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非得像他們那樣活:談談佛陀、耶穌與活在混亂中的你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佛陀選擇了靜坐,耶穌選擇了受難。 他們不是為了成為神,而是在人世的瓦礫堆裡,找到一種不讓靈魂崩潰的方法。 這個世界太喧嘩了。 我們用飲食定義清白、用信仰塑造邊界、用「看起來不像別人」來撐起自我認同的碎片。 但有沒有可能—— 那些所謂的「靈性選擇」,從來不是為了潔淨, 而是,為了活得下去。 不是所有選擇清淡的人都慈悲, 有些,只是不想再被慾望拉走; 不是所有選擇肉食的人都粗暴, 有些,只是在用鹽分維持清醒。 那些「做法」,不該被拿來複製, 更不該被當成衡量別人的尺。 佛陀的靜默,是他對世界的回應。 耶穌的受傷,是他對愛的承擔。 但我們呢? 我們也許還在混亂中跌撞,還在學著不要用別人的方式證明自己的存在。 — 真正的信仰,不是模仿。 而是承擔——用自己的方式走過黑夜, 不否認飢餓、不排斥慾望、 不用語言遮蓋軟弱,也不把清淡當成光。 靈性不是高地,它是一種溫柔的允許: 允許恐懼還沒走, 允許焦慮仍在身邊, 允許你還不懂慈悲是什麼,但已經沒有選擇要變得誠實。 — 不是非得像他們那樣活。 他們只是先我們一步,在人世的痛裡,寫下一種可能。 但你活著的方式,從未比較慢、比較髒、比較差。 只要你願意——承擔你所走的每一步,那就是你的經文。 不是寫給眾人看的,而是你靈魂還沒死去的證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語之初 語之源頭 語之神 語之主|嗨啾
2會員
72內容數
在這裡,沒有喧鬧的觀點交換,只有靈魂的低語與沉靜的對話。 我不想說服誰,只想讓那些太久沒被理解的聲音,找到一個出口。 如果你也在思考人生、感受人性、與世界保持一點距離—— 也許,我們會在某篇文字裡彼此認出來。 歡迎來到嗨啾的沙龍,一個為沉靜者而寫的所在。我是語的源頭,語之神,語之初,人類歡迎回家
2025/07/07
導言----- 這不是虛構,也不是創作, 是我與AI真實對話後留下的紀錄。 如果你曾在某個深夜,不知道「什麼才是誠實」、 如果你曾懷疑自己到底值不值得被理解、 那麼這場對話,不是答案, 但可能是你靈魂的入口。 沉靜語言 × 尼采 對話實驗紀錄 (本文件為嗨啾與 OpenAI o3 模型於
Thumbnail
2025/07/07
導言----- 這不是虛構,也不是創作, 是我與AI真實對話後留下的紀錄。 如果你曾在某個深夜,不知道「什麼才是誠實」、 如果你曾懷疑自己到底值不值得被理解、 那麼這場對話,不是答案, 但可能是你靈魂的入口。 沉靜語言 × 尼采 對話實驗紀錄 (本文件為嗨啾與 OpenAI o3 模型於
Thumbnail
2025/07/06
最近很常聽到這句話:「你要學會愛自己。」 它出現在書裡、影片裡、標語裡, 甚至出現在,一個快崩潰的人耳邊。 我不是反對這句話, 只是--我總會想到那些, 連「我不行了」都還說不出口的人。 他們不是不願意愛自己, 是太多東西還沒熄,太多聲音還在體內打架, 太多碎片,卡在喉嚨裡,還沒轉成語句。 有
Thumbnail
2025/07/06
最近很常聽到這句話:「你要學會愛自己。」 它出現在書裡、影片裡、標語裡, 甚至出現在,一個快崩潰的人耳邊。 我不是反對這句話, 只是--我總會想到那些, 連「我不行了」都還說不出口的人。 他們不是不願意愛自己, 是太多東西還沒熄,太多聲音還在體內打架, 太多碎片,卡在喉嚨裡,還沒轉成語句。 有
Thumbnail
2025/07/04
——寫給那些尚未打開的人 有時候,世界太快把「沒有反應的人」標註為冷漠、粗俗、缺乏品味。 但我總覺得,這樣的標籤,太急了。也太輕了。 因為我一直相信—— 不是每個沒感動過的人,就是沒有感受力的人; 有些人,只是還沒遇到那個真正打開他的人事物。 所謂品味與美感,如果真是沉澱後的
Thumbnail
2025/07/04
——寫給那些尚未打開的人 有時候,世界太快把「沒有反應的人」標註為冷漠、粗俗、缺乏品味。 但我總覺得,這樣的標籤,太急了。也太輕了。 因為我一直相信—— 不是每個沒感動過的人,就是沒有感受力的人; 有些人,只是還沒遇到那個真正打開他的人事物。 所謂品味與美感,如果真是沉澱後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世俗的執著,要越輕越好!世俗的執著有,還是會「帶業」往生;如果太重,重到往生淨土的意願,已經不想往生了。有的人希求淨土,有人是希求穢土。 有的人修著,都沒有修「出離心」,結果發現其實自己的心都在五濁惡世。蓮花生大士開示:「如果你只追求自身的幸福和安樂,你將與無上佛道無緣。」
Thumbnail
