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月光族!5大NG消費行為與破解方法,教你有效控管財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大家是否有這些疑惑?收入增加,存款沒有等比例上升?設立預算,還是超額花費?剛領薪水,馬上成月光族?還是收到信用卡帳單時,才驚覺過度消費?這些是我常有的疑問,自覺生活節省,沒有過多娛樂花費,卻不知不覺超額支出,後悔莫及,下方是我常犯的5個錯誤與破解方式,供大家參考。

參考書籍:<小資理財90秒>

raw-image

拿鐵因子:習慣性支出

拿鐵因子出自美國理財作家大衛.巴哈的著作,意指生活中不一定能帶來實質幫助,卻因習慣而反覆支出。

生活中常見的拿鐵因子,不外乎每天早上一杯美式咖啡的上班族,一杯超商的美式咖啡50元,看似微不足道的花費,一年支出18,250元,相當於小資族一個月的生活費。我的拿鐵因子,是超市購物,走進超市看到玲瑯滿目的商品,飲料、零食、冰品等點心價格不高,但小筆支出持續累積,成為預算超支的原因。

生活中自動扣款的消費,也是驚人的拿鐵因子,例如:電視電影頻道、youtube零廣告、音樂串流服務、訂閱服務、健身房月費、手機費等,使用頻率不高,依然自動扣款,累積成大筆支出,卻因習慣難以即時察覺。

高單價的支出必然影響總年支出,但容易察覺,不易過度消費;低單價的小額支出,常是不易察覺的財務漏洞,只要數量夠多,也能累積成可觀的花費。

如何破解?

1.有意識的消費:無論是小額或大額花費,都回歸需要或想要的檢討模式,即使是一條50元的巧克力,依然屬於想要花費,無法填飽肚子,攝取過多危害健康。

2.減少自動扣款的習慣:每月的訂閱服務,改成轉帳或現金支付,支付帳單有花錢之痛,避免不知不覺的額外支出,而且每月依照使用狀況,隨時停用,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3.設立娛樂花費預算:預算有限,只能挑真心喜愛的物品,超出額度就要節制,增加消費的彈性,也能控制花費,不至於超出總預算。

心理帳戶:錢的價值受心態影響

心理帳戶指錢的價值依來源、用途或對象而受影響,一塊錢的價值沒變,心態上卻幫錢分類,決定處理金錢的態度。

  • 金錢的來源:每月的月薪,多數人都有儲蓄的習慣,能按照固定的儲蓄率存錢,但突然的年終獎金、分紅或樂透等意外所得,常在不知不覺間花完,購買不必要的物品。
  • 金錢的用途:每個人看重的不同,花錢的習慣各異,以我個人為例,我對衣物、交通、居住等方面,要求不高,便宜實用即可,卻相當重視飲食和出遊花費。
  • 花費的對象:我日常生活省吃儉用,但遇到家人的需求,就大手大腳的花錢,掏腰包買保健品給長輩,或買飲料、雞排等零食給弟弟們吃,無意間增加許多額外花費,雖然心靈上相當滿足,卻是超出預算的一大盲區。

如何破解?

  • 金錢的來源:月薪增加,保持儲蓄率不變,維持賺多存多的習慣;假如是年終獎金等大筆額外收入,把握先儲蓄後消費的原則,存下至少1/2,才買想要的物品。
  • 金錢的用途:每個人看重的不同,我認為只要沒有超過總預算,平常省吃儉用,卻願意花大錢旅遊或買奢侈品,端看個人選擇,但不要過度節省飲食,把身體健康也省掉。
  • 花費的對象:重視家人、愛人或朋友,自己省吃儉用,卻想給家人最好的一切,這種心態無可厚非,買禮物給家人,內心滿足又愉悅,但注意分寸,把握不超出總預算的原則,不影響每月儲蓄金額和理財目標,才是明智之舉。

衝動購物

網購先消費後付款的便利政策,加上省去實體店面購物的壓力,不小心就荷包失守,網購訂單到貨時,才驚覺超出購物預算卻後悔莫及,相信每個人都經歷過這種可怕的經驗?

