方法。文章還會討論刻板印象和錯誤認知關於禪修的問題,以及禪修對解決情緒問題和壓力的重要意義。
Thumbnail
2024/04/01
本文將分享有關禪修對世俗生活的好處、禪修在科學上的作用,以及一些建立理性或感性認知的可能方法。文章還會討論刻板印象和錯誤認知關於禪修的問題,以及禪修對解決情緒問題和壓力的重要意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本文是關於由佛教團體舉辦的靜觀課程修讀感想,作者參加了法鼓山香港道場的初級禪訓班,學習透過身體的動作、呼吸、打坐等方法來鍛鍊專注於此時此刻,並特別描述了托水缽的練習,發現自己執着己見的盲點,領悟「身在哪裏,心在哪裏」,活在當下。
Thumbnail
本文是關於由佛教團體舉辦的靜觀課程修讀感想,作者參加了法鼓山香港道場的初級禪訓班,學習透過身體的動作、呼吸、打坐等方法來鍛鍊專注於此時此刻,並特別描述了托水缽的練習,發現自己執着己見的盲點,領悟「身在哪裏,心在哪裏」,活在當下。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佛教修行的心得與方法,包括唸佛、淨念相續、咒子求財求愛、以及具體的修行方法。藉由正確的意圖及頻率,來達到提升靈性意識的效果。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佛教修行的心得與方法,包括唸佛、淨念相續、咒子求財求愛、以及具體的修行方法。藉由正確的意圖及頻率,來達到提升靈性意識的效果。
Thumbnail
對於初學者來說,打坐可以從五分鐘、十分鐘開始,先養成習慣。在打坐之前要處理好雜事,放下雜念。文章先介紹打坐的一些基本方法,然後演繹了一個10分鐘的放鬆禪體驗。最後,對本節課的內容進行了簡單總結,並預告了下一次課的內容。
Thumbnail
對於初學者來說,打坐可以從五分鐘、十分鐘開始,先養成習慣。在打坐之前要處理好雜事,放下雜念。文章先介紹打坐的一些基本方法,然後演繹了一個10分鐘的放鬆禪體驗。最後,對本節課的內容進行了簡單總結,並預告了下一次課的內容。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禪修對生活和快樂的益處的文章,深入討論了禪修對情緒管理、认知方式、快樂機制和更廣泛的福報的影響。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禪修對生活和快樂的益處的文章,深入討論了禪修對情緒管理、认知方式、快樂機制和更廣泛的福報的影響。
Thumbnail
本文將分享有關禪修對世俗生活的好處、禪修在科學上的作用,以及一些建立理性或感性認知的可能方法。文章還會討論刻板印象和錯誤認知關於禪修的問題,以及禪修對解決情緒問題和壓力的重要意義。
Thumbnail
本文將分享有關禪修對世俗生活的好處、禪修在科學上的作用,以及一些建立理性或感性認知的可能方法。文章還會討論刻板印象和錯誤認知關於禪修的問題,以及禪修對解決情緒問題和壓力的重要意義。
Thumbnail
1月初工作非常忙碌,某天中午用餐時,打開YT看到一則影片,影片中提到準提咒,讓我想起多年前讀書看的《了凡四訓》,可能機緣到了,1月中之後,我開始白天持咒一星期五天,每次108遍,到了2月份加入文殊菩薩心咒,工作前先持咒,六日基本上放假,3月份再加入睡前靜坐15分鐘。
Thumbnail
1月初工作非常忙碌,某天中午用餐時,打開YT看到一則影片,影片中提到準提咒,讓我想起多年前讀書看的《了凡四訓》,可能機緣到了,1月中之後,我開始白天持咒一星期五天,每次108遍,到了2月份加入文殊菩薩心咒,工作前先持咒,六日基本上放假,3月份再加入睡前靜坐15分鐘。
Thumbnail
「禪」在古印度翻譯過來叫「靜思惟」,當靜思惟到相當寂靜,會有定境。一念不生的時候,不起妄念,它就入定。當然後面還有它的次第和領域。在密宗呢?它也稱「禪修」。但是禪修以後所證悟的境界給它的名稱就不大一樣,有的叫做「證得空正見」證悟空性,或者是講「證大手印」,或者「證大圓滿」。
Thumbnail
「禪」在古印度翻譯過來叫「靜思惟」,當靜思惟到相當寂靜,會有定境。一念不生的時候,不起妄念,它就入定。當然後面還有它的次第和領域。在密宗呢?它也稱「禪修」。但是禪修以後所證悟的境界給它的名稱就不大一樣,有的叫做「證得空正見」證悟空性,或者是講「證大手印」,或者「證大圓滿」。
Thumbnail
我不要再相信我的寂寞感了,因為我有可能是錯的。
Thumbnail
我不要再相信我的寂寞感了,因為我有可能是錯的。
Thumbnail
2024/01/20~2024/01/21 「法鼓山線上初級禪修心得分享」 作為一個新手寫的心得,可能是非常不專業且稚嫩的,而且覺得很多體驗是未被覺察且難以用言語形容的,但還是想練習表達出來那些體驗—— 第一次接觸禪修,是去年在學校參加一個半天的禪修活動。那時候老師讓我們學習坐禪和行禪,後來
Thumbnail
2024/01/20~2024/01/21 「法鼓山線上初級禪修心得分享」 作為一個新手寫的心得,可能是非常不專業且稚嫩的,而且覺得很多體驗是未被覺察且難以用言語形容的,但還是想練習表達出來那些體驗—— 第一次接觸禪修,是去年在學校參加一個半天的禪修活動。那時候老師讓我們學習坐禪和行禪,後來
Thumbnail
我認識一位熱衷靜坐修習的師父,Bhante Sobhana。 有一次,Bhante跟我們分享學習靜坐的三個過程。我很認真地做了筆記,並記錄在臉書上。去年原本打算把這個筆記加以修改,然後分享在方格子上,可是卻一直擱著沒去完成。這次,決定不加油添醋,把原原本本的筆記呈現出來,寫成這篇文章,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我認識一位熱衷靜坐修習的師父,Bhante Sobhana。 有一次,Bhante跟我們分享學習靜坐的三個過程。我很認真地做了筆記,並記錄在臉書上。去年原本打算把這個筆記加以修改,然後分享在方格子上,可是卻一直擱著沒去完成。這次,決定不加油添醋,把原原本本的筆記呈現出來,寫成這篇文章,跟大家分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