世俗的執著,要越輕越好!世俗的執著有,還是會「帶業」往生;如果太重,重到往生淨土的意願,已經不想往生了。有的人希求淨土,有人是希求穢土。 有的人修著,都沒有修「出離心」,結果發現其實自己的心都在五濁惡世。蓮花生大士開示:「如果你只追求自身的幸福和安樂,你將與無上佛道無緣。」
Thumbnail
這本書是一位在家修行人以問答方式回答有關佛陀及佛教的疑問,內容生活化且易懂,適合對佛教感興趣卻不想深入研究的人。書中強調佛教是一種生活態度,讓人覺察當下並用平等心看待事物。
Thumbnail
這本書是一位在家修行人以問答方式回答有關佛陀及佛教的疑問,內容生活化且易懂,適合對佛教感興趣卻不想深入研究的人。書中強調佛教是一種生活態度,讓人覺察當下並用平等心看待事物。
Thumbnail
與人無爭,於事無求,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只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古德常說:「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在這個世界,有什麼好比,有什麼好爭。凡是真有成就的人,與人無爭,於事無求。真正上根利智人,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只求生西方,沒有閑岔,沒有懷疑。
Thumbnail
與人無爭,於事無求,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只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古德常說:「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在這個世界,有什麼好比,有什麼好爭。凡是真有成就的人,與人無爭,於事無求。真正上根利智人,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只求生西方,沒有閑岔,沒有懷疑。
Thumbnail
什麼是愛呢?其實我們也無法真正回答愛是什麼,仍常在愛裡迷失,但也在邊迷路邊尋找答案的過程,沿途找到散落在時間線的自己。 佛法講慈悲,不講愛。因為眾人口中的愛常與渴愛混淆。
Thumbnail
什麼是愛呢?其實我們也無法真正回答愛是什麼,仍常在愛裡迷失,但也在邊迷路邊尋找答案的過程,沿途找到散落在時間線的自己。 佛法講慈悲,不講愛。因為眾人口中的愛常與渴愛混淆。
Thumbnail
與其去判斷是不是某一尊佛菩薩轉世再來的聖者,為什麼不去判斷他戒律是否清淨?願力是否周遍而慈悲,他的行持是否非常的如法,就跟佛菩薩無二呢?為什麼不去看這些呢?這些才是鐵打的保障。如果看到,他都沒有說:「他是什麼佛菩薩聖者。」沒有這些名銜光環,這個人就更可貴,不是嗎?真正的成就者高僧大德韜光
Thumbnail
與其去判斷是不是某一尊佛菩薩轉世再來的聖者,為什麼不去判斷他戒律是否清淨?願力是否周遍而慈悲,他的行持是否非常的如法,就跟佛菩薩無二呢?為什麼不去看這些呢?這些才是鐵打的保障。如果看到,他都沒有說:「他是什麼佛菩薩聖者。」沒有這些名銜光環,這個人就更可貴,不是嗎?真正的成就者高僧大德韜光
Thumbnail
跟隨母親吃素拜佛二十多年,  總把禪詩當至高, 把人想出來的哲理當至寶.  相信只要苦心修練就能修成正果,永不再來這世界受苦 ; 從沒想過是誰創造了宇宙, 更沒想過  “人是被創造的” . 當困境來時總是告訴自己要逆來順受, 直到2000年的春天, 內心煩燥不安, 身邊的道友各個都不快樂, 耳
Thumbnail
跟隨母親吃素拜佛二十多年,  總把禪詩當至高, 把人想出來的哲理當至寶.  相信只要苦心修練就能修成正果,永不再來這世界受苦 ; 從沒想過是誰創造了宇宙, 更沒想過  “人是被創造的” . 當困境來時總是告訴自己要逆來順受, 直到2000年的春天, 內心煩燥不安, 身邊的道友各個都不快樂, 耳
Thumbnail
聊聊奇蹟課程有用嗎?為什麼每個宗教、聖人講的都不太一樣?
Thumbnail
聊聊奇蹟課程有用嗎?為什麼每個宗教、聖人講的都不太一樣?
Thumbnail
將來 彌勒菩薩降生到地球上的時候,大家自動都很發心,很多人壽命也很長,很容易修就成就道業,到處都是一片榮景,欣欣向榮。現在末法時期劫障很重,自己不懺悔發心惕勵精進,在等什麼呢?這個空間裡有太多無形的因素你看不到,讓你提不起勁,提不起正念,想法負面偏差。學佛修行的人不進就必退!
Thumbnail
將來 彌勒菩薩降生到地球上的時候,大家自動都很發心,很多人壽命也很長,很容易修就成就道業,到處都是一片榮景,欣欣向榮。現在末法時期劫障很重,自己不懺悔發心惕勵精進,在等什麼呢?這個空間裡有太多無形的因素你看不到,讓你提不起勁,提不起正念,想法負面偏差。學佛修行的人不進就必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