除了網購,商人的推銷技巧日益更新,不知不覺刷大筆金額,等清醒過來,消費鑑賞期已過,下方列出商人的推銷技巧,大家引以為戒。

  • 得寸進尺:以填問卷送體驗或禮物的方式,讓消費者走入店家,再推銷高昂的商品,使客人買單。
  • 羊群效應:類似明星效應,看到廣告明星或周邊朋友推薦的商品,產生從眾心態,盲目跟隨。
  • 互惠原則:接受店員熱心的服務或贈與後,除了了解商品的優點和用途,消費者感到不好意思,接受服務卻沒有消費,而買入不需要的物品。
  • 價格錨定:買多送多或買多打折的推銷話術,實際上店家拉高原價,再透過打折,以原價買給消費者。
  • 當下謬誤:時間壓力的話術,出現限時特惠、檔期優惠、只到今天等詞語,使人感覺沒有撿到便宜相當可惜,而買入商品。
  • 免費贈送:達到一定金額,送贈品或免運的手法,消費者為了達成目標金額,買入多餘的物品。

如何破解?

  • 購物車3日法:想衝動消費時,先把商品放在購物車3日,3日後仍非常喜愛或非買不可,再消費也不遲。
  • 思考實用性:撇除生活必需品等需要花費,想要的東西琳瑯滿目,這時以使用頻率當作判斷標準,不失為一個好方法。幾個月前,我熱中背包旅遊,衝動想購入背包客的大容量(30L)後背包,出國旅遊搭乘廉航可以快速通關,不用寄放行李,還省下托運費用,但經過3日思考,發現我一年僅出國1~2次,買大容量背包,不實用且占空間,無論價格多麼實惠,都沒必要買入。
  • 設立購物預算:每個月有一筆犒賞自己的預算,只買想要的東西,不用斤斤計較實用性或必需品,不過度苛刻,儲蓄道路才能走得長久。以我為例,每個月給自己300元的小犒賞,盡情消費不用顧慮。

信用卡陷阱

使用信用卡、手機支付容易過度消費,因為付費流程容易,不易察覺花錢之痛,一個月後收到帳單,於事無補。

  • 不是真錢:一張塑膠卡,可以先消費後付款,因額度差異,超支幾萬元的消費都能實行。
  • 帳單時間差:一個月後才收到帳單,早已忘記購買的物品,緩解付款的痛苦。
  • 付款快速:比起現金需要找零,計算金額,信用卡消費方便,幾秒完成支付,失去花錢之痛的警醒作用。

如何破解?

  • 使用簽帳卡:像現金一樣當下支付,帳戶裡的金額,才能消費,且馬上扣款,無法延遲繳費。
  • 支付全額卡費:不要只繳最低額度,信用卡循環利息驚人,不小心淪為負債卡奴。
  • 每週檢視信用卡APP:一個月才收一次帳單,不知不覺過度消費,養成每週固定時間,檢視信用卡花費,查看是否超出預算,提高警覺。

金錢的帕金森效應:加薪還是存不到錢

隨著年資增長或加班時數增加,每月的薪水緩步上升,但儲蓄率卻止步不前,這種狀態稱為「金錢的帕金森效應」。這個效應意思是只要有多餘的資金,就生出額外的花費,無論是自我犒賞或娛樂支出,即使這些花費並不需要。俗語說:「由儉入奢易,由奢還儉難」,偶爾加薪後自我犒賞,吃美食、買包包、國外旅遊,這些行為無可厚非,畢竟賺錢是為了提升生活品質,但往往這些奢侈行為,成為根深柢固的習慣,導致收入增加,儲蓄率和存款卻急遽下降的窘境。

如何破解?

