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內耗時,如何找回內在的穩定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努力將我找尋自己的方式流程化,希望能幫助到也在迷茫、內耗的你們

免費流程表_notion


Step 1|事件引發

🔍 什麼事讓我產生了情緒? 👉 描述事件本身,不帶評論,只敘述「發生了什麼」。

兩個月沒回家的我,打電話給阿嬤。電話一接起來,對方的第一句話是:

「幹嘛?你是要請我吃飯喔?」

這句話的語氣和平常很不一樣,裡面夾雜著一種帶刺又半開玩笑的感覺。

我感受到她語氣裡隱藏著很多情緒——

像是:

  • 生氣:像是在責怪我怎麼都沒出現
  • 怨氣:對我消失了兩個月感到不滿
  • 嘲諷:你居然還想到打電話來?
  • 測試:這通電話背後是不是有目的?
  • 失落:你不是應該更主動聯繫我嗎?現在才來?

雖然他只說了一句話,但我接收到的是一整團濃濃的情緒,壓得我心裡一沉。

Step 2|辨認情緒 💬 我當下有什麼情緒? 👉 用詞具體一點,多層次辨認:

🧷 表層情緒(當下立刻感受到的):

難受

被推開

尷尬、不知道該怎麼接話

🧷 中層情緒(稍微想一下後發現的):

被冷淡對待的委屈

被懷疑動機的不舒服

感覺自己的善意被質疑

想親近卻被擋住的失落

🧷 深層情緒(回想過去也有這樣的感覺):

關係好像一直是「我主動」才會聯繫

不管做什麼都不夠(我打了電話,還是被冷言冷語)

一直有種「我是不是不夠好、不夠孝順」的內在懷疑

Step 3|挖掘原因 🧠 為什麼這件事會讓我有這樣的情緒? 👉 把「行為」和「意義」分開,探索自己對這件事的解讀。

我的內在解讀是:

→ 我只是想單純關心、聯繫,但被懷疑「有目的」才聯絡。 → 對方話語裡的語氣像在說:你平常都不出現,現在來有什麼事? → 就算我主動靠近,也會被推開,甚至被冷言冷語對待。 → 我感覺我的善意不被相信、不被接住。

這樣的解讀帶給我的情緒是:

→ 我感覺自己像個局外人,不是家裡真正被需要的人。 → 明明我鼓起勇氣聯絡,卻換來讓我更疏離的語氣。 → 我覺得自己在「關係裡的努力」又失敗了。

Step 4|連結過往經驗 🔗 這情緒我以前在哪裡經歷過?有沒有一樣的感覺? 👉 往過去找觸發點,看看這是否是某種「舊傷」。

📌 回顧記憶片段:

小時候,我表現出主動或關心時,大人不一定會接住,有時還會用嘲諷或質疑的語氣回應,像是在測試:「你真的關心?還是有什麼目的?」

曾經主動說「我想幫忙」或「想陪你」,但對方的反應是:「你是不是要什麼?」

我學到:我主動靠近別人,是不被信任的,是有風險的。

我也記得,有時候當我真的關心別人時,對方卻沒感受到或當作理所當然,久而久之,我開始不太知道「什麼才算是被需要」。

📌 這次事件喚起了:

我曾經那個「想被看見」卻被誤會的自己

那種「我已經很努力靠近你了,但你卻推開我」的心痛

那種「無論我做什麼都不夠」的挫敗感

Step 5|轉換視角(穩定自己的核心) 🔁 如果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件事想讓我學會什麼? 👉 從創傷中提取成長,轉為學習與理解的機會。

課題分離:

阿嬤需要每週見面來維繫感情,那是她的需求和責任。

她要主動創造「經常見面」的環境,例如安排活動、邀請家人。

我理解她的感受,但不必為她的需求負全部責任。

自我愛的實踐:

我願意多做一些,盡量回應阿嬤的期待,表達我的愛。

但這不可以成為我委屈自己、過度犧牲的理由。

我喜歡有品質的陪伴,重質不重量。

實際做法:

我主動安排帶阿嬤去體驗各種活動(自己也開心,盡量讓阿嬤不無聊)。

阿嬤喜歡人多,我會邀請姐姐或其他家人一起參與。

我能接受最頻繁的來往是一個月一次,這是在尊重自己底線的前提下。

結論:

在不委屈自己的前提下,真誠表達對阿嬤的愛。

尊重自己和阿嬤的需求與課題,讓關係更健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lueCatFANFAN的沙龍
0會員
3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克服過度完美主義、拖延症、害怕批評,從自我檢測中找回生活平衡的實用指南
Thumbnail
克服過度完美主義、拖延症、害怕批評,從自我檢測中找回生活平衡的實用指南
Thumbnail
正向的自我對話對於調節情緒、增強自信、終止負面思維和解決問題至關重要。培養這種對話方式的方法包括自我覺察、替換負面詞語、寫下正向想法、接觸愉快的記憶和持之以恆。可以持續關注本系列,藉由分享的方式找到適合自己的療癒方式。
Thumbnail
正向的自我對話對於調節情緒、增強自信、終止負面思維和解決問題至關重要。培養這種對話方式的方法包括自我覺察、替換負面詞語、寫下正向想法、接觸愉快的記憶和持之以恆。可以持續關注本系列,藉由分享的方式找到適合自己的療癒方式。
Thumbnail
努力討好自己就好~ 討好自己不是變得自我,也不是刻意冷漠無情,而是真誠對待自己的心意,忠誠的按照自己的內心做選擇與拒絕~ 當下最棒的狀態,就是不需刻意、不帶勉強的舒適關係,敬重自己的心意,也尊重他人做自己~ 記得多留一點時間給自己,從容地去遇見每一個願意當下一起交付時光的人,就這樣
Thumbnail
努力討好自己就好~ 討好自己不是變得自我,也不是刻意冷漠無情,而是真誠對待自己的心意,忠誠的按照自己的內心做選擇與拒絕~ 當下最棒的狀態,就是不需刻意、不帶勉強的舒適關係,敬重自己的心意,也尊重他人做自己~ 記得多留一點時間給自己,從容地去遇見每一個願意當下一起交付時光的人,就這樣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二、三、五章 (摘錄)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二、三、五章 (摘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肯定與自我成長的方式,如何面對自我懷疑和內疚的情緒,並提出言行合一、用心溝通、豁達自在等方法。通過感恩創造力和突破框框,讓自己越來越健康,並認識到照顧好自己就是對任何人最好的報答,以及信任並愛自己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肯定與自我成長的方式,如何面對自我懷疑和內疚的情緒,並提出言行合一、用心溝通、豁達自在等方法。通過感恩創造力和突破框框,讓自己越來越健康,並認識到照顧好自己就是對任何人最好的報答,以及信任並愛自己的重要性。
Thumbnail
似乎看懂了自己為何一直在關係裡內粍。也明白所有外在的呈現,皆來自於自己的內心及作不作為。雖然不能肯定是否能就此擺脫,但是有認知到這是自己該面對的課題。 對於未來依舊充滿未知,這樣的心情就如同走在迷霧般,也唯有靠自己撥開層層的迷霧才能有獲得清明的一天。 過去的自己太過於感性,因為把生活的重心放錯地
Thumbnail
似乎看懂了自己為何一直在關係裡內粍。也明白所有外在的呈現,皆來自於自己的內心及作不作為。雖然不能肯定是否能就此擺脫,但是有認知到這是自己該面對的課題。 對於未來依舊充滿未知,這樣的心情就如同走在迷霧般,也唯有靠自己撥開層層的迷霧才能有獲得清明的一天。 過去的自己太過於感性,因為把生活的重心放錯地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世界中,找到自我價值和提升自信是每個人的終身課題。許多不可控制的外在因素,即使我們努力犧牲付出,成果終究不是一個人可以決定。 我們卻因此度反省檢討自己「是我哪裡有問題、我該怎做才能滿足別人。」用完美主義來嚴格自我反省下一個 「我就是不夠好 」的批判性結論,陷入關係中的⻑期討好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世界中,找到自我價值和提升自信是每個人的終身課題。許多不可控制的外在因素,即使我們努力犧牲付出,成果終究不是一個人可以決定。 我們卻因此度反省檢討自己「是我哪裡有問題、我該怎做才能滿足別人。」用完美主義來嚴格自我反省下一個 「我就是不夠好 」的批判性結論,陷入關係中的⻑期討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