如果是每月加薪的額外收入,保持儲蓄率不變,當月薪從4萬漲到5萬,儲蓄率60%,也把儲蓄金額從2.4萬增加到3萬,確保賺多存多,不只提升生活品質,也能加速退休規劃。

假如是年分紅或年終獎金等大筆收入,把握先儲蓄後消費的原則,至少留下1/2的收入儲蓄,剩下的依個人喜好花用,年終獎金4萬元的小資族,至少儲蓄2萬元,再花剩下的錢,才能花得安心又開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品味每一天
25會員
56內容數
跟樹懶一起細細品嘗每一個平凡日子,發現小確信。
品味每一天的其他內容
2025/08/25
市面上的理財書,數據圖表眾多、專有名詞艱澀難懂,且知識量龐大,對於投資新手無疑是巨大的壓力,很多初學者看幾頁就打退堂鼓,放棄接觸投資,相當可惜又令人感傷。這本<小資理財90秒>用漫畫的方式,依照不同的投資理財階段,分成理財初學者到投資老手6個等級,把基本的投資理財觀念,用簡單易懂的方式說明。
Thumbnail
2025/08/25
市面上的理財書,數據圖表眾多、專有名詞艱澀難懂,且知識量龐大,對於投資新手無疑是巨大的壓力,很多初學者看幾頁就打退堂鼓,放棄接觸投資,相當可惜又令人感傷。這本<小資理財90秒>用漫畫的方式,依照不同的投資理財階段,分成理財初學者到投資老手6個等級,把基本的投資理財觀念,用簡單易懂的方式說明。
Thumbnail
2025/08/11
年終獎金、意外之財等額外收入,如何有效投資於股市?本文提供個人經驗,將額外獎金投資於高股息ETF,透過挑選高股息ETF的五個步驟,找出合適的標的,並用定期定額或定期定股兩種操作策略,一年內分批投入,找出睡得著又安心的投資方式。
Thumbnail
2025/08/11
年終獎金、意外之財等額外收入,如何有效投資於股市?本文提供個人經驗,將額外獎金投資於高股息ETF,透過挑選高股息ETF的五個步驟,找出合適的標的,並用定期定額或定期定股兩種操作策略,一年內分批投入,找出睡得著又安心的投資方式。
Thumbnail
2025/08/04
本文提供簡單的保險規劃原則,低保費、高保障、理賠明確,其實一生中只需要意外險、癌症險和壽險3種保險,買齊並做好投資規劃後,再考慮購入其他險種(殘廢險、醫療險)。文章介紹如何自己做保單健檢,用excel整理現有保單,並算出因應死老病殘4大風險時,那些保單會啟動,保額是否買足,以利於後續調整保單。
Thumbnail
2025/08/04
本文提供簡單的保險規劃原則,低保費、高保障、理賠明確,其實一生中只需要意外險、癌症險和壽險3種保險,買齊並做好投資規劃後,再考慮購入其他險種(殘廢險、醫療險)。文章介紹如何自己做保單健檢,用excel整理現有保單,並算出因應死老病殘4大風險時,那些保單會啟動,保額是否買足,以利於後續調整保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透過以下這張圖表,就可以快速幫自己做財務健檢! 每到月底,明明感覺都沒有什麼消費,但打開錢包或是網銀的數字都慘不忍睹。或是下定決心下個月開始要記帳,但發現只要落下個幾天忘記記帳,這個月就乾脆放棄了。(我以前就是這樣......)。Cindy簡單教你一招,透過上面表格的三大項目,就可以算出每個月的月
Thumbnail
透過以下這張圖表,就可以快速幫自己做財務健檢! 每到月底,明明感覺都沒有什麼消費,但打開錢包或是網銀的數字都慘不忍睹。或是下定決心下個月開始要記帳,但發現只要落下個幾天忘記記帳,這個月就乾脆放棄了。(我以前就是這樣......)。Cindy簡單教你一招,透過上面表格的三大項目,就可以算出每個月的月
Thumbnail
我相信沒有人會嫌自己錢太多的,我也相信許多人的人生課題都跟錢有關,有人想要更多的錢過想要的生活,有人還受困於各式的貸款中,對於問題的解答,常是期待中一筆樂透,或是嫁入豪門,就可以解決。 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提到,傳統的理財建議效果很差,他認為用預算控制花費所能解決的問題都是暫時的,這只會帶來
Thumbnail
我相信沒有人會嫌自己錢太多的,我也相信許多人的人生課題都跟錢有關,有人想要更多的錢過想要的生活,有人還受困於各式的貸款中,對於問題的解答,常是期待中一筆樂透,或是嫁入豪門,就可以解決。 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提到,傳統的理財建議效果很差,他認為用預算控制花費所能解決的問題都是暫時的,這只會帶來
Thumbnail
最詳細完整的月底對帳系統分享!涵蓋15個不同類型的帳戶。從信用卡、銀行帳戶到電子支付和交通卡,除了具體的操作方法,還有一些建議和提示,同時也提供了一些簡化對帳過程的替代方案,適合不同需求的讀者。 不想過上被金錢掌控的人生,一定要好好記帳&對帳 🤑
Thumbnail
最詳細完整的月底對帳系統分享!涵蓋15個不同類型的帳戶。從信用卡、銀行帳戶到電子支付和交通卡,除了具體的操作方法,還有一些建議和提示,同時也提供了一些簡化對帳過程的替代方案,適合不同需求的讀者。 不想過上被金錢掌控的人生,一定要好好記帳&對帳 🤑
Thumbnail
本書介紹了金錢心理學,讓人瞭解消費行為背後的非理性因素,以及如何避免落入金錢迷思。其中涵蓋了10種金錢迷思,如金錢相對性、心理帳戶、花錢之痛、定錨效應、損失趨避傾向等。對於每種迷思,提供瞭解方,例如增加知識和資訊、警惕免費忠告、增加自制力等。閱讀反思了理財方面的挑戰和投資心態的改變。
Thumbnail
本書介紹了金錢心理學,讓人瞭解消費行為背後的非理性因素,以及如何避免落入金錢迷思。其中涵蓋了10種金錢迷思,如金錢相對性、心理帳戶、花錢之痛、定錨效應、損失趨避傾向等。對於每種迷思,提供瞭解方,例如增加知識和資訊、警惕免費忠告、增加自制力等。閱讀反思了理財方面的挑戰和投資心態的改變。
Thumbnail
一、前言 每個人都希望能夠存更多錢,為自己和家人建立更好的財務基礎。然而,很多人往往會產生一種誤解 - 想要存錢就必須大幅壓縮生活開支,犧牲生活品質。其實並非如此,只要採取一些簡單有效的省錢策略,你就能在不影響日常生活的情況下,穩紮穩打地累積財富。 儲蓄是實現各種財務目標的關鍵,不管是買房、投資
Thumbnail
一、前言 每個人都希望能夠存更多錢,為自己和家人建立更好的財務基礎。然而,很多人往往會產生一種誤解 - 想要存錢就必須大幅壓縮生活開支,犧牲生活品質。其實並非如此,只要採取一些簡單有效的省錢策略,你就能在不影響日常生活的情況下,穩紮穩打地累積財富。 儲蓄是實現各種財務目標的關鍵,不管是買房、投資
Thumbnail
主動降低收入是一個簡單且粗暴的存錢方法。透過強制儲蓄的方式,讓每個月可花費的金額減少,而非違反慾望。這種方法的好處在於幫助人清楚瞭解想要、需要和一定要的落差,鼓勵人們存下更多的錢。
Thumbnail
主動降低收入是一個簡單且粗暴的存錢方法。透過強制儲蓄的方式,讓每個月可花費的金額減少,而非違反慾望。這種方法的好處在於幫助人清楚瞭解想要、需要和一定要的落差,鼓勵人們存下更多的錢。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月光認為,心懷投資策略與目標,投資之路才能走得長遠。可以看到一堆人暴賺後財務自由的,也可以看到一堆人借錢投資失利,產生負債的。端看自己把焦點放在哪裡,哪邊的例子就會多看到一些。如果有財務壓力的,其實先不要去想如何能從投資賺大錢,調整心態之後再來擬定策略。         就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月光認為,心懷投資策略與目標,投資之路才能走得長遠。可以看到一堆人暴賺後財務自由的,也可以看到一堆人借錢投資失利,產生負債的。端看自己把焦點放在哪裡,哪邊的例子就會多看到一些。如果有財務壓力的,其實先不要去想如何能從投資賺大錢,調整心態之後再來擬定策略。         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